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布策

✍ dations ◷ 2025-07-20 23:31:37 #Articles having different image on Wikidata and Wikipedia,1491年出生,1551年逝世,神学家,墓穴

马丁·布塞尔(德语:Martin Butzer,英语:Martin Bucer,又译马丁·比塞、马丁·布策,1491年-1551年),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新教神学家和改革家。

马丁·布塞尔出生于阿尔萨斯的塞勒斯塔,当时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帝国自由城市。他曾是道明会修士,因受马丁·路德影响欲改革维桑堡教会而被天主教会处以绝罚,被迫逃往斯特拉斯堡。1549年他被辗转英国,执教于剑桥大学讲授神学之前,参加过若干次宗教会议,试图调解慈运理与路德之间的争执,来促进德国与瑞士改革派教会的联合,几次在哈根诺、沃木斯和拉提斯本参加与罗马天主教和解的会议,可惜未成功。他死后,女王玛丽一世命令破坏其墓地,焚毁了他的尸体,然而,伊丽莎白一世后来又重修了他的坟墓。

布塞尔1491年生于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阿尔萨斯(当时德南,今法国),1508年正式加入道明会成为修士。曾在海德堡、美因茨 等地修读神学, 1518年布塞尔进入海德堡大学,受到同属道明会的阿奎那经院主义及当时人文主义的影响非常深。

在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风起云涌的世代,开始没多久各方意见就不是如此相同。就其中两位领袖,路德与慈运理(Huldrych Zwingli,1484-1531)年纪相仿,1520年代40岁上下的两人,已分别成为德国及瑞士的宗教改革运动领袖,却因着神学教义上的不同意见,产生几多的争辩。生于1491年的布塞尔,比两位前辈年轻7岁,却扮演和平之子得角色,致力调解路德与慈运理两人的歧见与纷争。1520年代中后期,路德与慈运理对于圣餐论各执一词,且两人渐趋极端。布塞尔自1529年开始居中协调,既要取得路德这位对手方领袖的首肯,更需要承担被己方同路人不信任的风险。虽然布塞尔一再奔走,但是努力却难有明显果效。然而,让人感到敬佩的是,即便是遇到了重重阻碍,布塞尔仍持续的尽其所能地使人和睦,虽然有时被批评过于妥协,没有确定的立论;但是,布塞尔寻求和睦的决心和努力却值得让人尊敬。

相关

  • 右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是一种非苯二氮类的短期镇定慛眠剂,是一种有活性的佐匹克隆右旋异构物;是一种环吡咯酮类化合物(英语:cyclopyrrolones)。主要被用于治疗失眠,通常用在短期治疗,长期治疗
  • 快乐快乐是一种感受良好时的情绪反应,一种能表现出心理状态的情绪。而且常见的成因包括感到对健康、安全、爱情等之满足。快乐最常见的表达方式就是笑。通常我们认为达到快乐,是需
  • 莱比锡大学莱比锡大学(德语:Universität Leipzig)位于德国萨克森州的莱比锡,创立于1409年,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也是现今德国管辖地区内历史第二悠久的大学,仅次于海德堡大学(1386年),另两所
  • 孢粉学孢粉学是一门研究植物孢子和花粉的科学,研究范围包括现代植物和成为微体化石的古代植物的孢子和花粉。由于孢子和花粉个体微小,肉眼难以观察,所以孢粉学的研究始于显微镜发明之
  • 胸水胸膜腔(pleural cavity)为壁层胸膜和脏层胸膜之间反折包围的一对空腔,左右胸腔各有一个。脏层胸膜紧紧被覆于肺脏表面,而壁层胸膜则紧贴于胸壁(英语:thoracic wall)上。胸膜腔内含
  • 泰奥菲尔·戈蒂耶皮埃尔·儒尔·特奥菲尔·戈蒂埃(Pierre Jules Théophile Gautier,1811年8月30日-1872年10月23日),法国十九世纪重要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文艺批评家。他出生在法国南部小城
  • 高职高职可能是指:
  • 阿里不哥汗阿里不哥(蒙古语:.mw-parser-output .font-mong{font-family:"Menk Hawang Tig","Menk Qagan Tig","Menk Garqag Tig","Menk Har_a Tig","Menk Scnin Tig","Oyun Gurban Ulus
  • 宽频宽带(英语:Broadband)在基本电子和电子通信上,是描述电子线路能够同时处理较宽的频率范围。宽带是一种相对的描述方式,频带的范围愈大,也就是带宽愈高时,能够发送的数据也相对增加
  • 茹志鹃茹志鹃(1925年9月13日-1998年10月7日),笔名阿如、初旭,女,祖籍浙江绍兴,生于上海,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品有《高高的白杨树》、《百合花》、《静静的产院》等。丈夫王啸平是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