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亚马特

✍ dations ◷ 2025-07-22 10:59:16 #美索不达米亚神祇,埃努玛·埃利什,地母神,海神,混沌神,龙

其他传说

迪亚马特(英语:Tiamat,阿卡德语:���� / 或 ��� / ,希腊语:Θαλάττη / )又译提亚马特、迪亚马特或迪阿马特。是古代巴比伦神话里的女神,她是孕育出所有神明的地母神,也是原初混沌时期中的创造象征。“迪亚马特”这个名字有“苦水(盐水)”之意,与之对照的,她的伴侣神阿普苏(又称“阿勃祖”)则意为“甜水(淡水)”。有关她的描述说她是“闪耀者”(the glistening one),部分资料将她的外型描述为类似大海蛇或龙的形象。

在《埃努玛·埃利什》的记载中,阿普苏和迪亚马特结合,生出了大量的神明,祂们所生下的第一对男女是拉赫穆与拉哈穆,这对子女之后结合并生下了天父神安沙尔和地母神基沙尔。对这些儿神的吵闹争斗感到厌烦的阿普苏,想同迪亚马特将他们惩罚教育。然而身为母亲的迪亚马特非但没有同意他的计划,反而将阿普苏的企图告诉了自己的孩子们。恩基在听到迪亚马特的警告后,与兄弟姐妹商议,并一举杀死了阿普苏。之后,迪亚马特被尊为太母而受到尊敬。不过,当恩基等萌发了对权威的欲望后,要求迪亚马特让出众神之主的宝座。被这个要求激怒的迪亚马特,将来使的神明吊起来侮辱一番后,才打发他回去。虽然众神都害怕迪亚马特的力量,但既然已经激怒了她,那就没有退路而言了。

有关恩基杀害阿普苏的神话,在另一个版本的记述稍微中有些不同。恩基神确信阿普苏正在筹划杀害儿神们,于是抓住了阿普苏并把祂囚禁在自己的神庙下方。阿普苏与迪亚玛特所生的儿子金固神愤怒地将这件事报告给自己的母亲,提亚玛特为了替丈夫之死报仇,于是生下“十一个怪物”来对抗神灵,这些怪物都是她自己单独生下的孩子。十一个怪物分别为有翼双足蛇“巴修穆(英语:Bašmu)”(Bašmu,“毒蛇”)、三角狮龙“乌修穆迦鲁(英语:Ušumgallu)”(Ušumgallu,“巨大龙”)、七头蛇“穆修玛夫(英语:Mušmaḫḫū)”(Mušmaḫḫū,“崇高之蛇”)、“穆修素”(“怒蛇”)、“拉赫穆”(“多毛的”,与上方提到的同名男神为不同存在)、狮头风暴恶魔“乌伽尔鲁(英语:Ugallu)”(Ugallu,“巨大恶劣天气兽”)、狗头人(另说为狮头人)“乌利迪姆(英语:Uridimmu)”(Uridimmu,“怒狮”)、“基塔布利鲁(英语:Girtablilu)”(Girtablullû,“蝎人”)、“乌姆·达布鲁图(英语:Umū dabrūtu)”(Umū dabrūtu,“暴风雨”)、人鱼“库卢鲁(英语:Kulullû)”(Kulullû,“鱼男”)和人牛(下半身为牛)“库萨利库(英语:Kusarikku)”(Kusarikku,“公牛男”)。

在迪亚马特孙辈的神明之中,有一位叫马尔杜克(恩基的儿子)的勇猛之神。被讴歌为最强武神的马尔杜克,向迪亚马特发出了宣战示言。而迪亚马特这一边,也将象征权威的天之石板授予自己的孩子兼第二任丈夫金固神,命令他迎击马尔杜克。金固率领“十一个怪物”迎击,然而在马尔杜克的力量面前,很快败下阵来,最后金固被马尔杜克所杀。迪亚马特遂以她巨大的身躯相抗衡,试图一口就将马尔杜克吞入囊中,然而,马尔杜克却早有秘策。就在迪亚马特即将把他吞入口中的瞬间,马尔杜克操纵暴风令迪亚马特的口无法闭合,随后用剑刺穿她的身体。即便强如迪亚马特,也承受不了这一击而死去。

马尔杜克将她的身体一剑切为两半,一半成为天,另一半成为地。迪亚马特的乳房形成山脉,在它旁边则形成泉水。从她的眼睛则生出底格里斯河跟幼发拉底河来。就这样,母神迪亚马特,成为了世界的基石。

迪亚马特的神话传说是已知最早的克奥斯坎夫(Chaoskampf)故事。克奥斯坎夫一词来自德语,原意为“反抗混沌”,指的是一位文化英雄与大地或水里的怪物斗争的传说,这个怪物往往是蛇或龙。其他神话体系里的克奥斯坎夫故事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迪亚马特有关,例如赫梯人的蛇形巨龙伊卢扬卡(Illuyanka)、希腊神话里阿波罗杀死巨蟒皮同夺取德尔斐神谕的故事。

