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卯

✍ dations ◷ 2024-12-29 00:28:56 #孟卯

孟卯(傣那语:ᥛᥫᥒᥰ ᥛᥣᥝᥰ,IPA:/məŋ55 maːu55/),元明史籍称麓川,是1256年至1444年间中国云南西部、缅甸北部的傣族政权,也是元朝、明朝下辖土司。

孟卯以瑞丽江中游为中心,首都曾多次搬迁,均位于今瑞丽附近。元朝末期,思可法成为孟卯君主,在位期间征服印度阿萨姆到云南中部的广大傣族地区,还南下灭亡缅甸实皆王朝和彬牙王朝。

明朝进入云南之初,孟卯君主思伦法选择归附并接受册封,后来因攻打叛投明朝的景东和摩沙勒,数次与中央朝廷爆发战争。明朝此时尚没有能力深入控制滇西边疆,最终接受孟卯投降。思伦法死后,明朝借机拆分孟卯,设立了众多土司政权。思任法继位后,又意图恢复昔日疆土,发兵吞并周围各土司,最终导致明朝发动麓川之役讨伐孟卯,思氏家族战败退往孟养。

明朝削弱孟卯后,中国西南边疆没有了独占优势的民族势力,各土司在较为均势的状态下纷争不断,为缅甸东吁王朝势力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孟卯也写作勐卯、猛卯,是傣那语名称,无正字,傣族也称之为勐卯龙/勐卯弄(ᥛᥫᥒᥰ ᥛᥣᥝᥰ ᥘᥨᥒᥴ)。“猛卯”之名在汉文献中首见于1407年的《百夷译语(乙种本)·百夷馆来文》。“勐”(ᥛᥫᥒᥰ)意为“国家”、“地方”或“平坝”。“卯”(ᥛᥣᥝᥰ)由傣语“头晕”(ᥛᥝᥰ)演变而来,因传说中孟卯的王妃、召武定之母被巨鸟叼上天而感到头晕。“龙/弄”(ᥘᥨᥒᥴ)为“大”之意,勐卯龙即为“大勐卯”,寓其势盛。“勐卯”作为地名延续至今,瑞丽市的官方傣语名称即为“ᥝᥥᥒᥰ ᥛᥫᥒᥰ ᥛᥣᥝᥰ”(允勐卯,即勐卯城)。㤭赏弥原是一个印度古国,孟卯将㤭赏弥作为自己的梵名,傣化称为果占璧(ᥐᥨᥝᥰ ᥓᥛᥱ ᥙᥤᥱ),并赋予新的释义“出产香软米之地”。

汉文史籍大多称呼孟卯为麓川,该名首见于《元史》,即元朝政区“麓川路”。百夷一名,除了是对傣族或滇西各族的统称,有时也用作国名,指代孟卯。

缅甸称呼孟卯为卯或卯掸,曾被中文译者误译为“木掸”,“掸”为缅族对傣族的他称。缅甸正史《琉璃宫史》也用“孟拱”指代孟卯,孟拱在传说中是孟卯君主思可法之弟三隆法建立的邦国,麓川之役战败后思氏家族退往孟养、孟拱一带。印度曼尼普尔的文献中则称孟卯为蓬,“蓬”也是曼尼普尔人对傣掸民族的称呼。

在大多数傣掸民族的编年史中,傣掸历史起源于天神之子“根仑”与“根兰”,他们于公元568年占据了木邦、瑞丽江和伊洛瓦底江河谷,建起孟卯王国,并将子孙分封到瑞丽江平原各地成为地方酋长。根仑及其子嗣占有太公(英语:Tagaung, Mandalay)、摩埃(孟密(英语:Mongmit State))、郎奔(木邦)、孟养、举腊、阿瓦、孟拱,根兰则是勐丽勐兰部落的始祖。一般认为,勐丽勐兰就是今瑞丽。德宏傣族的史书中也有以根仑、根兰为始祖的版本,但有文献持不同说法。《勐果占璧简史》中记载了根仑与根兰的故事,却不以根仑、根兰为始祖,只说根兰家族的统治在勐丽勐兰经历了漫长岁月,傣族地方因没有君主管理而一片混乱,各地领袖前往勐丽勐兰请求根兰后人前去执掌傣族地方。

孟卯的编年史《勐果占璧简史》以“召武定”为开篇,瑞丽的地方研究机构曾与云南、缅甸等地傣学会召开会议,将召武定认定为“傣族始祖”。按另一部傣文史书《广母货卯》的说法,召武定大约是公元八世纪初的人物。《勐果占璧简史》中记载的王位传袭出现断层,没有表明召武定的继任者是谁,却记载了混等在公元762年被南诏国王封为“勐卯王”,管理傣族地方。

天神之子根仑根兰下凡说,是统治者自诩其身世非寻常可比而捏造,不过六世纪中叶傣掸部族联盟已经发展到较高阶段是很有可能的。公元八世纪,骠国势力侵入傣掸部落。唐朝史籍《云南志》记载金齿等傣族各部“皆为南诏总之,攻战亦召之”。这一时期的傣掸部落,既在骠国势力范围内,又为南诏势力所及,于是引发了两国的战争,最终南诏击败骠国,统治傣掸部落。南诏覆灭后,继承者大理国继续统治傣掸部落。《勐果占璧简史》称,大理国王段兴智曾在1177年赐给芳罕一颗大印和一颗圆头印,鼓励其管好傣族地方。缅甸蒲甘王朝君主阿奴律陀曾前往大理国求取佛牙,并在归程途中访问了孟卯部落,还迎娶孟卯君主混顿的女儿为妃。

