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

✍ dations ◷ 2025-10-21 10:30:49 #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

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葡萄牙语:Casas - Museu da Taipa),中文简称龙环葡韵。位于澳门氹仔海边马路。是以海边马路的五幢葡萄牙式住宅为主的博物馆,同样是澳门的热门旅游景点之一。

博物馆于1999年正式对外开放。现在,此住宅式博物馆是澳门重要的文物建筑与文化遗产,也是澳门八景之一。不少者结婚影集均以此取景。

在1847年,葡萄牙人向氹仔扩张,并于1910年完全控制路环。澳门葡萄牙政府在海岛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当时氹仔被澳葡政府不断兴建官方葡式建筑。而博物馆的五幢葡萄牙式建筑在1921年建成,当时五幢建筑作为澳门高级官员的官邸及一些澳门土生葡人家庭的住宅。直至八十年代,澳门旅游司(即今澳门旅游局)将五幢葡萄牙式建筑其重新修缮,包括维修外墙、整理窗户和门框等修缮工作。1992年,澳葡政府将其列入澳门文物名录“已评定之建筑群”类别,对该建筑群进行修复工作,及后改建为住宅式博物馆。并于1999年12月5日对外开放。

整个龙环葡韵景区包括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嘉模教堂、氹仔图书馆、氹仔市政花园和十字花园。博物馆前面在1998年前曾是一片红树林湿地,可以观赏到黑脸琵鹭、白鹭、灰鹭、翠鸟和鸳鸯等鸟类。而1987年无线电视民初剧集《名门》亦在此取景拍摄,龙环葡韵景区被评定为澳门八景之一。不过自兴建氹仔医院与对开填海后严重影响该区水域生态,红树林已全数枯毁,只能见到少量珍稀鸟类。

于2005年尾,氹仔图书馆改变用途,成了民事登记局氹仔分站为作婚姻注册处,而其外观仍保持原葡式建筑风格。而2004年在博物馆侧增设一小型露天广场,自2004年起在此举办除夕倒数(跨年)嘉年华活动。

另外,澳门文化局亦在2016年八月底为博物馆进行维护重整工程。

博物馆的五幢葡萄牙式住宅分别为是“葡韵生活馆”、“汇艺廊”、“创荟馆”、“风貌馆”及“迎宾馆”。

生活馆前称土生葡人之家,楼高两层。生活馆以展示土生葡人昔日的住宅及其家俱和装饰物,仿照当时土生葡人的生活场所。澳门土生葡人是指指在澳门土生土长,而以葡萄牙语作为第一语言,以葡萄牙文化作为本位文化及身份认同的人群。由于土生葡人大多信仰西方宗教,屋内亦摆设了一些有关其宗教的装饰物。

博物馆的开放时间为上午十时至下午七时,逢星期一休馆。

葡韵生活馆

葡韵生活馆的浴室

葡韵生活馆的饭厅

汇艺廊

创荟馆

风貌馆

迎宾馆

相关

  • 戈德曼方程戈德曼方程是用膜内外离子浓度来表示膜电位的方程,没有电流流动时的形式如下:其中:能斯特方程是戈德曼方程只涉及一种离子时的特殊情况。
  • 石维坚石维坚(1935年3月-),江苏淮安人,中国话剧、影视表演艺术家,中央实验话剧院一级演员,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原院长,中国电影金凤凰奖特别荣誉奖得主。
  • 肠浒苔肠浒苔(学名:),是绿藻植物浒苔属下的一个种。
  • 格奥尔基·亚历山德罗维奇大公格奥尔基·亚历山德罗维奇大公(俄语:,1871年5月9日-1899年7月10日),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第三子,尼古拉二世的弟弟。格奥尔基·亚历山德罗维奇是当时的皇储亚历山大与妻子玛丽亚·费
  • 包斯卡城堡包斯卡城堡(拉脱维亚语:Bauskas pils;德语:Schloss Bauske)是拉脱维亚的一个城堡遗迹建筑群,位于包斯卡。包斯卡城堡地处两座河流的汇合处,这里最初的城堡修建于1443年至1456年之间
  • 朱南英朱南英(?-?),字子醇,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军籍,明朝政治人物。浙江乡试第七十四名,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科会试第六十三名,登三甲第一百零九名进士。授刑部主事,升郎中。万历十六年,担任泉州
  • 德埃萨德埃萨(Deesa),是印度古吉拉特邦Banas Kantha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83340(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83340人,其中男性44018人,女性39322人;0—6岁人口12795人,其中男7202人,女5593人;识
  • 金恩忠金恩忠,北平市人,随北平杨德山习六合拳,朱冠朋习潭腿、殷德魁之徒习神打(三皇性功拳)。后自称家传少林拳法,复蒙少林寺方丈,妙兴大师之教导少林七十二艺。
  • 卡洛斯·安德雷斯·加西亚卡洛斯·安德雷斯·加西亚(Carlos Andrés García,1979年11月6日-),是一名乌拉圭职业足球运动员,曾效力于中国足球甲级联赛球队广东日之泉,司职中后卫。2013年2月,加西亚加盟中国足球甲级联赛球队广东日之泉。
  • 洪濬哲洪濬哲(1951年2月9日-),台湾运动员、政治人物,前篮球国手,曾当选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自球场退休后从政,曾任台北市议员,后代表中国国民党在台北市北区当选为第二届立法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