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同位元检查累积码

✍ dations ◷ 2025-08-18 12:17:05 #编码理论,错误检测与校正

低密度同位元检查累积码由低密度奇偶检查码low-density parity-check (LDPC)和一个累加器组成。

其运作方式为Bit Node以二位元模组的方式相加到Check Nodes,根据tanner graph。然后,Check nodes的值以modulo-two被累加。利用这种方式,通道解码端的解码器可以避免有一个check node没有被连结到任何bit node的状况。经过累加后,累加的位元会被存在一个缓冲器中,再逐渐传送到解码器。

在低密度奇偶检查码low-density parity-check (LDPC) codes在1990年代被重新发现之后,很多应用和改良出现。

低密度同位元检查累积码编码器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一个可逆线性转换矩阵,其中有资料来源序列。第二个阶段是一个一个rate的累加器,可以转换长度为L的序列。第三个阶段是变更或置换这个序列。这个序列接下来会传送到解码器,总共需要传送的码数量由解码器的回馈决定。

低密度同位元检查累积码可以应用在许多编解码应用的系统当中。

相关

  • 细胞学细胞生物学(英语:cell biology)旧称细胞学(cytology),是研究细胞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细胞周期、细胞分裂、细胞自噬、细胞凋亡, 以及各种胞器及讯息传递路径的学科。研究范围专
  • 明尼阿波利斯艺术设计学院明尼阿波利斯艺术与设计学院 (Minneapoli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缩写为MCAD)是一所私立,非盈利性质,四年制,包含学士后教育,专精于视觉艺术的大学。 该学院位于美国,明尼苏
  • 应尚德应尚德(1887年-?)中华民国学者、外交家。字润之,浙江奉化人。大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生于浙江省宁波府奉化县(今宁波市奉化区)。早年赴上海,毕业于上海中西书院(后为东吴大学)。毕业后,赴
  • 约翰·罗杰·贝尔德约翰·罗杰·贝尔德(John Logie Baird,1888年8月13日-1946年6月14日),工程师及发明家,电动机械电视和彩色电视系统的发明人。他的其他发明贡献包括发展光纤、无线电测向仪、红外线
  • 卡尔·冯·奥西茨基卡尔·冯·奥西茨基(德语:Carl von Ossietzky;1889年10月3日-1938年5月4日;又译:奥西埃茨基、奥西耶茨基)是一位魏玛和纳粹时期德国的记者、作家、和平主义者,他于1933年被纳粹德国
  • 便雅悯支派便雅悯支派是以色列十二支派之一,为以色列始祖雅各和拉结的最小儿子便雅悯的后代。便雅悯(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
  • 马蒂亚斯·雷蒙·梅亚马蒂亚斯·雷蒙·梅亚(西班牙语:Matías Ramón Mella,1816年-1864年)是多米尼加共和国的一位政治家。梅亚于1816年2月25日生于圣多明哥。他是杜阿瓦特的童年玩伴,青年时以擅用刀
  • 乔懋敬乔懋敬(?-?),字允德,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军籍,明朝政治人物。应天府乡试第九十名举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二甲第七十四名进士。历任刑部主事、福建佥事、湖广按察使等官职
  • 丁德章丁德章(1951年11月-)是一位中国经济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为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  1951年出生于安徽肥东县,1974年至1994年在安徽大学任教;1994年至1996年中国人
  • 虎子山 (埔里)坐标:23°58′32.34″N 120°58′25.975″E / 23.9756500°N 120.97388194°E / 23.9756500; 120.97388194虎子山,位于台湾南投县埔里镇东北方郊区,是横屏山(海拔1508米) 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