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tions ◷ 2024-07-08 03:48:57 #我
我(梵语:आत्मन्,Ātman),梵文名词,意为真正的我,内在的自我。这个术语起源自古印度宗教,在各宗派中普遍被接受,被视为是轮回的根基,后被印度教承袭。在印度哲学中,特别是在印度教中的吠檀多派,梵与我合一,是古印度所指的终极实在,是超越和不可规范的唯一实在,被视为是精神与物质的第一原理、第一因。佛教不认可这种学说,主张一切法无我。古代汉译典籍中就将其译为“我”,不与普通的人称指代加以区别化,现代常译为“梵我”以示区别,也有意译为主体,或俗称的灵魂。在梵文与巴利文中的我(梵文:ātman,巴利文:atta),源起于共同的印欧语系字根,*ēt-men,原义是呼吸。古英文中的 æthm,德文中的 Atem,与希腊文的前缀字atmo-,都来自于同一字根。在奥义书中,提出每个人的内在自我,同宇宙超验本体梵为一体(英语:Tat_Tvam_Asi),又称梵我、小梵。它本身常住不变,清净不受污染,是轮回的基础。通过宗教修行,与梵回到合一,即是解脱,吠檀多派继承此概念。神我是古印度数论哲学的核心概念。在《梨俱吠陀》,宇宙源于最初的原人。数论派继承此观念,提出“神我”与“本性”之二元论哲学,用来与吠檀多主义“梵我幻”不二论相抗衡。数论派,立二十五谛,以本性作为第一谛,称为自性谛。又称原质、冥性、冥谛、冥态(梵tamas)、胜因(梵pradhāna)、胜性。本性为神我所受用,能生中间二十三谛(觉、我慢、五知根、心根、五作根、五唯、五大),为世间一切变化的根本原因,也是一切现象生成的原因。数论派认为,神我被细微身所包裹,位于身体的最核心,当死亡时,会离开身体,进入下一轮回。因其为轮回的根本,所以又称因果身,或因果体。

相关

  • MPS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英语: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MPS)是高等动物免疫系统的一部分,由可以进行吞噬作用的细胞组成 。通常存在于网状结缔组织(reticular connective tissue)
  • 代谢中间产物代谢中间产物(英语:Metabolic intermediates)是指代谢途径中的中间产物。虽然这些中间产物通常对于细胞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他们可能在酵素的别构调节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有些
  • 礼拜礼拜可以指一种宗教活动或是指一个星期:基督教天主教派和东正教派的主日(星期日)崇拜称为主日弥撒。在一些基督教新教教派(常在华语里直称为“基督教”)中,则称为“礼拜”或“敬
  • 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英语:Heard Island and McDonald Islands,简称:HIMI),印度洋无人居住的荒岛,1947年起纳入澳洲海外领地,1997年获选为世界自然遗产(亚洲、大洋洲地区)。赫德岛以
  • 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导农事之历法历注。东亚传统夏历(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同时根据日、月运行制定,“阴”是以朔望月为基准确定,“阳”是以地球自冬至绕
  • 奥德蕾·阿祖莱奥德蕾·阿祖莱(法语:Audrey Azoulay,1972年8月4日-),法国政治人物。她在2016年至2017年担任文化部部长一职。之后出任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总干事。阿祖莱来自法国一个摩洛
  • 恋眼镜恋眼镜是一种认为戴眼镜的人有性吸引力的恋物癖类型范畴包括在从事性行为或其他行为时配戴眼镜、太阳眼镜或彩色隐形眼镜,在眼镜上射精等。在ACG次文化中,一些角色会因为戴眼
  •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又称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英语:hex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简称CTAB)是一种具有长链烃基的季铵盐,是主要的阳
  •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亚美尼亚语:Լեռնային Ղարաբաղ、阿塞拜疆语:Dağlıq Qarabağ、英语:Nagorno Karabakh),是位于南高加索的一个内陆地区,介于下卡拉巴赫与赞格祖
  • 罗诉韦德案罗诉韦德案(英语:Roe v. Wade),又译为露对威德案,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于1973年对于妇女堕胎权以及隐私权的重要案例,对于妇女堕胎的问题,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承认妇女的堕胎权,受到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