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我

✍ dations ◷ 2025-02-23 15:03:50 #本我
在心理动力论中,本我、自我与超我是由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之结构理论所提出,精神的三大部分。1923年,弗洛伊德提出相关概念,以解释意识和潜意识的形成和相互关系。“本我”(完全潜意识,不受主观意识的控制)代表欲望,受意识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识)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识)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本我(拉丁语:id,德语:Es)是在无意识形态下的思想,代表思绪的原始程序。它的能量是来自“最大的储水池”(the great reservoir)。只有本我是一与生俱来的人格。它是人最为原始的、属满足本能冲动的欲望,如饥饿、生气、性欲(英语:libido)等;此字为弗洛伊德根据乔治·果代克(Georg Groddeck)的作品所建。本我为与生俱来的,亦为人格结构的基础,日后自我及超我即是以本我为基础而发展。本我只遵循一个原则——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而不关心社会的规则,意为追求个体的生物性需求,如食物的饱足与性欲的满足,以及避免痛苦或不愉快。它不能忍受任何挫折,就像一个被溺爱的小孩子,想要什么就要什么:88。弗洛伊德认为,享乐原则的影响最大化是在人的婴幼儿时期,也是本我思想表现最突出的时候。本我没有对错判断力,也有想自我破坏的欲望。意涵:仅注意人类生物需要的满足,透过社会化的过程,把人类的“本我”加以限制驯服。心理学上的自我(拉丁语:Ego, 德语:Ich)这个概念是许多心理学学派所建构的关键概念,虽然各派的用法不尽相同,但大致上共通是指个人有意识的部分。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组成部分。自我用现实原则(reality principle)暂时中止了快乐原则。由此,个体学会区分心灵中的思想与围绕着个体的外在世界的思想。自我在自身和其环境中进行调节,如延迟享乐。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另一易混淆的概念是自性(self),则包括无意识。心理学上关于自我的研究的方法上十分复杂,并常牵涉到哲学中的形而上学。意涵:个人的生物欲望和社会规范之间相互协调折衷,所表现出来的“自我”。超我(英语:super-ego,德语:Über-Ich)是人格结构中的管制者,由道德原则支配,想要完美,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超我是父亲形象与文化规范的符号同化,由于对客体的冲突,超我倾向于站在“本我”的原始渴望的反对立场,而对“自我”带有侵略性。超我以道德心的形式运作,维持个体的道德感、回避禁忌,而令到自我左右为难。超我的形成发生在恋母情结的崩解时期,是一种对父亲形象的内化认同,由于小男孩无法成功地维持母亲成为其爱恋的客体,对父亲可能对其的阉割报复或惩罚产生阉割情结(castration anxiety),进而转为认同父亲。意涵:因应社会文化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期待,形成“超我”的动力。本我,自我,超我构成了人的完整的人格。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可以从它们之间的联系中得到合理的解释,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几乎是永久对立的,为了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自我需要进行调节。若个人承受的来自本我、超我和外界压力过大而产生焦虑时,自我就会帮助启动防御机制,并称为心理防卫机制 或自我防卫机制。防御机制有:压抑、否认、退行、抵消、投射、升华等等。本我对应了人脑中央部位,自我对应了前额叶皮质, 超我对应了眶额叶皮层。

相关

  • 木栓形成层木栓形成层是周皮的部分组织,也称为树皮形成层,存在于许多维管束植物中。木栓形成层属于侧生分生组织,它在根和茎次级生长后取代了表皮的保护功能。他可以在木本和一些草本双子
  • 性强迫症性强迫症(英语:Sexual obsessions)是一种与性相关的强迫症,患者会不自觉的非常渴望进行性行为。性强迫症在强迫症患者当中非常普遍,约在两成的患者身上出现。基于这种成瘾症与性
  • 种植牙植牙(英语:Dental implant)是一门以人工牙根安装假牙以弥补缺齿的牙齿修复技术。人工牙根又称为植体,植体会透过手术置入于缺齿位置的牙槽骨内,植体用作代替自然牙的牙根成为安装
  • 直剪试验直剪试验全称直接剪切试验(Direct shear test),是土力工程中寻找土的抗剪强度的一种试验。取土的试样放入剪切盒内,将上盒固定,下盒可沿水平方向滑动。首先施加垂直压力,然后在对
  • 杰弗里·泰勒杰弗里·泰勒爵士,OM(英语:Sir Geoffrey Taylor, 1886年3月7日-1975年6月27日),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他研究的领域是流体动力学与波理论。泰勒出生于英国,伦敦。他的父亲是一位艺术
  • HarperCollins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英语: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LLC)是世界最大的出版公司之一,属于新闻集团旗下,总部位于纽约。其名称来自1987年并入的美国出版公司Harper & Row和1990年并
  • 己型肝炎己型肝炎又称F型肝炎(Hepatitis F),1994年由Deka等人报告提出。当时认为是非甲、非乙、非丙、非戊型的新型肝炎。后已确认为一种遗传变异的乙肝病毒。
  • 效应量在统计学中,效应值(effect size,或译效果量)是量化现象强度的数值。效应值实际的统计量包括了二个变数间的相关程度、回归模型中的回归系数、不同处理间平均值的差异……等等。
  • 奥托·施特恩奥托·施特恩(Otto Stern,1888年2月17日-1969年8月17日),德国裔美国核物理学家及实验物理学家。他发展了核物理研究中的分子束方法并发现了质子磁矩,获得了1943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
  • 石龙子石龙子泛指石龙子科(Scincidae)的蜥蜴。石龙子共有1300多种,是仅次壁虎的蜥蜴。 石龙子和蜥蜴科大致相似,但大多数物种没有明显的颈部,且它们的腿相对较小。通常情况下,石龙子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