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性格学说

✍ dations ◷ 2025-08-15 12:05:45 #心理学,性格分类,血型系统,伪科学

血型性格学说,源起于日本,根据ABO血型系统来判断人类性格的学说。他们认为,某种血型的人,就会天生具备某种特定性格。对于血型会影响性格的假说,现代医学尚无法证实,但在流行文化中,这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1900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病理研究所的生物学家卡尔·兰德施泰纳,发现了ABO血型系统。随后,1910至1911年,波兰人希尔斯菲尔德和德国人冯·登格恩发现了ABO血型系统的遗传性。

在昭和年间,这个学说传入日本。1927年,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今御茶水女子大学)的教授古川竹二,在学术期刊《心理研究》上,发表一篇论文“基于血型的气质研究”(血液型による気质の研究),首次提出人类血型与人类先天的性格有关。他的研究引起日本社会的关注与兴趣,但是他的研究样本不到三十个人,在统计学上的可靠性不高。

日本陆军对他的研究很感兴趣,赞助他的研究,希望找出最好的血型组合,来组织军队。因台湾雾社事件影响,1932年,古川竹二再度发表论文,研究各族群间的血型差异,希望找出台湾原住民反抗的原因。他认为,参与反抗运动的台湾人以O型居多,他们反抗心较强烈。他建议日本政府,让日本人与台湾人通婚,以减少台湾人反抗的基因(因日本人a型血最多)。但他的研究结果,受到金泽医科大学古畑种基教授的质疑,认为缺少科学性,因此逐渐不再流行。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71年,能见正比古出版著作,再度介绍血型与性格间的关系,成为热门著作。因此,血型性格学说,再度广泛在日本社会中流行,并外传至韩国、中国等地。能见正比古去世后,他的儿子能见俊贤设立了“人类科学ABO中心”活动。

医学界一般认为血型性格学说缺少可信度,因为在目前的研究中,还没有发现血型可以影响到大脑神经系统运作,以及影响到思考、人格形成的证据,血型性格学说也没有提供对于血型如何影响到大脑的科学解释。

相关

  • 李维李维可以指:
  • 核孔核孔是镶嵌在真核细胞细胞核核膜中的一种复合物,是细胞核与细胞质间物质交流的通道。细胞核内合成的RNA、大多蛋白质与核糖体等进入细胞质的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而细胞质中
  • 颜德岳颜德岳(1937年-)是一位中国高分子化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1937年生于浙江永康。196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1965年吉林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毕业。2002年获比利时Leuven天主教大
  • 台北市政府消防局防灾科学教育馆台北市政府消防局防灾科学教育馆位于台湾台北市内湖区,为台湾第一座防灾科学教育馆,隶属台北市政府消防局。台北市政府消防局在1995年改制成立后,对于容易在台北造成的灾害加以
  • 内化内化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含义,与外化相对。一般上,当涉及道德行为时,内化是巩固和植入某人信念、态度和价值的长期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实现牵扯到精神分析或行为方法的慎重使用。
  • 前美国驻台北领事馆前美国驻台北领事馆,亦称前美国大使官邸,位于台湾台北市中山区,中山北路二段与南京西路交会口以北不远处,为1925年开工、1926年启用的两层洋楼建筑。本为日治时代的“美国驻台北
  • 施孝荣施孝荣(1959年7月6日-),台湾屏东县排湾族人,1980年代初、中期台湾校园民歌歌手。施孝荣从小在基督教家庭长大,直到大学四年级时才在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对面的台北市召会第三聚会所受
  • 加仑加仑(Gallon)是英美度量衡的容量单位,从前以计量用汉字写作“嗧/
  • E-3空中预警机E-3望楼式预警机(又译为哨兵式)是波音公司生产的全天候空中预警机(AWACS),主力提供管制、控制、通讯、侦搜等功能。美国、英国、沙特阿拉伯、法国、北约组织等国家或组织都有使用
  • 工业计算机工业电脑(Industrial PC,简称IPC)主要是指用在是专供工业界使用的个人电脑,可作为工业控制器使用。工业电脑基本性能与相容性与同样规格的商用个人电脑相差无几,但是工业电脑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