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布策

✍ dations ◷ 2025-05-20 00:29:26 #Articles having different image on Wikidata and Wikipedia,1491年出生,1551年逝世,神学家,墓穴

马丁·布塞尔(德语:Martin Butzer,英语:Martin Bucer,又译马丁·比塞、马丁·布策,1491年-1551年),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新教神学家和改革家。

马丁·布塞尔出生于阿尔萨斯的塞勒斯塔,当时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帝国自由城市。他曾是道明会修士,因受马丁·路德影响欲改革维桑堡教会而被天主教会处以绝罚,被迫逃往斯特拉斯堡。1549年他被辗转英国,执教于剑桥大学讲授神学之前,参加过若干次宗教会议,试图调解慈运理与路德之间的争执,来促进德国与瑞士改革派教会的联合,几次在哈根诺、沃木斯和拉提斯本参加与罗马天主教和解的会议,可惜未成功。他死后,女王玛丽一世命令破坏其墓地,焚毁了他的尸体,然而,伊丽莎白一世后来又重修了他的坟墓。

布塞尔1491年生于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阿尔萨斯(当时德南,今法国),1508年正式加入道明会成为修士。曾在海德堡、美因茨 等地修读神学, 1518年布塞尔进入海德堡大学,受到同属道明会的阿奎那经院主义及当时人文主义的影响非常深。

在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风起云涌的世代,开始没多久各方意见就不是如此相同。就其中两位领袖,路德与慈运理(Huldrych Zwingli,1484-1531)年纪相仿,1520年代40岁上下的两人,已分别成为德国及瑞士的宗教改革运动领袖,却因着神学教义上的不同意见,产生几多的争辩。生于1491年的布塞尔,比两位前辈年轻7岁,却扮演和平之子得角色,致力调解路德与慈运理两人的歧见与纷争。1520年代中后期,路德与慈运理对于圣餐论各执一词,且两人渐趋极端。布塞尔自1529年开始居中协调,既要取得路德这位对手方领袖的首肯,更需要承担被己方同路人不信任的风险。虽然布塞尔一再奔走,但是努力却难有明显果效。然而,让人感到敬佩的是,即便是遇到了重重阻碍,布塞尔仍持续的尽其所能地使人和睦,虽然有时被批评过于妥协,没有确定的立论;但是,布塞尔寻求和睦的决心和努力却值得让人尊敬。

相关

  • 新石器革命新石器革命泛指在公元前一万年左右在不同地区同时出现的社会模式改变现象。它的基本内容人类族群从狩猎采集社会向农耕社会的转型。这一转型导致到了人类族群的定居,和在科学
  • 北方邦北方邦(印地语:उत्तर प्रदेश;拉丁字母转写:Uttar Pradesh)处于印度北部,和尼泊尔接壤,毗邻国内的北阿坎德邦、喜马偕尔邦、哈里亚纳邦、拉贾斯坦邦、中央邦以及比哈尔邦
  • 2003年 塔尔维肖第二十一届冬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2003年1月16日至1月26日在意大利的塔尔维肖举行。这是意大利第四次主办冬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主办国家/地区(意大利)
  • 查洛顿会议查洛顿会议(英语:Charlottetown Conference),是一个由多个英属北美殖民地的代表讨论组成邦联的会议。这次会议由1864年9月1日-9月9日于爱德华王子岛的查洛顿举行。英国希望减轻海
  • 哈里·K·达格利恩哈卢杜恩·克利科尔·“哈里”·达格利恩(Haroutune Krikor "Harry" Daghlian Jr.,1921年5月4日-1945年9月15日),美国物理学家,在曼哈顿计划中的一次临界质量实验中意外地辐射了他
  • 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维奇·谢尔比茨基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维奇·谢尔比茨基(俄语:Влади́мир Васи́льевич Щерби́цкий,1918年2月17日-1990年2月16日)乌克兰人,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乌克兰
  • 马塔兰马塔兰(印尼语:Kota Mataram),或称马打兰,是印尼西努沙登加拉省的首府,位于龙目岛的西部,隔着龙目海峡与巴厘岛相望。马塔兰共划分为6个行政区,由三个部分组成,从西向东分别为安潘楠,
  • 否定前提推得肯定结论否定前提推得肯定结论(affirmative conclusion from a negative premise)是一种形式谬误,是因三段论中有前提为否定,而结论为肯定,导致论证无效。例句:推理规则:例句分析结果:有效性
  • 心理-社会心理学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406 (消歧义)406是介于405与407之间的自然数,它也可能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