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avaiev, 1935
Mann, 1919
Donisthorpe, 1937
Donisthorpe, 1937
Donisthorpe, 1938
Karavaiev, 1927
Donisthorpe, 1944
棘山蚁属()为山蚁亚科下的属,主要分布于旧世界。共 701 个现生物种及 1 个化石物种。该属还未被完整地整理过,因此包含很多习性迥异的物种,如织叶(如 )、游泳(如 )、土栖(如 )、树栖(如 )。
工蚁体长 5 - 10 毫米。具有复眼,无单眼。触角 12 节。触角着生处紧邻头楯后缘。有些物种中躯生有一个以上的棘,位于前胸背板、中胸背板或前伸腹节上。腹柄节生有棘或齿。第一腹垂节背板发达,从背面观其长度长于其他腹垂节背板总和。腹垂节尖端有开口可用于释放蚁酸,开口周围没有毛。
棘山蚁筑巢习性多样,地栖、土栖、树栖都有。有些物种会利用幼虫的丝筑巢,这种行为类似织叶蚁属。
棘山蚁没有螫针,但他们有酸孔可以释放蚁酸,攻击时会先用大颚咬住敌人再释放蚁酸。棘山蚁没有后胸侧板腺,它们可能是用蚁酸来抵抗微生物,当无法使用蚁酸时,棘山蚁比较会受到微生物感染。有些物种行社会性寄生,如 栖息于朝鲜半岛、中国和东北亚,于 9 月底至 12 月底婚飞,具体时间依气候而异。婚飞后蚁后会脱掉翅膀并寻找宿主,宿主通常为日本巨山蚁,但在朝鲜半岛主要宿主为 韩国的蚂蚁饲养者说 也会接受日本山蚁和 作为宿主。找到宿主后, 会攻击小工蚁并“复制”费洛蒙,重复好几次后, 会潜入宿主的巢穴并进入蚁后所在的巢腔,它会咬住蚁后的后颈并吸取蚁后的血体液,还有“复制”费洛蒙,最后咬断宿主蚁后的脖子,整个过程需时 2 - 4 天,有时候可持续超过两个礼拜。 寄生的过程和其他行社会寄生的物种大同小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