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布策

✍ dations ◷ 2025-09-05 02:02:57 #Articles having different image on Wikidata and Wikipedia,1491年出生,1551年逝世,神学家,墓穴

马丁·布塞尔(德语:Martin Butzer,英语:Martin Bucer,又译马丁·比塞、马丁·布策,1491年-1551年),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新教神学家和改革家。

马丁·布塞尔出生于阿尔萨斯的塞勒斯塔,当时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帝国自由城市。他曾是道明会修士,因受马丁·路德影响欲改革维桑堡教会而被天主教会处以绝罚,被迫逃往斯特拉斯堡。1549年他被辗转英国,执教于剑桥大学讲授神学之前,参加过若干次宗教会议,试图调解慈运理与路德之间的争执,来促进德国与瑞士改革派教会的联合,几次在哈根诺、沃木斯和拉提斯本参加与罗马天主教和解的会议,可惜未成功。他死后,女王玛丽一世命令破坏其墓地,焚毁了他的尸体,然而,伊丽莎白一世后来又重修了他的坟墓。

布塞尔1491年生于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阿尔萨斯(当时德南,今法国),1508年正式加入道明会成为修士。曾在海德堡、美因茨 等地修读神学, 1518年布塞尔进入海德堡大学,受到同属道明会的阿奎那经院主义及当时人文主义的影响非常深。

在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风起云涌的世代,开始没多久各方意见就不是如此相同。就其中两位领袖,路德与慈运理(Huldrych Zwingli,1484-1531)年纪相仿,1520年代40岁上下的两人,已分别成为德国及瑞士的宗教改革运动领袖,却因着神学教义上的不同意见,产生几多的争辩。生于1491年的布塞尔,比两位前辈年轻7岁,却扮演和平之子得角色,致力调解路德与慈运理两人的歧见与纷争。1520年代中后期,路德与慈运理对于圣餐论各执一词,且两人渐趋极端。布塞尔自1529年开始居中协调,既要取得路德这位对手方领袖的首肯,更需要承担被己方同路人不信任的风险。虽然布塞尔一再奔走,但是努力却难有明显果效。然而,让人感到敬佩的是,即便是遇到了重重阻碍,布塞尔仍持续的尽其所能地使人和睦,虽然有时被批评过于妥协,没有确定的立论;但是,布塞尔寻求和睦的决心和努力却值得让人尊敬。

相关

  • 乌醋黑醋或乌醋是酿造醋的一种,多以糯米配上新鲜蔬菜水果(如红萝卜、姜、洋葱)、香辛料、调味料酿制而成。台湾乌醋与日本乌醋源自英国伍斯特醋。著名的黑醋如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
  • 威斯乔斯艾瑞克·威斯乔斯,(Eric F. Wieschaus,1947年6月8日-),美国发育生物学家,199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出生于印第安纳南本德,圣母大学本科毕业,耶鲁大学博士。1978年开始在欧洲
  • 德堪多奥古斯丁·彼拉姆斯·德堪多(法语:Augustin Pyramus de Candolle或Augustin Pyrame de Candolle,1778年2月4日-1841年9月9日),瑞士植物学家,他首先提出了“自然战争”的概念,也因此
  • 引物酶引发酶(英语:primase,或译为引子酶,引物酶)是指在DNA复制的起始阶段合成单链RNA引物的RNA聚合酶,引物合成后,DNA聚合酶会沿着引物继续合成单链DNA(延伸),此后RNA引物片段会被外切酶5'
  • 机械翻译机器翻译(英语:Machine Translation,经常简写为MT,简称机译或机翻)属于计算语言学的范畴,其研究借由计算机程序将文字或演说从一种自然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自然语言。简单来说,机器翻
  • 管触须下纲见内文管触须下纲(学名:Canalipalpata),旧作管触须目,是环节动物多毛纲之下的一个分类元,下领31个科。管触须下纲的物种均没有牙或下颚,当中大部分均为滤食性动物。触肢有开槽,外有
  • 晓廷龙晓廷龙属(学名:Xiaotingia)是种小型有羽毛恐龙,可能属于近鸟龙科。化石发现于中国辽宁省西部,生存年代属于侏罗纪中期或晚期,目前只有一个种,郑氏晓廷龙(X. zhengi)。郑氏晓廷龙是最
  • 巴黎夏尔·戴高乐机场巴黎夏尔·戴高乐机场(法语:Aéroport Paris-Charles-de-Gaulle;IATA代码:CDG;ICAO代码:LFPG),中文通称巴黎戴高乐机场及戴高乐机场,为欧洲主要的航空中心,是法国主要的国际机场,也是法
  • 泉州府泉州府,明朝时设置的府,清朝沿用。府城东有洛阳桥。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泉州路改为泉州府,隶属福建行省,治所在晋江县(县城、府治属泉州市鲤城区),辖晋江、惠安、南安、同安、安溪、
  • 偷吻偷吻可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