一些分析认为迪亚马特的传说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里迪亚马特是创世女神,她借由盐水和淡水的神圣结合、经过若干代繁衍而创造了宇宙;第二部分则是之前提到的克奥斯坎夫故事,迪亚马特被视为代表着原初混沌的怪物化身。

罗伯特·格雷夫斯认为迪亚马特死于马尔杜克手中可用来证明古代社会从母系过渡为父系的假设。格雷夫斯的观点后来被玛利亚·金布塔斯、梅林·斯通(英语:Merlin_Stone)等人发展为女神运动理论(英语:Goddess_movement),根据该理论,迪亚马特和其他怪物形象最初描绘的都是和平的、以女性为中心的宗教里至高无上的神灵,她们在暴力中演变成了怪物,她们被男性角色打败的故事,对应着母系宗教和社会被男性主导的社会替代。这一理论受到洛特·莫兹(英语:Lotte_Motz)、辛西娅·埃勒尔(英语:Cynthia _Eller)等学者的批评。

迪亚马特被科幻小说家写成地球的前身,并把与尼比鲁一颗没人查觉的行星,而有尼比鲁碰撞的说法。

迪亚马特在日本手机游戏《Fate/Grand Order》之中以“Beast”的职阶登场,在游戏中被描述为第二之兽(Beast II),宝具为“幼子啊,遵随创世之理吧”。

迪亚马特于日本手机游戏怪物弹珠故事前设.(xflag dictionary)中作为马尔杜克逝去的母亲

日本手机网页游戏《Granblue fantasy》中提亚马特作为星晶兽登场。

迪亚马特亦是日本动画电影《你的名字》之中造访地球的彗星的名字,但彗星中途分裂出的碎片形成陨石,并造成糸守町灭村灾难。

中国手机游戏《苍蓝境界》(台版改名为爱琳:末神世界)中的提亚马特是龙之眷属的领袖,并且有地上最强的称号。

手游《永远的7日之都》中笼中鸟零的神器即是迪亚马特。

提亚马特是网络游戏《英雄联盟》(League of Legends)中的一款装备。

日本街机音乐游戏《CHUNITHM》中出现以提亚马特为主题的歌曲“TiamaT:F minor”

相关

  • 鼻软骨鼻软骨的结构带有支撑鼻子的功能。鼻软骨包含:
  • 性唤起性刺激是能激起性兴奋、性冲动或性快感的感官刺激,可以是视觉的刺激,触觉上的刺激,或其他感官上的刺激。依据情况的不同,人会因各种因素感受到生理或心理上的性兴奋。性兴奋可能
  • 太阳仪太阳仪(英语:Heliometer,来自希腊文“太阳”和“量测”)是一个原始设计作为量测不同季节时太阳直径差异的仪器。太阳仪的基本概念就是置入一个分割成两半的元件在望远镜光路上以
  • 食毛目见内文虱毛目(学名:Phthiraptera)是原虱目和食毛目的合称,通称虱或虱子(英语:louse)。全世界约有3,000种。虱寄生于人体、其他哺乳动物(除了单孔目和蝙蝠外)和鸟类的身上。以人类为宿
  • 毛丝鼠短尾毛丝鼠(Chinchilla brevicaudata) 长尾毛丝鼠(Chinchilla lanigera)灰 =长尾毛丝鼠毛丝鼠属(学名:Chinchilla),别名绒鼠、栗鼠,又称龙猫,毛丝鼠体型小而肥胖,尾端的毛长而蓬松。全
  • 皮质延髓束皮质延髓束(英语:Corticobulbar tract,亦称为皮质核束)和皮质脊髓束一起组成锥体束,分别最终发往脑神经的各随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运动细胞,支配肢体运动。是躯体运动传导通路的一
  • 安娜·帕夫洛芙娜 (荷兰王后)安娜·帕夫洛芙娜女大公(英语:Grand Duchess Anna Pavlovna of Russia,1795年1月18日-1865年3月1日),是俄罗斯帝国沙皇帕维尔·彼得洛维奇(常根据英译名翻译成保罗)与妻子玛丽亚·费
  • 陈孟祥陈孟祥,名昌,以字行,江西泰和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永乐四年(1406年),陈孟祥中式二甲第三十四名进士。选庶吉士,预修《永乐大典》,卒于任内。
  • 久罗·普察尔久罗·普察尔(塞尔维亚语拉丁字母:Đuro Pucar,塞尔维亚语西里尔字母:Ђуро Пуцар,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
  • 四氯化钛的有机反应Ti元素的发现至今刚刚经过了两百年的时间。1790年Gregor由钛铁矿砂中首次发现Ti,1795年Klaproth又进行了在进一步研究后命名这种元素为“Titanium”,意思是希腊神话中地球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