孟卯早期的历史,史实与神话大多交错在一起,考察颇为困难。德宏地方学者认为公元前424年已形成“达光王国”,孟卯是在达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方国瑜、蓬塔利斯(法语:Pierre Lefèvre-Pontalis)、戈果伊等学者根据“根仑”与“根兰”的传说,认为孟卯部落形成于公元六或七世纪。法国东方学家马司帛洛在《宋初越南半岛诸国考》中提出,蒲甘国以北的傣族在十至十一世纪形成了由孟兴色(孟乃)、孟兴威(木邦)、孟卯、孟兴古(孟养)四大部落组成的“㤭赏弥”联合体,㤭赏弥后来发展为元明时期的孟卯,宋蜀华、江应樑、何耀华等中国学者赞同此说。此外,还有部分历史学家认为滇西缅北地区在元朝之前尚不存在大型傣族部落,孟卯应是在元缅战争之后才兴起的。

1276年,元朝在滇西傣族地区设立“金齿六路”,即柔远路、茫施路、镇康路、镇西路、平缅路、麓川路。此时的麓川路仅是由“大布茫”、“睒头附赛”、“睒中弹吉”、“睒尾福禄培”等几个傣族部落组成的松散行政区。1277年,元缅战争爆发,麓川、平缅、镇西等地位于中缅交通的要冲,战略地位重要,忽必烈在1281年赐怯烈虎符,拜“镇西平缅麓川等路宣抚司”达鲁花赤,兼管军招讨史,将麓川、平缅、镇西三地的军政大权合为一体。此举本应战时需要,客观上却促进了麓川平缅地区傣族部落的内部联合和地域整合,为思氏的兴起创造了地缘政治条件。随着元朝放弃征缅,将军队撤回内地,麓川地区已无军事力量存在;元朝官员对傣族地区只实施间歇式的遥控统治,行政统治权基本转移到地方土官手中。另一方面,元朝云南地区存在两股势力,以昆明为中心的行省平章事和镇府宗王(梁王、云南王)势力、以大理为中心的段氏后裔大理总管势力,元朝中叶以后二者形成分域统治的局面,大理以西地区基本为段氏控制,行省难以插手,最终促成了孟卯的兴起。

蒙古灭大理后,1255年兀良哈台西征德宏傣族地区。孟卯原统治者被灭,1256年,元朝任命芳罕为孟卯土官。1276年,元朝设置麓川路,隶属金齿宣抚司都元帅府,芳罕应为首任麓川路总管。1330年2月,芳罕之孙罕静法向元廷进贡方物,元朝于同年9月授其为“麓川路军民总管”。

罕静法之后,由思可法继位,思可法先与邻近傣族各邦结盟,并攻打不愿结盟的孟英(木邦)、孟密、耿马等地。1342年,元朝令云南行省参知政事不老三珠讨伐思可法,不老三珠奉命却未出征。此后,元朝又在1346年、1347年、1348年先后派遣云南行省平章政事亦秃浑、河南参政贾敦熙、云南王孛罗、元帅答失八都鲁讨伐思可法,均以失败告终。1346年、1347年曾降诏招谕思可法,无果。元朝对思可法的扩张处于无可奈何的境地,甚至尝试离间思可法的属下、悬赏其性命。击败元军后,思可法乘胜吞并邻近地区,势力范围扩展到澜沧江以东;东南方战事结束,思可法挥师西进,以其弟混三弄为总兵,征讨“勐卫萨丽”,勐卫萨丽投降纳贡。

终在1355年,思可法向元廷称臣,派其子满散入贡,以免再遭征伐。此时元朝腹地爆发红巾军起义,无法顾及边疆地区,顺势设置羁縻政区平缅宣慰司,标志元朝政府承认了思氏对傣族诸部的控制。获得承认后,思可法又攻下云南中部的远干府和威远府。1363年,思可法将军队统治权交给长子思并法,南下攻打缅甸诸邦,1364年攻破实皆与彬牙,掳走彬牙国王那腊都,间接导致实皆王国与彬牙王国的灭亡。1369年,思可法卒,长子思并法继位。思并法在位八年后将王位传给长子台扁,然而台扁被其叔昭肖发所杀,昭肖发在位一年后又被百姓杀害,大臣拥立思可法三子思瓦法为君主。

1373年,明朝派遣田严、程斗南、张袆、钱允恭等人前去招抚孟卯,因为道路不通,使者止步于安南。1381年明王朝进入云南之后,很快击败了元梁王和大理段氏,而明朝对边疆各部落则以“招谕”为主。1382年3月,明朝占据了澜沧江以西的保山和腾冲,直抵孟卯辖地。

最初孟卯并未臣服于明廷,明朝也不承认孟卯对各傣族地区的统治。早在1382年进入云南之初,明朝就拟定了将在云南省设置的全部政区名号。明朝先表示要设置“平缅宣慰使司”,以思瓦法为宣慰使,随后在发布改路为府公告时,又称设置“麓川府”、“平缅府”。此外,实际由孟卯所辖的干崖(镇西路改镇西府)、芒市(茫施路改芒施府)、木邦(木邦路改木邦府)等地也计划改为府。这对于孟卯而言是不能接受的,明王朝随后在永昌、景东、定边等地设立府县军卫,引起思瓦法的不安,明朝孟卯关系因此紧张。思瓦法意图将明军抵御在金齿一线,适逢金齿明军与地方土酋不和,1382年10月,在金齿土官高大惠的内应下,思瓦法率兵攻打金齿卫,屠永昌城(金齿卫城),将城池夷平,掳走金齿卫指挥王真。

