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

✍ dations ◷ 2025-02-23 19:48:02 #1964年电影,1964年中国作品,1960年代中国黑白电影,谢铁骊电影,民国小说改编电影,北京电影制片厂电影,1920年代背景电影,浙江民国时期背景电影,中国

《早春二月》是一部中国电影,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1964年公演,改编自左翼作家柔石的小说《二月》,导演谢铁骊。作品描写的是1920年代一个中国江南小镇上的新旧思想的冲突。

小说《二月》创作于1929年底。作者本人如同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也在故乡为扶助贫苦孤儿得到教育而尽力,之后离开家乡投入左翼文化运动。

1920年代的一个春天,青年知识分子萧涧秋从上海来到浙东小镇芙蓉镇当小学教师,住在老友校长陶慕侃家中。校长的妹妹陶岚是一个有新思想敢做敢为的新女性。萧涧秋仰慕的一个革命烈士的遗孀文嫂也住在这个镇子上,文嫂的孩子采莲在萧涧秋的班上上学。萧涧秋和陶岚之间逐渐产生了爱情。但与此同时,萧涧秋决心要帮助文嫂,并认为唯一彻底帮助她的办法是和她结婚。镇上的人们对萧涧秋的言行不满,陶岚也为萧涧秋因为同情而背弃爱情而不悦。

当地思想陈腐的人编下一首打油诗:“芙蓉芙蓉二月开,一个教师外乡来。两眼炯炯如鹰目,内有一副好心裁。左手抱着小寡妇,右手还想折我梅。此人若不驱逐了,吾乡风化安在哉。”

最后,文嫂在舆论的压力下自尽。萧涧秋为这一切悲剧而惊醒,于是离开这个镇子,投身到革命洪流之中。在改编的电影中,陶岚愤然离开这里,去追随萧涧秋,追求新的生活。

1960年代初,中国的一些影片去苏联展播。苏联电影专家的意见是:要“含蓄”。在这个背景下,《早春二月》得以开拍。

电影上映后,遭到批判,当时《解放军报》批判这电影是一部散播资产阶级毒素的坏影片。文化大革命中,《早春二月》被因为有小资产阶级情调而被批判,从而获得了在全国57个城市作为“大毒草”被放映的机会。

相关

  • 黑色素细胞癌黑色素瘤,又称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从黑色素细胞发展而来的癌症,是皮肤癌中罕见的癌症。好发于皮肤但也可能出现在口腔、肠道或眼睛中。女性患者的黑色素瘤最常出现在腿,而男性患
  • 奥地利德语奥地利德语(德语:Österreichisches Deutsch),也叫奥地利标准德语(德语:Österreichisches Standarddeutsch),或奥地利高地德语(德语:Österreichisches Hochdeutsch),是标准德语的变种
  • font color=#ffffff青海/font青海省高等学校列表为中国大陆高等学校列表中的青海省部分。截至2017年5月31日,青海共有3所公立本科高校、1所民办本科高校、8所专科高校、2所成人高校。
  • 味美思酒味美思酒(英语:Vermouth,英国发音:/ˈvɜməθ/; 美国发音:/vərˈmuːθ/, ver-MOOTH),也称香艾酒、威末酒或苦艾酒(台湾),是一种使用各种干料调制的加强葡萄酒。最初于18世纪末和19
  • 艾德·欧布莱恩爱德华·约翰·欧布莱恩(英语:Edward John O'Brien,1968年4月15日-)是英国音乐家和另类摇滚乐团电台司令的吉他手。他擅长以效果器制造气氛声响。2010年,《滚石》杂志将欧布莱恩评
  • 塞波加公国塞波加公国(意大利语:Principato di Seborga)是一个位于意大利西北部利古利亚的小城镇塞波加的半独立的亲王国。国家元首是塞波加君主。邻近的边境是独立自主的摩纳哥。1963年2
  • 布赖特卢钦湖坐标:53°21′19″N 13°27′55″E / 53.355278°N 13.465278°E / 53.355278; 13.465278布赖特卢钦湖(德语:Breiter Luzin),是德国的湖泊,位于该国东北部,由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
  • 大弹涂鱼大弹涂鱼(学名:)为虾虎鱼科大弹涂鱼属的鱼类,俗名花跳(台湾话:.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Roboto,Lato,"Helvetica
  • 亨利·特罗亚亨利·特罗亚(法语:Henri Troyat,1911年11月1日-2007年3月2日),法国作家,生于俄国首都莫斯科,有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等血统。原名列夫·阿斯兰诺维奇·塔拉索夫(俄语:Лев Аслан
  • 黄诚秀黄诚秀(朝鲜文:황성수;英文: Hwang Song-Su;1987年7月10日-),朝鲜足球运动员,入选过朝鲜国家青年足球队及朝鲜国家足球队。曾经效力日本职业足球甲级联赛球会磐田喜悦、日本职业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