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英荷战争

✍ dations ◷ 2025-04-25 05:14:16 #第二次英荷战争
第二次英荷战争(荷兰语:Tweede Engels-Nederlandse Oorlog;英语:Second Anglo-Dutch War,1665年-1667年)是四次英荷战争中的第二次,是英格兰王国以及荷兰共和国爆发的海战,战争的起因是贸易问题。最终荷兰海军给英国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战争以荷兰的胜利告终。双方最终签订《布雷达和约》。英国在第一次英荷战争取胜后,迫使荷兰承认《航海条例》的合法性。该条例对外国海运进行了诸多限制,严重阻碍了荷兰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打破荷兰人的海上垄断,英国凭借强大的海军力量,强行占领了荷兰在北美建立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今纽约)。这一军事行为引起了荷兰的不满,双方再度爆发战争。英国皇家海军在战争初期占据优势,但是没有将优势转化为胜利。双方很快就陷入拉锯战。在战局胶着之时,荷兰与法国和葡萄牙结成了联盟。1666年4月至1667年2月,法军攻占英国西印度群岛的三个殖民据点。1667年6月,荷兰海军趁英军不备,突袭麦德威(英国地名),击沉并俘获英国战舰多艘。此外,英国在沿海地区的主要城市被荷兰大炮摧毁,首都伦敦也遭到炮击。英国被迫与荷兰进行和谈。同年7月31日,双方签订了《布雷达和约》,标志着战争的结束该和约对领土和殖民贸易作出了一些调整,主要内容如下:在领土方面,英荷双方得失大致相当,但由于英国放宽了《航海条例》,实际上承认了战争的失败。第二次英荷战争使殖民贸易的天平再度向荷兰倾斜。战后英国人民将此次失败视为奇耻大辱,准备向荷兰人复仇,这很大程度上促成了下一次战争的爆发。而荷兰则商业重新迅速发展。表面上,荷兰获得了巨大利益,但这也使荷兰进一步承认了《航海条例》的合法性并自觉遵守。由于英国尚处于资产阶级革命之中,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所以荷兰的军事实力很快就被英国超过并在下一次战争中落败,商业最终衰落。荷兰能够取得胜利有如下主要因素:

相关

  • 细胞器细胞器(英语:organelle,或称胞器)是细胞的一部分, 是细胞中通过生物膜与细胞中其他部分分隔开来的、功能上独立的亚细胞结构,与细胞质基质和细胞骨架统称为“细胞质”。细胞器可依
  • 历年逝世人物列表这是一个选择年份的列表,在这里你可以查看任何一年逝世的知名人士。
  • 神经胶质瘤神经胶质瘤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肿瘤疾病,源自神经胶质细胞的病变。神经胶质瘤通常出现于脑部(称为脑神经胶质瘤),但也有可能出现于其他神经,如视觉神经。
  • 放射性元素放射性或辐射性是指某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从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而衰变形成另一种同位素(衰变产物),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衰变时放出的能量
  • 爱尔兰爱尔兰国家图书馆(英语:National Library of Ireland,爱尔兰语:Leabharlann Náisiúnta na hÉireann)是爱尔兰的国家图书馆,位于都柏林基尔代尔街,毗邻伦斯特府和爱尔兰国家博物
  • 肌腱炎肌腱病变(英语:Tendinopathy),又称肌腱炎(英语:Tendinitis)或肌腱退化(英语:Tendinosis),是一种肌腱的疾患,可造成疼痛、局部肿胀、与功能障碍。典型的疼痛会随着肢体动作而变得明显。好
  • 恩斯特·克拉德尼恩斯特·弗洛伦斯·弗里德里希·克拉德尼(德语:Ernst Florens Friedrich Chladni,1756年11月30日-1827年4月3日),德国物理学家、音乐家。主要贡献包括振动板研究、不同气体中音速
  • 波士顿圆形瓶波士顿圆形瓶大多指瓶口小,瓶身以及瓶底大的化学器皿,用于溶剂、化学品或者样品储存,III型钠钙玻璃,可带盖或不带盖,盖子种类各有不同,常见的例如:黑酚醛树脂盖,白色聚丙烯盖。而瓶
  • 周礼四配颜回 · 孟子 · 曾参 · 孔伋日本藤原惺窝 · 林罗山 · 室鸠巢新井白石 · 雨森芳洲朝鲜薛聪 · 权近 · 吉再 · 安珦 · 李穑李滉 · 王仁 · 李齐贤 
  • 亨利·马蒂斯亨利·爱弥儿·班诺马·马蒂斯(法语:Henri Émile Benoît Matisse,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