1382年冬,思瓦法被下属达鲁方杀害,达鲁方拥立思伦法为王。1383年,明将傅友德、沐英派使者郭均美前往孟卯谈判。由于初得权力需要稳固,加之避免明朝军队直入孟卯境内,思伦法选择内附明朝,并放还王真。1384年,思伦法遣使入贡,上交元朝授予的宣慰司印,明朝改原定的平缅宣慰使司为“平缅军民宣慰使司”,任命思伦法为宣慰使。随后,可能在孟卯的要求下,明朝改平缅军民宣慰使司为“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明太祖朱元璋允许思伦法“俾守旧疆”,思可法时期凭武力兼并之地,明朝已承认其合法化。值得一提的是,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的规格,高于当时云南所有的州府。

景东原是孟卯属地,1382年景东陶孟俄陶宣布脱离孟卯,归顺明朝,思伦法决定讨伐景东。1385年12月,思伦法率兵十余万攻景东者吉寨,俄陶领兵二万前往抵御,大败,携千余人退至大理府白崖川;明军都督冯诚领兵迎击思伦法,时值大雾,明军失利,千户王升战死。“景东之役”后,明朝没有马上进行反击,明廷先是笼络车里,随后慰问俄陶,并派间谍李原名前往孟卯了解敌情。1387年8月至1388年6月,明太祖朱元璋调集四川、陕西、山西、湖广、河南等省兵力计二十万,召集云南元江土兵五万,准备彻底解决孟卯问题。

在明朝调兵之时,1388年1月,思伦法进攻马龙他郎甸所辖摩沙勒寨,云南总兵官沐英派都督宁正出击,孟卯战败,一千五百余人被斩首。摩沙勒也曾是孟卯的属地,后降明而不附孟卯。为报摩沙勒之仇,同年3月,思伦法率兵三十万(实为十五万)、战象百余头进攻定边县,沐英亲自领兵三万(实为一万五千)抵御孟卯,明军用火器击溃了孟卯军象阵。此役孟卯大败,被斩三万余级,万余人被俘,战象一半战死,思伦法逃走。朱元璋得到捷报后,发布诏告,称朝廷调集的二十万大军“已在中途,不可止遏”,令车里、顺宁、元江土官整治兵象,准备会剿孟卯。1388年5月,朱元璋旨谕沐英,向思伦法开出谈判条件:赔偿15,000匹马、30,000头牛、500头象、300名象奴。

这时,滇东彝族地区的土司认为有机可乘,遂与孟卯勾结,拒绝向明军提供粮草,意图东西夹击明军,朱元璋要求先摆平滇东的问题。1389年滇东起义平息后,思伦法见形势不利,派使者前往昆明,辩称攻击定边是下属刀厮郎、刀厮养所为,表示愿输贡赋。明朝考虑到深入控制云南边疆的时机尚未成熟,所以接受了思伦法投降。在明朝使臣杨大用的要求下,思伦法交出刀厮郎等137名“战犯”。

思伦法不再争夺明朝控制的傣族地区,将开疆扩土的重点转向南部。1391年发兵八百大甸,1395年进攻缅甸,缅方诉诸明朝。1396年,朱元璋遣钱古训、李思聪携诏书出使缅甸和孟卯,警告思伦法,并诏令两国罢兵言和。思伦法谢罪,听从诏令,与缅甸停战。

1397年9月,刀干孟造反,联合孟卯境内的反对势力,攻下孟卯都城者阑。思伦法逃至永昌府,栖身高黎贡山。刀干孟派属下刀名孟进攻腾冲,思伦法携家小逃至昆明,云南总兵官沐春将思伦法遣送京师。朱元璋敕谕沐春“思伦法穷而归我,当以兵送还其土”,并赐给思伦法黄金百两。1398年4月,明军抵金齿,先在南甸击败刀名孟部,后攻克景罕寨、崆峒寨等地。1398年秋,都督何福率军在者阑与刀干孟决战,将其生擒。战后,思伦法回到孟卯。

1399年,思伦法去世,明廷实行“析麓川地”政策,借机拆分孟卯地域,建立土司政权。孟养府(1402年)、木邦府(1402年)、孟定府(1402年)、威远州(1402年)、镇沅州(1402年)、者乐甸长官司(1403年)、大侯长官司(1403年)、干崖长官司(1403年)、湾甸长官司(1403年)、潞江长官司(1403年)、孟琏长官司(1406年)、促瓦长官司(1407年)、散金长官司(1407年)、里麻长官司(1408年)、镇康州(1409年)、南甸州(1414年)均是这一时期从孟卯境内拆分出来的傣族土司。此外,1406年,底马撒、小古剌、茶山、底板、孟伦、八家塔(均位于今缅甸克钦邦及印度阿萨姆邦境内)等部落遣使进贡,明廷置底马撒为宣慰司,其余为长官司。“析麓川地”后,孟卯实际控制区仅剩今瑞丽、陇川、芒市等地及缅甸境内小部分地区。

思伦法死后,其子思行法袭职。由于刀干孟之乱,孟卯势力急剧衰弱,析麓川地后,木邦、孟养常常侵扰孟卯本土,思行法无力应付,1413年禅位给其弟思任法。思任法继位之初,努力改善与明朝的关系,1414年至1440年间共十五次遣使入贡,另一方面开始兼并邻近小土司的地盘。经过多年休养,思任法兵力逐渐雄厚。1428年,思任法发兵南甸、腾冲、潞江等地。此时明朝刚结束对交趾蓝山起义和四川松潘起义用兵,人疲马乏,明宣宗拒绝了沐晟发五万土兵征讨的提议,只是敕谕思任法,并表示事不得已再调云南官军和木邦土兵进剿。1430年,思任法发兵占领孟养。

