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镇静-催眠药物戒断症状)

✍ dations ◷ 2025-09-14 14:27:04 #点燃(镇静-催眠药物戒断症状)

因为物质戒断而引起的点燃(英语:Kindling (sedative–hypnotic withdrawal)),是指由于停用镇静 - 催眠物质(如酒精和苯二氮䓬类药物)而导致反复戒断发作的神经系统疾病。

每次戒断症状发作都会产生比之前更严重的症状。戒断次数越多的人,发生非常严重戒断并发症的风险会增加,甚至包括癫痫发作和死亡。长期使用γ-氨基丁酸 (GABA)化镇静催眠药物会导致慢性GABA受体活性下调(参照下调与上调(英语:Downregulation and upregulation))以及谷氨酸过度活跃,从而导致药物和神经递质的敏化作用、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和兴奋性中毒(英语:excitotoxicity)。

暴饮会导致前额叶皮质 - 皮质下和眶额叶回路的功能改变,被认为会因此增加冲动性。经历过反复酒精解毒的酗酒者与无法正确解读他人的面部表情有关联;这被认为是由于发生在杏仁核的点燃而造成神经传递扭曲。青少年、女性和年轻人最易由于暴饮而发生神经心理的影响。青少年时期,特别是在早期处于发育阶段,此时是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尤其容易受到暴饮产生的神经毒性和神经认知不良的影响。

有酒精依赖问题的人,其中约有3%会在急性酒精中毒或戒断期间出现精神疾患。与酒精有关的精神疾患可能会透过点燃机制而出现。酒精相关精神疾患的机制是由于神经元膜、基因表现、以及硫胺缺乏的扭曲。在某些情况下,透过点燃机制而致的酒精不当使用可能会发展出慢性物质诱发的精神病(例如精神分裂症)。酒精相关精神疾患的影响,包括抑郁和自杀的风险增加,以及社会心理障碍。

反复的急性酒精中毒之后,接着发生急性戒断症状,与显著的行为变化,和大脑区域中的神经生物学改变有关联。在许多记录中都有证据显示,反复酒精解毒引起的点燃与癫痫发作的频率增加有关联。恐惧和焦虑的增加以及认知障碍,也与因暴饮或是酗酒引起的酒精戒断而发生的点燃有关。暴饮,或是酗酒者反复解毒所引起的损害会导致前额叶皮质的行为抑制能力丧失;前额叶皮质由皮质下系统如杏仁核所介导。这种由于脑损伤导致的行为控制能力丧失,会导致个体易于酗酒,并增加戒酒后酗酒行为复发的风险。这种脑损伤也会对情绪行为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受损的联想学习(参照学习#associative learning)会让提供给酗酒者的行为疗法中的操作制约效果不佳。

暴饮会导致抑制性和兴奋性氨基酸之间的失衡,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单胺神经递质释放的变化,从而增加神经毒性;会导致认知障碍、心理问题,并可能导致青少年和成人中长期暴饮者不可逆转的脑损伤。患有酒精依赖的人与酗酒者类似,会发生神经递质系统变化,这是由于戒断期间的点燃和敏化作用所产生。会把导致酒精相关脑损伤和认知障碍所需的阈值逐渐降低,导致神经功能改变。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递质系统活动的变化与边缘系统癫痫发作,或是颞叶癫痫(英语:Temporal lobe epilepsy)患者发生的变化类似。

GABAA苯二氮䓬受体复合物的适应性变化并非患者发生苯二氮䓬类药物耐受性、依赖性、和戒断性的唯一原因。可能也涉及其他受体复合物;尤其是兴奋性谷氨酸系统。谷氨酸涉入苯二氮䓬依赖,说明长期增强作用以及神经点燃现象发生的原因。夜间使用短效的苯二氮䓬类药物当作安眠药,会造成反复性的急性依赖,之后又发生急性戒断。有证据显示,曾长期使用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例如酒精),对苯二氮䓬类药物依赖的风险会因此增加。对药物的耐受性通常被认为是由于受体下调所致。然而,这种假设来自从动物身上使用非常高剂量所做的研究,支持这种理论的证据相当有限。相反的,其他机制(如受体解偶联(英语:receptor uncoupling))可能在苯二氮䓬类药物依赖的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这情况可能导致受体的长期构象改变或受体亚基组成的改变。

重复的苯二氮䓬类药物戒断发作所导致的神经元点燃,与重复酒精戒断发作后的情况类似,神经兴奋性因此增加。谷氨酸系统被认为在这种点燃现像中发挥重要作用,AMPA受体(英语:AMPA receptor)是谷氨酸受体的一种亚型,透过反复的苯二氮䓬类药物戒断而发生改变。研究人员已在动物控制焦虑和癫痫阈值的大脑区域发现AMPA受体在停药后发生的变化。因此经过反复的戒断,点燃会导致焦虑的严重程度增加和降低癫痫发作的阈值。谷氨酸系统和GABA系统的变化可能在苯二氮䓬类药物戒断症候群的不同时间点发挥重要作用。

