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水断崖
✍ dations ◷ 2025-04-03 12:41:24 #清水断崖
清水断崖是位于台湾花莲县秀林乡的海岸断崖,是苏花公路和仁至崇德路段著名的旅游景点。台湾战后,台湾省政府将其列为台湾八景之一。
约九百万年前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板块发生碰撞,而且不断隆起,加上丰沛的雨水,上覆的岩层受风化侵蚀作用剥失,深处的大理岩和片麻岩于是逐渐抬升露出地表。这些岩石的岩性均是致密、坚硬而不易崩落,故能维持陡峭壁立的山壁。加上台湾东部的地壳隆升快速,造成在短距离内即急速拔升的情形。再受到强烈的海蚀作用,坡度极陡,几近垂直。这便是台湾八景之一的清水断崖形成的原因。清水断崖共分成三段,由北向南依序为和仁断崖(卡那岗断崖)、清水断崖与崇德断崖(石硿仔断崖、得其黎断崖)。其范围北起于和仁临海短隧道,该处设有太鲁阁国家公园界碑,南迄于崇德隧道南口,总长约12公里。除苏花公路横亘于断崖上,北回铁路则采隧道方式通过。但亦有将清水断崖分四段,将其北方之和中断崖(姑姑子断崖)纳入,这四段的总长则达22公里。姑姑子断崖位于苏花公路和中至和仁路段,该路段留有象鼻隧道,并印制于1961年台湾银行壹元纸钞上。清水断崖不仅是太鲁阁国家公园辖下景点,亦为秀林乡辖下之和平村与崇德村境内景点。自良里溪冲积出和仁冲积扇开始,一直往南到崇德隧道通过之后,抵达立雾溪冲积平原,该处已结束断崖景观,为立雾山下的崇德聚落。断崖之上除立雾山,还有千里眼山、右岸山、清水大山,其中最高峰海拔2408米则是自海平面直上之清水大山,夏季拦截东面而来太平洋水汽所形成的云雾,因此常见于断崖上方常有云雾缭绕。清水断崖的生成在南澳造山运动,因受到菲律宾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持续碰撞挤压下被抬升而成断层线崖。在海平面上露头的地层,是由变质石灰岩(大理岩)、片麻岩和绿色片岩构成,在地质图上归类为大南澳变质杂岩区。由于世界甚少有极大落差的海岸断崖,“崖高谷深”的自然景观,使清水断崖成为世界罕见之海岸断崖。清水断崖沿岸受太平洋的海水不断拍击侵蚀,以及其上的岩壁受到地震、台风等自然营力,崩解坠落至坡脚或海中,使断崖与海水之间留有大小不等的大理石堆积。清水断崖(崇德休憩据点)
相关
- 黏液素黏液素(英语:Mucins,或简称黏素)是一类高分子量蛋白家族,且高度糖基化(属于糖缀合物(英语:glycoconjugate)),在大部分后生动物的上皮组织中都有表达。黏液素的特色是它可以构成胶状物;因
- 牙医牙医 ,也被称作牙科外科医生 ,是专门从事口腔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外科医生 。 在牙医的助手团队的协助下提供口腔保健服务。牙医的助手团队包括牙医助理、口腔卫生师、牙
- 分光光谱仪分光光度法(英语:Spectrophotometry)是一门对光谱进行量化研究的分析方法。主要涉及的电磁波谱范围是可见光、近紫外线与近红外线。这种方法不同于电磁波谱与时间分辨光谱。将
- 汉斯·奥斯特汉斯·克海斯提安·奥斯特(丹麦语:Hans Christian Ørsted,1777年8月14日-1851年3月9日),丹麦物理学家、化学家和文学家。在物理学领域,他首先发现载流导线的电流会产生作用力于磁
- 地球之旗地球之旗(Flag of the Earth)的主要图案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罗17号飞船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蓝色弹珠》,放置在深蓝色的背景上,它是由约翰·麦克尼尔于1969年为首届世
- 晶格常数晶格常数(英语:lattice constant),或称晶格参数(英语:lattice parameter),是指晶格中晶胞的物理尺寸。三维空间中的晶格一般有 3 个晶格常数,分别用 a, b 和 c 来表示。但在立方晶体
- 梅尔维尔赫尔曼·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1819年8月1日-1891年9月28日)是美国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也担任过水手、教师,最著名的作品是《白鲸记》。其作品《泰皮》(Typee)获得社会大众相
- 卡米尔·圣桑夏尔·卡米尔·圣桑(法语:Charles Camille Saint-Saëns,1835年10月9日-1921年12月16日)法国作曲家,键盘乐器演奏家。他的作品对法国乐坛及后世带来深远的影响,重要的作品有《动物
- 非核苷酸反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是含多元环状结构的杂环化合物,结构各不相同,可结合在逆转录酶活性位点附近的疏水区而引起其催化部位的结构破坏,属于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目前美国
- 萨曼莎·斯托瑟萨曼莎·斯托瑟(Samantha Stosur,1984年3月30日-),澳大利亚职业女子网球运动员,2011年美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她曾经在2006年与美国拍档丽莎·雷蒙德登上女子网球联合会双打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