自恢复了对孟养的统治后,孟卯粮饷充裕,十多年内与邻近土司争夺土地,也未见明朝采取严厉措施。于是,思任法开始了大范围的扩张战争,意图恢复原思可法、思伦法强盛时代的版图。1436年底,思任法发兵孟定与湾甸;1437年,进占南甸所辖罗卜思庄等地;1438年,又发兵南甸、干崖、腾冲、潞江、金齿等地,在怒江上造船300艘,摆出夺取云龙州的架势。思任法占领了众多土司的地盘,又自行任命地方头目,形同造反,明廷派沐晟、方政、沐昂等将领率兵三万九千,讨伐思任法。方政渡过怒江与孟卯军交战,明军大败,方政战死。思任法击败明军后,东渡怒江,进攻景东、孟定、大侯等地,孟琏长官司向孟卯投降。1439年,明廷又令沐昂率军十万,再征思任法,又被孟卯击败。两次大败使得明中央朝廷的“主战派”占了上风,明英宗派兵部尚书王骥领十五万大军远征孟卯,史称“麓川之役”。

1441年12月初,明军在孟卯都城汇合,与思任法决战,任法大败,与其子走小路渡瑞丽江,逃往孟养。1442年,思任法被缅甸擒获,缅甸以思任法为要挟,向明朝索求土地。1443年1月,思任法之子思机法回到孟卯故都者阑,希望入朝谢罪,派其弟招赛入贡。然而原孟卯下属的芒市陶孟刀放革此时倒向明朝,思机法又令孟车攻打刀放革,被明朝官军击败。1443年5月,明廷令王骥、蒋贵率兵五万,再征孟卯。为了逼缅甸交出思任法,1443年8月,明军与缅军爆发战斗,明军未能取胜。1444年2月,王骥进攻者阑,思机法逃走。

1443年4月,明朝击败孟车的进攻后,于芒市设置芒市御夷长官司,以刀放革为长官。1444年9月,明朝在原麓川平缅地设置陇川宣抚司,以原孟卯大头目恭项为宣抚使。至此,孟卯思氏家族尽失麓川平缅故地。1445年12月,缅甸将思任法移交明朝,云南总兵官沐斌遣千户王政前去缅甸接收,思任法在路上绝食,即死,王政将其斩首,首级送往京师。

思机法逃至孟养,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并数次向明廷乞降、遣人入贡。明英宗下令接受思机法入贡,宽恕其不死,但要求思亲自进京谢罪。1447年4月,沐斌遣使招谕思机法,许以升赏,思机法以其弟招赛未归为由,不敢前往明朝。随后,思机法掠夺缅甸的牛马金银,缅甸准备攻打思机法。明廷又命令孟养擒捕思机法,孟养酋长拒不听令,明朝决定诛灭思氏。1448年3月,明英宗再命王骥、宫聚率兵十三万,三征思氏。明军攻破思机法在孟养境内鬼哭山、芒崖山修筑的大寨,思机法再次逃走,思氏部众拥立思任法幼子思陆法为首领。明军此时疲惫不堪,而思氏难以彻底剿灭,于是王骥与思陆法约定,同意许给土目官职管理各部落土人,令其世居孟养,在金沙江边立石为界,誓曰“石烂江枯,尔乃得渡”。思陆法听命,王骥班师。王骥未能擒住思机法,于是将孟养许诺给缅甸管理,要求缅甸擒捕思机法。

1450年,缅甸擒获思机法,又将思任法次子思卜法放回孟养。1451年,思卜法遣使入贡,求管孟养地,明廷以孟养地已许给缅甸为由拒绝,但缅族为主的缅甸在傣族为主的孟养没有势力,因此思卜法仍占据孟养,缅甸未能实际控制。1454年,缅甸将思机法移交明朝,明军左参将胡志将其押送京师,思机法在京伏诛。同年,明代宗宣布思机法恶首已诛,思卜法有悔过之意,明朝不再征讨思氏。1457年,思卜法上奏,称“不敢如父兄所为”,并遣使进贡。1465年,云南总兵官沐瓒将思任法之孙思命法送至京师,明廷将其安置在登州卫,每月给米二石,《明史》将此作为孟卯灭亡的标志。1506年,思陆法曾遣使进贡,求授宣慰使官职,但明朝认为思陆法是思任法余孽,担心授予官职后思氏又会觊觎孟卯故地,最后拒绝了请求。

孟养思氏后裔对缅甸移交思任法一事怀恨在心,1526年,思伦联合木邦罕烈南下攻缅,缅甸宣慰莽纪岁(英语:Shwenankyawshin)逃往孟密,孟密安抚使思真护送莽纪岁回缅,思伦半路拦截,将莽纪岁杀死。思伦占领缅地,缅甸阿瓦王朝亡国,思伦立莽卜信(英语:Thohanbwa)守阿瓦,返回孟养。1528年,云南总兵官沐绍勋、云南巡抚欧阳重遣参政王汝舟、永昌知府严时泰走访滇西各土司,谕以祸福。思伦表示愿意退地赎罪,明世宗宣布赦免思伦罪责,令其安守疆界、不得越境生事。但孟养势力并未退出缅甸,由于滇东武定、寻甸发生安凤之乱,明朝无暇顾及缅甸,最后不了了之。

思伦灭阿瓦时,莽纪岁之子莽瑞体逃至东南方的洞吾(东吁),东山再起建起东吁王朝。1555年,逐渐壮大的东吁王朝夺回阿瓦。万历年间,东吁王朝数次入侵滇西各土司,爆发明缅战争,明朝为了让孟养思氏能够听从节制,在1585年设置“孟养长官司”。但思氏也未能抵抗日渐强大的东吁王朝,终在1604年,缅军攻入孟养,思轰战死,孟卯-孟养思氏政权灭亡。

