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尼拉之战 (1570年)

✍ dations ◷ 2025-04-25 14:31:32 #菲律宾历史

马尼拉之战(1570年),是梅尼拉王国酋长拉贾苏拉曼领导的菲律宾人和由马丁·德·戈伊蒂领导的西班牙人军队之间的战争。双方于1570年5月24日在马尼拉进行了战斗,结果西班牙人胜利,马尼拉从此成为西属东印度的首都。

当时米格尔·洛佩斯·德莱加斯皮正在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建立西班牙殖民地首都,因葡萄牙海盗的侵扰和当地人反抗被迫离开宿雾,1570年,马丁·德·戈伊蒂和指挥官胡安·德·塞莱索随着食物的减少,在吕宋岛发现了一个苏丹国,看到了它的潜力。戈伊蒂停驻在甲米地省,并试图通过向梅尼拉王国发送一个友谊的信息来平静地建立他的权威。其统治者拉贾·苏莱曼愿意接受西班牙人所提出的友谊,但不愿意接受其主权。因此,苏莱曼向西班牙人宣战。结果,戈伊蒂和他的军队在1570年5月袭击了马尼拉,经过一场粗暴的战斗,苏莱曼和他的男人民被迫逃到山区。西班牙人离开后,当地人重新回来。

在1571年,西班牙人全副武装返回,由280名西班牙人和600名本土盟友组成,这次由米格尔·洛佩斯·德莱加斯皮自己领导。他们占领了梅尼拉,并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定居点。1571年5月19日,米格尔·洛佩斯·德莱加斯皮给马尼拉殖民地城市的头衔。

一个邦板牙族马卡比比部落酋长,塔里克·苏莱曼拒绝服从西班牙人,并得到一些部落支持,聚集了由邦板牙族战士组成的部队和西班牙人战斗。但在班库萨伊战役中战败,西班牙人巩固了对马尼拉的控制权。

德莱加斯皮于1571年6月24日在马尼拉成立了一个市政府,最终成为整个西班牙东印度群岛的首都,随后成为菲律宾的首都。这城市的初始人口约为250人。

Scott, William Henry. Barangay, Sixteenth Century Philippine Culture and Society. QC: Ateneo De Manila University Press, 1991

相关

  • 宪制性法律宪制性法律(Constitutional law)是国家定义其行政机构、立法机构及司法机构之间关系的法律,其名称可能是宪法,或者是基本法或是其他的名称。不是所有民族国家都有宪法,不过都会有
  • 阿丽亚娜·阿斯卡里德阿丽亚娜·阿斯卡里德(法语:Ariane Ascaride)是法国演员,她因演出《爱情不罢工(法语:Marius et Jeannette)》(1997)而获得凯萨奖最佳女主角奖。2019年,她以《世界的胜利》于第76
  • 日本流行音乐日本流行音乐在广义上,可包括昭和初期受当时西方流行音乐影响而出现的歌谣曲,甚至是起源于明治时代的演歌;狭义上则指1980年代末期诞生的“J-pop”概念(或称JPOP)。“J-pop”名称
  • 斯特凡·黑尔斯特凡·瓦尔特·黑尔(德语:Stefan Walter Hell,1962年12月23日-),生于罗马尼亚阿拉德,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之一。2014年,因“研制出超分辨率萤光显
  • 南北货南北货,涉及柴、米、油、盐、酱、醋、茶等料理所需,或称“南北杂货”、“杂货”,偶兼售五金或日用品。说法不一,是指满清时代的商人,多透过同业公会方式于南、北“郊”等进行买卖
  • 季裂季裂(Season cracking)是应力腐蚀破裂(英语: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表现在黄铜弹壳上的一种形式,最早由驻印英军所记载。在西南季风吹拂下,印度为湿热的雨季,英军在这段时间会减
  • 多米尼克·纳格多米尼克·纳格(匈牙利语:Dominik Nagy;1995年5月8日-)是一位匈牙利足球运动员。在场上的位置是中场。他现在效力于匈牙利足球甲级联赛球队费伦斯华路士体育会。他也代表匈牙利国
  • 帕蒂·汉森帕蒂·汉森(Patti Hansen;1956年3月17日-),美国超级名模。她是高级时装品牌: André Courrèges、Calvin Klein的代言人。帕蒂上过Vogue、Seventeen及Glamour等杂志封面,也有参与著
  • 12勇士《12勇士》(英语:,或称作:)是一部2018年美国战争片,由尼可莱·弗格席(英语:Nicolai Fuglsig)执导,同时也是弗格席的导演初作,而剧本则由泰德·戴利(英语:Ted Tally)和彼得·克雷格(英语:Pete
  • 秦庄襄王秦庄襄王(前281年-前247年7月6日),《史记》记载名为子楚,《水经注·卷十九·渭水下》作秦庄王,《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五·雍州》作秦襄王。嬴姓,名子楚,《战国策》记载原名子异、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