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英同盟
✍ dations ◷ 2025-09-02 12:02:39 #日英同盟
英日同盟(日语:日英同盟/にちえいどうめい nichi-ei dōmei;英语:Anglo–Japanese Alliance)签订于1902年1月30日,条约立即生效,到1923年失效。意旨为英国和日本两国为了维护其各自在大清与韩国的利益而结成的互助同盟。该盟约规定,英国同意,当日本在远东与另外两个国家开战的话,便多以支持。而日本在同盟后不久,即展开日俄战争。在英国方面,在拿破仑战争后的数十年,大部分时期采用“光荣孤立”之外交政策。然而,经过三国干涉还辽和布尔战争以后,再加上在十九世纪末欧陆五大强国已组成“德奥意”及“法俄”两大阵营,英国感到自己在国际上是受到孤立的。因此,英国在1902年以后便决定放弃其孤立政策,开始寻求盟友。开始时,她尝试与德国结盟,失败后她便与日本在1902年结盟。这个安排,是由于英国想利用日本箝制俄国和德国在远东的发展。事实上,在两国互利下,该同盟条约陆续展延至1923年,于1923年8月17日正式失效。同盟在伦敦的兰士登侯爵邸,由日本驻英公使林董和英国外交大臣兰士登侯爵亨利·佩蒂-菲茨莫里斯签订。日本以此为契机,将大多黄金储备存在伦敦,其中有一半投资在英国国债,或提供伦敦存款银行借贷。1902年1月30日,英国与日本签订盟约,即第一次英日同盟。于1905年8月12日再续盟约,签订第二次英日同盟。1911年7月13日再续盟约,签订第三次英日同盟。可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俄罗斯及德国在远东对英国的威胁基本已经消除,反而日本反过来在远东坐大,成为英国最大威胁,故在1923年8月11日,英日再不续盟,同盟失效。1902年2月12日,英日同盟正式对外宣布。面对这个同盟,,俄国希望可以和德法结成三国同盟,但是德国拒绝了。1902年3月16日,法俄发表了《共同宣言》。清帝国和美国强烈地反对英日同盟。而英日同盟的内容,使得法国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无法支援俄国,因为那等于和英国宣战。英国与日本都从英日同盟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特别是日本崛起的一大关键。对刚崛起的日本帝国而言,与大英帝国结盟大大的提升了其声望与自信心,让他们敢于在两年后发动日俄战争。在日俄战争初期的黄海海战中,日本海军给予了俄国的太平洋舰队毁灭性的打击,迫使俄国必须调动欧洲的舰队驰援太平洋,然而黑海舰队不能通过土耳其掌控的达达尼尔海峡,所以可调动的只剩波罗的海舰队。当时的苏伊士运河已经开通,但由于掌控在日本的同盟英国手中,使得俄国的舰队无法通过,被迫只能绕过非洲,大大的延长了航行时间,加上中途无法停靠英国殖民地的海港取得补给,让波罗的海舰队战力严重衰退,在七个月的航行之后在对马海战中被日军轻易的击败。日本在此战之后,跃升为亚洲第一强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以英日同盟做为借口,向英国的敌人德国宣战,并出兵攻打德国在中国的殖民地胶州湾,是为青岛战役。由于中日同为一战的胜利国,因此战后日本拒绝归还胶州湾的情况引发中国不满,引发山东问题,最后1922年以中国以钜款赎回山东才告结束。对英国而言,与刚崛起的日本结盟有利于遏止帝国主义的老对手俄国在远东的扩张,并且成功收到了奇效,日俄战争重创了沙俄,此后沙俄一直到崩溃为止无力再与英国进行殖民地竞赛。此外,一战爆发后,德国的情报部门不断的尝试策反英属印度军反抗英国的统治,在1915年2月14日,新加坡的印度驻军发动叛乱,一时间英方没有其他部队可镇压,是恰好停泊在新加坡的日本海军迅速击败了叛军,让事态不至于恶化。日韩合并 · 大日本帝国 · 大韩帝国 · 朝鲜日治时期日韩议定书 · 第一次日韩协约 · 第二次日韩协约 · 第三次日韩协约 · 日韩合并条约桂太郎-塔夫脱密约 · 英日同盟 · 鲁特-高平协定 · 朴次茅斯和约一进会 · 韩日合邦建议书 · 义兵 · 乙巳五贼 · 丁未七贼 · 庚戌国贼
相关
- 乙烷乙烷是化学式为C2H6的烷烃。乙烷中的所有分子由共价键结合,通常在分子的书写中为了表现两个C(碳原子)之间只有一个化学键,写作CH3-CH3。它是由两个碳原子组成的烷烃中唯一的脂肪
- 可吸入悬浮粒子悬浮颗粒或称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PM))、大气颗粒物(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颗粒(particulates),泛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或液滴,颗粒微小甚至肉眼难以辨识但
- 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一门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科学。教育学作为一种思想和想象,零星记载于当时的思想家、哲学家的言论和著作中,如柏拉图的《
- 给吕萨克约瑟夫·路易·盖-吕萨克(法语:Joseph Louis Gay-Lussac,1778年12月6日-1850年5月10日),法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以研究气体而闻名。盖-吕萨克出生于法国上维埃纳省的圣利奥纳德,并在
- 沈其韩沈其韩(1922年4月27日-),中国地质学家。1922年出生于江苏淮阴。籍贯江苏海门。1946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科学院
- 韩启德韩启德(1945年7月-),浙江慈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学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还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九三学社领导人和国家领导人(国家级副职)。曾任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
- 中间产物化学动力学中,反应中间体指在一个非基元反应中反应物转化为产物过程出现的中间物种。通常,反应中间体的寿命很短,浓度相对反应物和产物也很低,因此不出现在最终产物中。例如,考虑
- 尾巴尾,又称尾巴,是指位于动物体背部尾端的部分,特别是指构造柔韧可弯曲、且明显分开于躯干的附肢部分,大致上相当于哺乳动物与鸟类的骶骨(荐骨)和尾骨。一般而言尾巴是脊椎动物的专属
- 埃德蒙·比尔奈基埃德蒙·法图斯廷·比尔奈基(Edmund Faustyn Biernacki,1866年12月19日-1911年12月29日),波兰内科医师 。比尔奈基生于奥波奇诺,为第一位发现红细胞沉降率与身体关系的人,因此在某
- 渡边美智雄渡边美智雄(日语:渡辺 美智雄/わたなべ みちお Watanabe Michio,1923年7月28日-1995年9月15日)是日本的政治人物。从1963年开始担任众议院议员历时30年以上。生于千叶县习志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