《百夷传》载孟卯疆域“景东在其东,西天古剌在其西,八百媳妇在其南,吐蕃在其北,东南则车里,西南则缅国,东北则哀牢,西北则西番、回纥(北胜、丽江一带)”。思可法强盛时期,除麓川、平缅本土外,还辖有干崖、南甸、腾冲、潞江、芒市、孟定、耿马、孟连、大侯、湾甸、镇康、威远、镇沅、者乐、景东、孟养、木邦、孟密、里麻、茶山、坎底等地。

在一份1442年的蒲甘碑文中,思可法被称为“九十万人之主”,除孟卯之外还管领有21个国家:Muiṅ Ñaṅ、Kulā和Tiḿmasā、Muiṅ Kālé、Kasañ、Kakhrań、Muiṅ Tin、Muiṅ Praṅ、Muiṅ Ti、Muiṅ Nã、Muiṅ Myañ、Khra Uiw、Muiṅ Ñuiw、Muiṅ Luiw、Muiṅ Soau、Muiṅ Yã、Muiṅ Khruiń、Muiṅ Khun、Muiṅ Yuiw、Muiṅ Thun、Muiṅ Khreñ、Muiṅ Meñ。缅甸人称呼印度人为“Kulā”,明朝史籍中载有“小古剌长官司”,陈孺性认为小古剌位于阿萨姆西南的锡尔赫特(今属孟加拉国)一带,但不知缅甸碑文的“Kulā”与中国史籍的“小古剌”是否有关;Tiḿmasā即底马撒王国,今印度阿萨姆邦南部。Muiṅ Kālé,即中国史籍中的“戛里”,今缅甸实皆省吉灵庙县。Kasañ,即曼尼普尔,傣族称之为Kasañ、Karasè。Muiṅ Ñaṅ即孟养,Kakhrań即克钦,Muiṅ Tin可能是孟定,Muiṅ Ti即南甸(傣语称勐底),Muiṅ Nã即干崖(傣语称勐腊或勐那),Muiṅ Myañ即腾冲(傣语称勐缅),Muiṅ Luiw是杰沙(英语:Katha, Myanmar)西部的勐洛(Maing Lo),Muiṅ Soau可能是文多(英语:Wuntho),Muiṅ Yã即湾甸(傣语称勐亚或勐哈),Muiṅ Khruiń可能是顺宁,Muiṅ Khun可能是耿马(傣语称勐耿),Muiṅ Yuiw可能是大侯,Muiṅ Thun可能是昌宁(傣语称勐统),Muiṅ Khreñ即芒市(傣语称勐焕),Muiṅ Meñ可能是双江(傣语称勐勐),其余所指不明。

思伦法去世后,明王朝实行“析麓川地”政策,孟卯实际控制区仅剩麓川、平缅、芒市。思任法继位后,又发动了扩张战争,攻下孟养、孟定、湾甸、南甸、干崖、腾冲、潞江、大侯、孟连等地。麓川之役后,孟卯思氏家族退至孟养。

传说时代,孟卯的都城曾经多次搬迁,但均位于瑞丽江两岸。按《麓川思氏谱牒》的说法,思可法继承王位后,最先建立了王城“蛮海”,1344年又建“者阑”,1360年,思可法迁居“达本”,1392年思伦法迁回者阑,思行法继位后迁“景冷”,1413年思任法又迁“芒者”。蛮海(ᥛᥣᥢᥲ ᥞᥭᥰ)也称允遮海(ᥝᥥᥒᥰ ᥓᥥ ᥞᥭᥰ),位于今缅甸南坎东北的曼海。者阑(ᥓᥥ ᥘᥣᥢᥳ)在明朝史籍中也称者蓝、者兰,傣语也称允遮兰(ᥝᥥᥒᥰ ᥓᥥ ᥘᥣᥢᥳ),意为“百万人建起的城”,位于今缅甸南坎至木姐之间的姐南。达本(ᥖᥣ ᥙᥥᥒᥰ),方国瑜认为在今陇川县境内,也有说法为今瑞丽市雷允村喊板寨。景冷(ᥓᥥᥒᥰ ᥘᥫᥢᥰ),在今缅甸境内的猛率。芒者(ᥛᥣᥢᥲ ᥓᥥ),在今兴威勐育附近。另据《嘿勐咕勐》记载,1441年王骥一征孟卯时的都城是“虎尾城”(ᥓᥥ ᥞᥣᥒᥴ ᥔᥫᥴ),位于今瑞丽市区以东棒蚌村的广贺罕山丘,战争中被明军烧毁。

孟卯的城镇没有城墙和护城河,只是编木立寨,贵族百姓都住在竹楼中。

缅甸木姐西南的姐南是者阑故城的所在地,姐南村的四周被壕沟环绕,护城壕深6-9米,宽4-5米,不过大多已塌陷。19世纪末,英国人曾考察绘制一张者阑王城地图,按地图所绘,者阑城南北长约1,833.4米,东西宽约1,154.4米,周长4.75千米,总面积1.4平方千米。当地人曾挖出一只钵头大小的铜铃,推测为悬挂在王室象脖上的铃铛。

瑞丽市区以东棒蚌村的广贺罕山丘是王骥一征孟卯时的都城,广贺罕意为“国王的山坡”,至今当地傣族仍会在广贺罕祭祀三位“勐神”:召贺罕(思可法)、召三弄(混三弄)、贺闷(麓川之役战死的万千将士)。1989年,瑞丽县政府将广贺罕城址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曾在遗址土层中发现有人工建筑的痕迹,采集到明朝时期的瓦片。2010年,瑞丽景成集团在广贺罕山丘建设“傣王宫”遗址公园,遗址已因修路而被毁。

