首页 >
原行星
✍ dations ◷ 2025-08-10 03:06:00 #原行星
原行星是在原行星盘内大小如同月球尺度的胚胎行星。它们应该是由公里尺度的微行星因彼此的重力相互吸引与碰撞而形成的。根据太阳星云形成的理论,原行星在轨道轻微的扰动下和因此导致的巨大撞击与碰撞下逐渐形成真正的行星。在太阳系中,一般认为微行星的碰撞形成了数百个行星胚胎。这些天体类似谷神星和冥王星,其质量约1022到1023公斤,直径约数千公里。之后数亿年中行星胚胎之间彼此碰撞。目前仍无法得知行星胚胎之间互相碰撞而形成行星的详细过程,但一般认为最初的碰撞可能将第一代的行星胚胎摧毁,被数量较少,但体积较大的第二代胚胎取代。这样的过程会持续到撞击结束,最后只有少数胚胎会形成行星。早期的原行星有较多的放射性元素,这些数量由于放射性衰变,会随着时间逐渐减少。来自放射线的热、撞击和重力的压力会使原行星发生局部的熔化,有助于它们增长成为行星。在熔化的区域,较重的元素会向中心下沉,较轻的元素会上升至表面;这种过程就是所知的行星分化。一些陨石的结构中也显示出有些小行星也发生过分化的作用。形成月球的大碰撞说假设是一个巨大的,被称为忒亚的原行星,在太阳系形成的早期与地球发生碰撞。在内太阳系中,至少有三颗保留原始特征的原行星存在,即谷神星、智神星和灶神星。而司琴星也有类似原行星的特征。柯伊伯带中的矮行星也被认为是原行星。2013年2月,天文学家首次直接观测到遥远恒星外围由尘埃和气体组成的盘面内原行星正在形成。
相关
- 排异反应移植排斥(英语:transplant rejection)是器官移植后的器官并不被受移植者身体接受的情况。一般来说这是因为免疫系统将移植器官视为异物,如同攻击病毒或细菌一样攻击移植器官所引
- 钋化氢钋化氢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H2Po。用电解法将毫克量的钋沉积在镁片上,随后将镁片溶于 0.2mol/L 的盐酸中,制得痕量的钋化氢(~10−10g)。H2Po的热稳定性很差,还原性比 H2Te 强
- 非洲苏铁非州苏铁是非洲苏铁属(Encephalartos)的苏铁,原产于非洲,但却处于濒危。它们是最原始的裸子植物之一。非洲苏铁是由德国植物学家Johann Georg Christian Lehmann于1834年描述的
- 免疫组学免疫组学是使用全基因组方法研究免疫系统调节和对病原体的反应。随着基因组学的和蛋白质组学的技术的兴起,科学家已经能够可视化生物网络并推断基因和/或蛋白质之间的相互关
- 呼吸酶电子传递链又称呼吸链,是氧化磷酸化的一部分,位于原核生物细胞膜或者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内膜上,叶绿体在类囊体膜上所进行的进行光合磷酸化过程,高能电子在膜上一系列蛋白传送的过
- 沃森综合征沃森综合征(Watson syndrome)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虹膜色素缺陷瘤、腋窝/腹股沟斑点和神经纤维瘤形成为特点。沃森综合征可能和引起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的神经纤维瘤蛋白
- 睡城睡城(英语:Commuter town,意为“通勤者居住的城镇”,或译为卧城)是大都市周围承担居住职能的卫星城市。睡城与母城或中心城市的空间距离较近,且位于通往母城的主要交通干线上,交通
- 铁氰化钾铁氰化钾、六氰合铁(III)酸钾,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K3,俗称赤血盐。该亮红色固体盐含有3−配离子。 它可溶于水,水溶液带有黄绿色荧光。铁氰化钾是用氯气氧化亚铁氰化钾溶
- 性别二元论性别二元论,也称为英语:gender binary,法语:genre binaire,将生理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划分为只有男性和女性的两种二元性别,两性是相反且有区别的。在一般状况,大多数人是顺性
- 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简称ICANN,是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非营利社团,主要由互联网协会的成员组成,创建于1998年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