由于暴饮引起的急性酒精中毒和急性戒断症状的反复发生,会引起脑损伤。根据动物研究,长期经常性的暴饮被认为比慢性(日常)酗酒更容易导致脑损伤。这是因为在暴饮后的急性戒断症状发生期间,伏隔核中谷氨酸的释放会增加4到5倍,但饮酒量仅为饮者体重每公斤有3克或2克时,谷氨酸并未增加释放。相较之下,慢性酗酒者在戒断症状发生时,谷氨酸的释放只会增加2到3倍。大量释放的谷氨酸盐,会对其他神经递质系统中引起连锁反应。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慢性酗酒比暴饮对大脑产生的损害较小的原因,是这些酗酒者已经产生耐受性,而且与暴饮者不同,他们不会发生重复的急性戒断症状,但有也有许多酗酒者会暴饮,接着又禁酒一段时间。过量的谷氨酸释放是已知导致神经元细胞死亡的主要原因。谷氨酸会因为兴奋性毒性和氧化性谷氨酸毒性,而导致神经毒性。来自动物研究的证据显示,有些人在基因上会对与暴饮相关的神经毒性和脑损伤更为敏感。暴饮会激活小胶质细胞,导致发炎细胞因子和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英语:tumor necrosis factor superfamily)和一氧化氮)的释放,导致神经发炎,神经元因而受到破坏。

多项研究显示重度暴饮者所经历的反复急性戒断症状,与神经点燃导致的认知缺陷有关联。反复戒断导致的神经点燃被认为是导致暴饮者和酗酒者认知损伤的机制。神经点燃可解释酗酒者的发病机制和逐渐恶化的过程,并解释维持酗酒是试图避开令人痛苦的急性戒断症状,但每次戒断都会让情况变得更糟。发生多次戒断症状与青少年的长期非语言记忆障碍,以及成年酗酒者的记忆力衰退有关。经历过两次或更多戒断症状的成年酗酒者比有过一次或没有戒断经验的酗酒者显示有较多的额叶损伤。酒精中毒点燃出现与因暴饮和随后的戒断症状,导致脑损伤的机制一致。

点燃指的是戒断症状越来越严重的现象,包括癫痫发作的风险增加,这是由于酒精或其他具有相关作用的镇静催眠药物的反复戒断而发生。乙醇 (酒精) 具有与苯二氮䓬类药物非常相似的耐受和戒断机制,涉及GABAA受体,N-甲基-D-天门冬胺酸受体(NMDA受体)、和AMPA受体, 但对点燃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酒精上。 酒精戒断症状发生时,焦虑和其他心理症状也会加剧。

如果对于酒精戒断症候群未能提供适当治疗,会导致永久性脑损伤或是死亡。

阿坎酸(英语:Acamprosate)是种NMDA受体拮抗剂(英语:NMDA receptor antagonists),可促进戒酒,这种药物的作用在减少中枢神经系统中过度的谷氨酸活性,而可能减少兴奋性毒性和戒断症状相关的脑损伤。

相关

  • 颖果颖果是果实的一种类型,属于单果,是禾本科特有的果实类型,许多颖果被人们当作粮食使用,如水稻、小麦、大麦、玉米等。每枚颖果中有且仅有一枚种子,果实发育成熟后,颖果的果皮不开裂
  • 电子数据系统电子数据系统公司(英文:Electronic Data Systems Corporation;缩写:EDS),是一个美国的全球信息技术服务公司,1962年由罗斯·佩罗创建,总部位于得克萨斯州普莱诺。1984年,电子数据系统
  • 硫酸氢铬硫酸氢铬(英语:Chromium(III) bisulfate),又称三硫酸氢铬,是一种无机化合物,是一种铬盐或硫酸盐,由三价铬组成,化学式为Cr(HSO4)3,是一种酸式盐硫酸氢铬由三个硫酸氢根离子和一个三价
  • 信托基金信托投资基金也叫投资信托、投信,即集合不特定投资者的资金,并委托专家代为投资,使其减少投资风险、分享投资收益的一种信托形式,基金投资对象包括有价证券和实业。投资信托起源
  • 徐晶徐晶(1990年9月6日-),山东烟台人,中国女子射箭运动员。2012年,徐晶代表中国出战英国伦敦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射箭比赛女子个人和女子团体赛事。
  • 贺宁·卡尔森贺宁·卡尔森(Henning Carlsen,1927年6月4日-2014年5月30日),是一名丹麦电影导演、剧作家和出品人。他指导过《饥饿(英语:Hunger (1996 movie))》、《人们相聚,甜美之音沁人心扉(英语:P
  • 萨尔岛萨尔岛(葡萄牙语:Sal,意思是“盐”)是西非国家佛得角的岛屿,属于向风群岛的一部分,长30公里、宽12公里,面积216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高度406米,岛上的阿米尔卡·加布拉尔国际机场是该
  • 埃利·古尔丁埃琳娜·简·古尔丁(英语:Elena Jane Goulding,1986年12月30日-),是一名英国歌手及词曲作家。古尔丁出生在英格兰里兹市,父母是汤姆(Tom Goulding)和崔西(Tracey Clark)。她在三岁时患上一种食物过敏疾病,16岁才痊愈。她是家中三个孩子中排行老大,曾就读于里兹市的霍斯顿学校和里兹市预科书院,之后进入大学学习。她在就读大学时,因为参加学校的表演而发现自己的天赋,休学一年去追逐梦想。古尔丁在十一岁时开始演奏手风琴,以及进行由摇滚音乐激发的而的自我创作,十六岁时学会
  • 科普利库科普利库是阿尔巴尼亚的城镇,位于该国北部,距离斯库台17公里,由马拉希阿马达区负责管辖,面积9.3平方公里,主要经济活动是农业和畜牧业,2008年人口11,025。科普利库在1984年设市。都市附近有美丽的休闲区。
  • 阿奇·克拉克阿奇·L·克拉克(英语:Archie L. Clark,1941年7月15日-),美国NBA联盟前职业篮球运动员。他在1966年的NBA选秀中第4轮第37顺位被洛杉矶湖人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