陇川城子东南4千米近引村附近章城公路东侧山丘上有一座古城遗址,南北长、东西窄,现存有东城墙1,550米,系红壤土筑城,有五座城门遗迹,另有土堆高台、水池(传为洗象池),出土有砖瓦、石柱础、土陶器、铜镞、铜铃等物,建筑及文物与云南内地城镇有明显区别,时代推测为元明时期。有观点认为该古城是孟卯的王都,由思任法建立,反对者则认为该城系陇川土司多歪闷在万历年间建立的城池。

孟卯的君主称为“召”(也作“诏”、“昭”),傣文写作“ᥓᥝᥲ”,也称“召法”(ᥓᥝᥲ ᥜᥣᥳ),意为“上天之主”。君主之下为“叨孟”,负责总领政事、兼管军民,“叨孟”也称为“陶孟”(ᥗᥣᥝᥳ ᥛᥫᥒᥰ),即后世傣族土司中的官职“召勐”(ᥓᥝᥲ ᥛᥫᥒᥰ)。陶孟以下的官职有昭录(ᥓᥝᥲ ᥘᥧᥰ)、昭纲(ᥓᥝᥲ ᥐᥣᥒᥰ)、昭伯(ᥓᥝᥲ ᥙᥣᥐᥱ)、昭斯(ᥓᥝᥲ ᥔᥤᥙᥴ)、昭准(ᥓᥝᥲ ᥓᥧᥛᥲ)等,昭录能统帅万人,昭纲领千人,昭伯领百人,昭斯五十人,昭准仅十人。如遇战事征调兵马,另设官职“昭录令”与陶孟一起统军前行。大小官员,均分给土地,征收徭役。

孟卯君主实行封建领主制,每征服一地,就执行裂土分封,如思可法任命召傣盖为孟密的“召”,管理孟密,每年向孟卯纳贡;任命刀干孟为木邦勐独的“召”;令大闷法管理林马甸寨(镇康)。思伦法任命汉煖为孟令(孟定)昭录,后又改管木邦;任命刀算党为孟波(威远)昭录;刀景发原为孟定昭纲,思伦法将之提拔为湾甸陶孟。

1276年,元朝设置“麓川路”、“平缅路”;1330年2月,麓川土官进贡方物,元朝于同年9月设置“麓川路军民总管府”。1355年,思可法向元朝称臣,元廷设置“平缅宣慰司”。1382年,明朝拟定了将在云南地区设置的政区名号,明朝先于2月表示要设置“平缅宣慰使司”,同年3月又称设置“麓川府”、“平缅府”,由于没有实际控制,计划事宜空有其文(见归附明朝章节)。1384年8月,思伦法归附后,明朝设置“平缅军民宣慰使司”,同月,可能在孟卯的要求下,改为“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1441年,第一次麓川之役中,明军缴获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的虎符印信。1444年,废除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在麓川故地设置陇川宣抚司。

《百夷传》记载的百夷(傣族)分为“大百夷”和“小百夷”,“大百夷”清朝称“汉摆夷”,现称“傣那”;“小百夷”清朝称“水摆夷”,现称“傣仂”。孟卯境内大、小百夷皆有,以大百夷为主。除傣族外,还有阿昌(阿昌族和景颇族载瓦人)、蒲蛮(德昂族和布朗族)、哈剌、古刺、哈杜(均指佤族)、结些(景颇族)等民族。

孟卯地多平川沃土,每甸(山间盆地)都有上万户人家,贸易场所称“街子”。流通的货币以银为主,铸成半卵形的银元,也有用铜交易。每年秋季,官府派员到地方收取赋税,计房屋的数量征收,大屋征银一到三两,小屋最多征一两。《百夷传》称“官无仓庾,民无税粮”,江应樑认为,按后世的傣族土司赋税来看,孟卯应有相当重的税粮(征收出产的粮食),《百夷传》所言可能并非实情。

元明时期,孟卯地处云南腹地至缅甸的交通要道上,从大理出发,经永昌、腾冲,在南甸分两路,一路自干崖走水路至江头城,另一路即经孟卯走陆路至江头城,后可南下抵马来城、蒲甘城等地。元缅战争时,元军正是通过这条两条线路进入缅甸,并在沿线设立了驿站。平定刀干孟之乱后,孟卯的局势进入相对稳定的时期,明朝在永昌以西推进驿道的设置,于1427年在麓川平缅宣慰司境内设置大店驿,孟卯土官刀捧怯为驿丞,1433年,又设戛赖驿,紧邻麓川的原孟卯故地(干崖、潞江、腾冲等)也设置了多个驿站。麓川之役时,永昌以西的各驿站又相继革除。孟卯也有自己的情报传递系统,《百夷传》描述“公事虽千里远,报在顷刻”。

孟卯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由于君主是傣族,各民族效仿其俗,通用傣语。元朝时孟卯傣族还没有文字系统,明朝时期,傣那文形成,但尚未广泛使用。汉文和缅文在孟卯都不通行,民间遇事则刻木为记。

传说中,召武定的父亲修建了姐勒金塔,不过“召武定”只是民间传说故事,并非信史。上座部佛教传入德宏傣族地区的时间,学术界尚无定论,多数学者认为传入的时间为13世纪,也有观点认为是11世纪。明朝时期,孟卯的统治阶级已经信仰佛教,而民间尚不流行,《百夷传》也说,“不奉佛,亦无僧道”。在系统宗教流行前,孟卯各民族信仰原始宗教。

