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尔布雷克特·恩格尔布雷克特松

✍ dations ◷ 2025-09-13 11:54:51 #恩格尔布雷克特·恩格尔布雷克特松

恩格尔布雷克特·恩格尔布雷克特松(瑞典语:Engelbrekt Engelbrektsson,1390年代—1436年5月4日)是一位瑞典政治家,瑞典国家执政(1435年1月13日-1435年10月14日)。曾领导恩格尔布雷克特叛乱对抗国王埃里克十三世。

恩格尔布雷克特是一名来自达拉纳的矿工,他的家族来自德意志,约于1360年代移民过来瑞典。

恩格尔布雷克特因为不满丹麦地方执行官的许多罪行及重税,而于1434年与其他矿工及农民由他的住区开始发动叛乱对抗国王埃里克十三世。恩格尔布雷克特在韦斯特罗斯(Västerås)对抗国王的执行官,该执行官被指责矿工在他的统治下遭受苦难。叛乱发展成为一个巨大力量横扫全国。

恩格尔布雷克特于1435年1月13日在阿尔博加会议上当选成为国家执政。这次会议被认为是首次的瑞典国会会议(Riksdag)。1435年10月14日,波埃里克十三世曾短暂复位为王,但是很快又因为失去支持而于1436年1月11日被废黜。同年2月起,恩格尔布雷克特与卡尔·克努特松·邦代共同执政。因为恩格尔布雷克特不能抗拒想利用叛乱的瑞典贵族而被迫退居幕后。瑞典贵族和神职人员决定支持尔·克努特松·邦代让他在1436年4月27日取代恩格尔布雷克特成为国家执政。

1436年5月4日,恩格尔布雷克特被居住在约克斯霍尔姆(Göksholm)城堡附近的贵族芒努斯·本特松(瑞典语:Magnus Bengtsson (Natt och Dag))在耶尔马伦湖的恩格尔布雷克特岛(Engelbrektsholmen)上暗杀。恩格尔布雷克特被埋葬在的厄勒布鲁教堂。蒙斯·本格特松是瑞典传统省份内尔彻的骑士和首席法官,是古老瑞典贵族Natt och Dag家族成员,这个家族来自东约特兰,属于瑞典高级贵族。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恩格尔布雷克特成为一个国家民族英雄,被描绘为公众的保护者和卡尔马联盟的对抗者。他带领的叛乱被看作是瑞典国家民族觉醒的开始,这将带来下个世纪国王古斯塔夫·瓦萨(于1523年-1560年在位)战胜卡尔马联盟而独立的胜利。恩格尔布雷克特自己从来没有这样的想法,因为这想法在当时是不合时宜的;然而,他的叛乱为农民在瑞典政治上发出声言而这个权利在以后并没有失去。恩格尔布雷克特叛乱造成卡尔马联盟的统一受到侵蚀,导致丹麦军队从瑞典国土被驱逐出境。虽然后来丹麦的君主恢复了对瑞典的影响,但是这次叛乱已经为瑞典声称主权创造了先例。

相关

  • 话可以指:
  • 圣但尼圣但尼(法语:Saint-Denis)位于印度洋留尼汪岛,是法国海外大区留尼汪的首府。
  • 克吕尼修道院克吕尼修道院(法语:abbaye de Cluny),公元910年由阿基坦公爵虔诚者威廉在法国勃艮第索恩-卢瓦尔省克吕尼(英语:cluny)建立的天主教修道院。克吕尼修道院发起了天主教改革运动克吕尼
  • 过滤作用肾功能(Renal function)是描述肾脏状态及其在肾生理作用的角色。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肾丝球滤过率)描述了通过肾脏过滤流体之流速。肌酸酐清除率(Crea
  • 福拉尔贝格州坐标:47°14′37″N 9°53′38″E / 47.24361°N 9.89389°E / 47.24361; 9.89389福拉尔贝格州(德语:Bundesland von Vorarlberg)是奥地利最西面的州,西部处于博登湖和莱茵河之间
  • 麻贵麻贵(1538年-1616年),字崇秩,号西泉,明代大同府右卫(今山西右玉县)人。明朝的武将。回族。祖麻政,未仕。父麻禄,官大同总兵,有三子麻锦、麻富、麻贵。麻贵的军人生涯主要是在中国西部今
  • 圆的面积一个半径为 的圆的面积为 π r 2 {\displaystyle \pi r^{2}} 个全等的三角
  • 胡景通胡景通(1910年-1998年),陕西富平人,中国政治人物、军事人物,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原常务委员,陕西省政协原副主席,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 赛义德·本拉赫马赛义德·本拉赫马(阿拉伯语:سعيد بن رحمة‎,1995年8月10日-)是一名阿尔及利亚足球运动员,目前效力于英超俱乐部西汉姆及阿尔及利亚国家足球队,位置为边锋及前腰。宾华马在尼斯开始他的职业生涯,后来在他的早期职业生涯中被借用到昂热、阿雅克肖和查多鲁。在2018年夏季转会窗转会到布伦特福德后,他在英冠中崭露头角,他为此西伦敦俱乐部出场83场及射入27球后。在2021年借用形式加盟西汉姆,期后永久转会至此东伦敦俱乐部。宾华马在阿尔及利亚俱乐部NRB Bethioua作为一名边锋开始他的青年军生涯。
  • 王昶 (清朝)《清代学者像传》之《王昶像》王昶(1724年-1806年),字德甫,号述庵,又号兰泉。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清朝政治人物、学者。祖籍浙江兰溪,明季迁至朱家角定居。王昶早年广交海内诗人,与王鸣盛、吴泰来、钱大昕、赵升之、曹仁虎、王文莲并称“吴中七子”。乾隆十九年(1754年)进士,归入选班。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帝南巡,王昶获召试第一,授内阁中书。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爆发卢见曾案,卢见曾因受贿一万六千两被抄家,王昶转告纪昀,使卢家得以藏匿资财,仅抄出钱数十千,并无金银首饰。乾隆得知此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