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马萨里克

✍ dations ◷ 2025-11-24 00:36:50 #1850年出生,1937年逝世,捷克斯洛伐克总统,马萨里克大学,维也纳大学校友,布拉格查理大学教师,欧洲纸币上的人物,卡洛斯三世大十字勋章持有人,捷克斯洛伐克军

托马斯·加里格·马萨里克(捷克语:Tomáš Garrigue Masaryk,1850年3月7日-1937年9月14日)捷克斯洛伐克首任总统(1918年-1935年)。因他在争取独立中所起的作用,同爱德华·贝奈斯和米兰·雷斯提斯拉夫·什特凡尼克(英语:Milan Rastislav Štefánik)一起,被称作捷克斯洛伐克开国三元勋,但只有他被称为“祖国之父”。

马萨里克生于摩拉维亚的霍多宁,毕业于维也纳大学,获博士学位。1882年任查理大学哲学教授,创办《雅典文艺》、《时代》等刊物,抨击奥匈帝国的专制和民族压迫。多次被选为奥地利帝国议会议员。


马萨里克生于南摩拉维亚一个叫Čejkovice的小镇,之后搬到布尔诺求学。马萨里克生于一个斯洛伐克的贫户,父亲为贵族家中的车伕,母亲为受过德国教育的斯洛伐克人。1900年创建捷克人民党 (1905年改名捷克进步党)。早年定居在布拉格且出任奥地利与波希米亚议员,在国回时也肩负新闻记者的工作,同时游历过德国、美国、美国、俄国、意大利与巴尔干半岛等地,如1902年他曾到芝加哥大学演讲过。

  1914年12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与女儿奥尔加(Olga)流亡国外,途经意大利罗马(1914年12月~1915年1月)、瑞士日内瓦(1915年1月~9月)、法国巴黎与英国伦敦(1915年1月~1917年4月)等地组织反奥活动。在日内瓦,因为情报传递问题,女儿爱丽丝(Alice)被捕,儿子也在故乡被亡命之徒所杀害。1915年4月半前,马萨里克曾到巴黎与伦敦调解捷克侨界的纷争,并在伦敦搜集德国的情报且和俄罗斯帝国公使卞铿多夫(Benckendorff)伯爵会面。在英国时,马萨里克在国王学院(King College)担任斯拉夫学教授,并组织捷克侨民的反奥运动。在法国时,马萨里克则在1916年2月8日会见了法国总理阿里斯蒂德·白里安,在巴黎也会面其他政要。1916年在巴黎建立捷克斯洛伐克国民会议,任主席。

  俄国二月革命后,马萨里克为了捷克复国运动在1917年5月5日启程途经挪威卑尔根、瑞典斯德哥尔摩最终进入俄罗斯彼得格勒、莫斯科、基辅公开演讲、召集各界人士开会与发表论文。另外,他主张建立一支捷克人的军队,故他主张从俄国的战俘中组织一个捷克师团,马萨里克并不在意指挥者出身何族;再者,他主张这支军队应该调去法国,尽管该主张遭受反对,但在俄国革命后得到首肯,连同南斯拉夫人在内遣往法国需在三万人左右,这有一部分人将在法国工厂工作。俄国十月革命后,马萨里克先到莫斯科再转往基辅召开国民会议的分会,不过由于新的共产政权与同盟国签订《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媾和,马萨里克知晓在俄国已无所事,时值乌克兰宣布成为完全独立国家并取消与国民议会所订之条约,令其及早离开该国,故马萨里克设法取道罗马尼亚、西伯利亚与海参威赴法国;在罗马尼亚的雅西,他会见该国的政治家、军事领袖、法军宣传首脑与俄军司令;随后,因局势关系马萨里克决定加速返法,他返回莫斯科与共产政权交涉武装中立一事,被要求交出一部分军器即可通行西伯利亚铁路。