孟卯统治阶层生活奢靡,衣着靓丽,即使小官也佩金银“花披”等饰品,头戴笋皮做的帽子,顶端饰有金珠。贵族出行乘象,鞍有交椅,上设锦障盖,下悬铜响铃,象身上用数十面银镜和银钉以绳子连接作装饰,一名象奴坐在鞍后驾驭大象。遇到身份高贵的人,需在路旁让其先行,相见要合掌而拜,对年长的人还需跪拜。陶孟以下的小官觐见其主,需二步一拜,以膝前行,退亦如之。宴会中,尊者上座,其他人则按高低贵贱分列其下,先上茶水、蒌叶和槟榔,然后吃饭、再饮酒,喜食凉菜、饮凉酒。酒水和食物都要先祭拜、再进食,吃饭不用筷子,用手抓食。每位宾客身边跪有一名仆从,手持水瓶供客人净口和盥洗,吃饭前后需漱口、洗手。酒酣时作乐,有中原、车里、缅甸三种风格的乐曲,乐器有琵琶、胡琴、等笛、响盏、笙、阮、排箫、箜篌、铜铙、铜鼓、响板、象脚鼓等。

民间男子穿宽袖长衫,下摆没有裙袴,需要把头发剃光,不能蓄发,流行在小腿上纹身。女子穿窄袖衫、筒裙(英语:Sinh (clothing)),将头发盘于后。民间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但在婚嫁上不在意处女,也不分宗族。青年男女恋爱,女子跟至夫家,婆婆为其洗脚,然后留宿五六天,送回娘家,再请媒人说媒,置办彩礼迎娶。官员酋长有妻子数十、婢女百余,无妻妾之分,也不会因此妒忌。无论男女都在河中洗澡,也无羞耻之感。生活用品做工粗糙,民间使用陶器,无水桶、木甑、水盆之类,只有君主用得上金银玻璃等物,酋长官员也能使用金银酒器。父母寿终后,由妇人在遗体前祭拜,远亲近邻相聚饮酒作乐,谓之“娱尸”,数日后下葬,以生前所用的物品陪葬。

孟卯拥有较为强大的军事力量,1385年攻打景东时发兵十余万,1388年攻打定边时发兵三十万(三十万为虚数,实际应为十五万),1441年麓川之役中,仅战死士兵就有十三万。平民百姓没有军民之分,平时为民,战时为兵,每三五人中需有一人从军,其他人负担从征者的开销用度。这种模式下的军队缺乏训练,因此能堪一战者数量不多,行军时队伍松散,出征五六万,有战力者只有二万。孟卯士兵内裹皮革里衬,外披铜铁甲,使用长枪、弩作为武器,不擅长弓箭。象军是孟卯较有优势的武装力量,但是象军在火器面前也暴露出弊端,定边之役中,孟卯战象听到明军枪炮声,受惊乱跑,明军用火铳和神机箭对孟卯象阵进行三次轮射,就能击退战象的进攻。思伦法在位时期,重视发展火器,重用懂得制造火器的金齿明军逃卒。

孟卯与中国中央王朝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有时恭顺臣服,又多次与中央王朝发生对抗,乃至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即使数次征讨失败,元朝也未放弃对其行使行政管辖权,最终思可法向元廷称臣,接受册封,孟卯依然是云南行省下辖的一个土司。明朝与孟卯的交往密切,1389年至1434年间,明廷遣使赴孟卯的事件,见于史书记载就有25次,孟卯遣使朝贡则更为频繁。思任法与各土司及明朝的战争意在恢复昔日故地,战争期间仍然派出使节进京朝贡,请求明朝罢征,尊重明朝的宗主地位。

思可法时代的孟卯势力强大,传说暹罗、八百、老挝、车里等国均向孟卯纳贡,方国瑜、江应樑等学者认为思可法只是在其击败元军后声势极盛时派使臣联络这些地区,与邻近的傣族政权建立了联盟关系,尚没有到纳贡的地步。“析麓川地”后,从孟卯分离出来的傣族土司政权,如木邦、孟养等,常与孟卯发生争执,互相攻伐。明麓战争时期,明朝拉拢车里、元江等傣族土司,一起攻打孟卯。麓川之役中,木邦、车里、大侯土兵是明军的重要组成,在对孟卯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

阿萨姆傣族阿洪姆人是从德宏地区迁徙过去的傣族后裔,德宏与阿萨姆史籍中均有讲述孟卯和阿洪姆相关联的传说故事。德宏史籍《勐果占璧简史》记载,1318年,思可法派遣胞弟混三弄(三隆法)率军西征勐卫萨丽,勐卫萨丽战败议和,议定向孟卯三年一贡,勐卫萨丽即今印度阿萨姆。

阿洪姆人《菩愣记》记载的故事,又与德宏傣族史籍和中国史籍差异颇大。《菩愣记》称,率领傣族西征的人是孟卯王子苏卡法,苏卡法是孟卯君主召傣蚌的外孙,召傣蚌之后的孟卯君主是帕苗蚌(Pameoplung),因帕苗蚌无嗣,外甥苏卡法有望继承王位,不料十八年后帕苗蚌王后诞下一子,苏卡法没能继承王位,于1215年出走,抵达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建起阿洪姆王国。《菩愣记》中帕苗蚌的孩子,正是孟卯传奇君主思可法。苏卡法建国后,阿洪姆王国会派使臣前往孟卯,表示对孟卯的忠诚,孟卯也把阿洪姆当作属国,这种从属关系一直到阿洪姆第四任国王苏汉法时代才不再见于记载。