  1918年马萨里克离开俄国,原欲直赴美国却被迫改道满洲铁路,穿过韩半岛到釜山在该年4月1日抵达日本,该月8日会见美国大使莫理斯(R.S. Morris),他要求马萨里克提交备忘录讨论俄国与共产主义之状况以呈伍德罗·威尔逊,并建议协约国应该对共产政权有所作为;19日,马萨里克到横滨正巧有航班到加拿大,并在29日抵达维多利亚与温哥华后;隔日他便转往芝加哥,该地是除了布拉格外最大的捷克侨胞集居地、捷克的金融中心,接着他陆续到纽约、波士顿、巴尔的摩、克利夫兰、匹茨堡与华府等地;在匹茨堡时,他签订旅美捷克人和斯洛伐克间的协定,缓和后者对独立的主张并应许其享行政自治并自有议会与法庭;在华府时,马萨克里接近各党的议员,如:时任外交委员会主席的喜赤科克(Hitchcock)、参议员洛治(Lodge)和鲁特(Root)等,也拜访美国各界学者如:哈佛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等;在6月19日更与伍德罗·威尔逊总统会面,两人商讨哈布斯堡、但泽战后处理等问题;另外,他会见波兰、南斯拉夫与罗马尼亚等地的流亡人士,并与之在9月15日召开被奥匈帝国所压迫的民族大会。10月14日国民会议改组为临时政府,并暂时以巴黎为行政地点,马萨里克出任总统、国务总理与财政部长;次日,便获得法国的承认,11月13日得到希腊、28日得到比利时两国承认,11月14日布拉格当地宣布共和并推举马萨里克为总统。

马萨里克的座右铭为"Do not fear and do not steal",他是一个哲学家、理性主义者以及人道主义者。他在自传中表示无法苟同托尔斯泰的“无抵抗学说”,马萨里克认为:对于任何时、任何事的恶都应抵抗;之所以反对拖氏的理由是:真正人道之目的是应时时预备超脱强权,英雄事业及为名殉身的旧思想,而以仁爱的精神去做工作,就虽小事也尽力去做,强权与武力必须以刀剑向之反攻,以保护弱者而反对强权。对于共产主义,马萨里克认为在个人若缺乏自由的创造力,社会便不能得到政治与社会的常态;实际上,此等制度表现许多体格与智力天赋不平等的个性,社会上也不可能有两个人有平等地位或同样环境,政治上共产主义的中央集权特别严峻,但科学及其哲学相同,若无自由存在则科学和民主一样是不可能的。故他认为民主政体是美满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只是片面无法成为一套完备的制度,其仅能把个人创造力的机会等是与一部分人而非全体。马萨里克与Charlotte Garrigue于1878年结婚。他们相识于德国莱比锡,于1877年订婚。

相关

  • 印地文印地语(天城文:हिन्दी或हिंदी,拉丁字母转写:Hindī)又称印度语、印度文,是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中印度-雅利安语支下的一种语言。印地语以使用国家数量来算是世界排名
  • 高雄市立国际游泳池高雄市立国际游泳池,旧称高雄市立国际标准游泳池,位于高雄市苓雅区中正一路94巷1号,邻近中正运动场与中正技击馆,建成于1996年4月,观众容量3000人。该游泳池是举办游泳、跳水及水
  • 佛统佛统(泰语:นครปฐม,Nakhon Pathom)音译那坤巴统,是泰国南部的一座城市,佛统府首府。在曼谷以西58公里。附近盛产稻米、玉米、甘蔗、水果、花卉等,为农产品贸易中心,商业发达。
  • 侧颈龟亚目Pleuroderes - Duméril and Bibron,1834 Pleurodera - Lichtenstein,1856 Pleurodera - Cope,1864侧颈龟亚目(学名:Pleurodira)是龟鳖目的两个亚目之一,另一个是曲颈龟亚目。这两
  • 唑(Azole)在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中指五元环骨架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杂原子,其中至少一个是氮的杂环化合物。该名称源于Hantzsch-Widman杂环命名系统(英语:Hantzsch–Widman nomenclatur
  • 赫歇尔空间天文台赫歇尔空间天文台(英语:Herschel Space Observatory)是欧洲空间局的一颗空间天文卫星,已在2009年5月14日和普朗克卫星一起于位于法属圭亚那的空间中心由亚利安五号火箭发射升空,
  • 洛泰尔 (西法兰克国王)洛泰尔(法语:Lothaire de France,941年-986年3月2日)是西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的倒数第二位国王(954年—986年在位),西法兰克国王路易四世与王后萨克森的格尔贝格之子。他去世后不久
  • 东京海上控股东京海上控股(日语:東京海上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とうきょうかいじょうホールディングス,英语:Tokio Marine Holdings, Inc.。东证1部:8766,Pink Sheets: TKOMY)是所属于三菱
  • 布鲁斯·卡明斯布鲁斯·卡明斯(Bruce Cumings)(1943年9月5日-)是一名美国东亚研究者、历史学家,专门研究朝鲜半岛、当代国际关系。曾经担任芝加哥大学历史系主任。他以Vol. 1获得费正清奖。出生
  • 金秀贤 (作家)金秀贤(韩语:김수현,1943年1月27日-),大韩民国电视知名女编剧,虽年过七旬仍笔耕不辍。1990年代多部作品在韩国创下超过50%的收视率,是在韩国电视界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以《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