此外,在与阿萨姆相邻的曼尼普尔地区,《曼尼普尔诸王编年史(英语:Cheitharol Kumbaba)》中也记载有三隆法西征阿萨姆的故事,还称三隆法在曼尼普尔地区也停留了很长时间。

早在孟卯传说时代、缅甸蒲甘王朝时期,缅甸君主阿奴律陀曾迎娶孟卯君主混顿的女儿为妃。1389年,思伦法以公主信弥奴向缅甸阿瓦王朝君主明基苏瓦绍盖联姻,以示亲睦,明基苏瓦绍盖将其许配给明康王子。除了友好联姻之外,孟卯与缅甸之间也常常相互攻伐,元朝时期,思可法曾南下攻破实皆王国与彬牙王国都城,间接导致二国灭亡。1395年,就在联姻后第六年,思伦法南下攻打缅甸。王骥第一次征讨孟卯,思任法战败后逃到缅甸境内,1445年,缅甸将思任法移交明朝;王骥第三次征讨孟卯,思机法战败后也被缅甸抓获,缅甸于1454年将思机法移交明朝,退居孟养的思氏后裔与缅甸自此“世为血仇”。1526年,孟养思伦南下灭亡阿瓦王朝,并将长子莽卜信(英语:Thohanbwa)推上阿瓦君位;阿瓦后裔建起东吁王朝,又在1604年北上灭亡孟养。

孟卯传说及历史上的君主世系与继承非常混乱,在不同版本的孟卯编年史中有截然不同的说法。云南省发掘整理出的傣族文献所列的孟卯君主,虽然早期多有缺漏,不过思可法及其继承者的人名与事迹在《百夷传》、《明史》等中国史籍中均有记载。

灰色背景 表示传说中的君主,《兴威编年史(英语:Hsenwi Yazawin)》译名仅供参考。

英国探险家内伊·埃里亚斯(英语:Ney Elias)于1875年到访上缅甸的曼德勒,他在曼德勒收集整理了关于缅北掸族地区的文献材料,编成《上缅甸及云南西部掸族历史概述》一书,记载了完整的孟卯君主继承表,但与云南傣族文献及中国史籍记载差异颇大。

相关

  • 亨利·莫莱森亨利·古斯塔夫·莫莱森(英语:Henry Gustav Molaison,1926年2月26日-2008年12月2日),在医学界以 H.M.知名。他是一位美国籍的记忆障碍(英语:memory disorder)患者,原因是因为他曾罹患
  • 安娜·肯德里克安娜·库克·肯德里克(英语:Anna Cooke Kendrick,1985年8月9日-),是一名美国演员及歌手,她从童年开始她的演艺生涯,曾参演《在云端》等卖座电影,并凭后者而获奥斯卡、金球奖及BAFTA等
  • WWE 冠军WWE 冠军(英语:WWE Championship),是隶属于世界摔角娱乐的一冠军项目。WWE世界冠军于1963年成立于世界摔角娱乐最早的前身,也就是当时的世界广泛摔角联盟(WWWF)。WWE世界冠军是世界
  • 亚历山大一世 (南斯拉夫)亚历山大一世·卡拉乔尔杰维奇(Александар I Карађорђевић,1888年12月17日-1934年10月9日)是南斯拉夫王国的首任国王(1921年—1934年在位)。亚历山大是塞尔
  • 和颂传媒和颂传媒(英语:Hesong Entertainment),全称北京和颂文化经纪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艺人经纪为核心的传媒公司。2019年3月4日,该公司是由李冰冰、李雪、唐雪薇、张天龙、尉迟辅航在2010
  • H·L·梅勒什赫伯特·路易斯·梅勒什(Herbert Lewis Mellersh,1869年-1947年12月11日),是一名已故英格兰男子羽毛球运动员。H·L·梅勒什在1900年与F·S·柯里尔搭档赢得了全英羽毛球锦标赛男
  • 阿约提亚阿约提亚(印地语:अयोध्या,转写:Ayodhya) 为印度古城,位于北方邦法扎巴德县境内。阿约提亚城地处萨拉育河右岸、新德里以东555公里。被认为是印度教神祇罗摩的出生地。阿约
  • 杨彬 (1931年)杨彬(1931年-),男,浙江吴兴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浙江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副主任。
  • 秦岚秦岚(1979年7月17日-),中国大陆女演员,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现居北京。1999年参加第六届首艺杯全国推新人大赛获广告模特组全国十佳金奖,同年主演电视剧《推新人的故事》正式出道。2003年在《还珠格格3》演出陈知画一角而打开知名度,过去还曾被琼瑶誉为“天上一颗星,人间一滴泪”。2007年在《又见一帘幽梦》中饰演汪绿萍引发更多关注。2018年在《延禧攻略》中饰演富察皇后,角色深受喜爱再度翻红,被封为“最美皇后”。秦岚亦是唯一受邀第57届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的亚洲女演员。秦岚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沈
  • 献哀王后献哀王后(韩语:헌애왕후;964年-1029年),皇甫氏,是高丽的第五代君主景宗的第三王妃,亦是第七代君主穆宗的生母。献哀王后是王旭(后追崇为戴宗)之女,为宣义王后柳氏所生。与妹妹献贞王后同嫁景宗,分别为第三王妃和第四王妃。献哀王后与景宗生下了穆宗。根据《高丽史》记载,献哀王后的外族金致阳“性奸巧,阴能关轮”,祝发出入献哀王后居住的千秋宫,多有丑闻传出。成宗将金致阳杖配远地。穆宗即位后,献哀王后以母后的身份摄政,称千秋太后(韩语:천추태후)。召金致阳归,授阁门通事舍人。不数年贵宠无比,百官皆出其手,党羽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