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日

✍ dations ◷ 2025-08-02 14:30:37 #戒日
戒日王朝(606-647年)又称曷利沙王朝(Harsha Empire),是印度历史上一个短但重要的王朝,由曷利沙伐弹那所建立,死后其大臣阿罗那顺篡位。阿罗那顺扣留唐朝使团,正使王玄策出奔吐蕃,请求讨伐天竺。松赞干布随即调兵1200人,又征调泥婆罗军队8000人借给王玄策。王玄策将阿罗那顺击败并将其俘虏,献于长安。帝国遂陷入分裂状态,北方诸邦变成吐蕃的附属国。笈多王朝被嚈哒人灭了后,嚈哒帝国又被萨珊波斯及突厥所灭,在六世纪末和七世纪初,北印度又呈分裂状态,各地诸侯割据,经过一段时间后,只剩下四个较强的王国,结成两个军事集团,其一是坦尼沙王国(萨他泥湿伐罗国)的普西亚布蒂王朝,它于六世纪初由原笈多王朝的纳罗伐弹所建,领土于阎牟那河及恒河流域,都于坦尼沙城,于光增王(586-606)统治时最强盛。另一王国是穆克里王国(羯若鞠阇国),于六世纪中叶由穆克里族伊桑那伐尔曼所建,领土于恒河中游,都于曲女城。第三个王国是高达王国(金耳国),于七世纪由笈多王朝封臣高达族设赏迦所建,领土于恒河三角洲地区,都于金耳城。第四个王国是摩腊婆王国,由笈多王朝旁支马尔瓦的提婆笈多所建,领土于中部昌巴尔河流域。四个王国中前二者与后二者形成两个敌对的军事集团。604年,坦尼沙国王国光增王派长子王增及次子喜增攻旁遮普一带之嚈哒人残余势力,当他们得知父王病重班师回朝时,父王已经仙逝,母后也殉葬。此时,高达国王设赏伽联合摩腊婆国王提婆笈多攻曲女城,穆克里国王伽罗诃伐摩战败被杀,城陷,王妃曷逻阇室利(坦尼沙公主)被提婆笈多囚于城内,联军亦已迫近坦尼沙城。605年,坦尼沙国王长子王增毅然即位为王,亲兵征曲女城,迎击提婆笈多,本国由次子喜增守卫,虽然成功击败提婆笈多之军队,解放曲女城,但王增却被设赏伽所杀,坦尼沙军队退回本国。606年,喜增在大臣婆尼拥护下即位,是为戒日王。即位后,立时再赴曲女城迎战联军。途中与高达国北方宿敌迦摩缕波国王拘摩罗结盟,前后夹击高达国。提婆笈多提前释放曷逻阇室利,戒日王亦顺利将联军逐出曲女城。曲女城收复后,穆克里国由曷逻阇室利统治,实则形成了两国的联邦。六年内先后剿灭北印度诸国。612年,穆克里国的贵族和群臣请求下,戒日王继承曲女城的王位,两国合并形成戒日帝国,定都曲女城,北印度政治重心由华氏城西移至曲女城。戒日王朝建立后,戒日王继续北伐、东征西讨,又在往后数年企图征服南印度,完成次大陆统一霸业,但受到南印度遮娄其王朝的补罗稽舍二世击退,620-634年间,戒日王曾进军德干,在纳马尔达河与补罗稽舍二世守军相遇,戒日王战败回退北印度,南北两王朝故以纳尔马达河为界线。然而戒日王在东西征讨方面非常成功,高达国王设赏迦以孟加拉为根据地对抗戒日王东进,637年设赏迦去世,孟加拉地区归入戒日王统治。东北印度的迦摩缕波王国,早与戒日王结盟,并且承认戒日王在北印度的宗主权。643年,戒日王又征服康戈达地区,领土向东南发展。在西方,戒日王朝最远及古吉扑特及信德地区,戒日王征服摩腊婆国及西北的伐腊毗国,伐腊毗国国王常叡(常军王二世)迎娶戒日王之女,两国结盟。在其去世的647年,人口达到2150万人。戒日王朝实施封建制度,帝国境内有三十多个封建藩国,戒日王就是联盟的盟主。由于封建关系得到发展,各地封臣藩王不断扩张势力,帝国末期地方割据加剧,地方分权更为明显。647年,戒日王去世,其臣下阿罗那顺篡位。阿罗那顺扣押唐朝使团,正使王玄策出逃吐蕃。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闻讯,派出吐蕃军队1200人,又征调泥婆罗军队8000人借给王玄策。王玄策大破天竺军队,俘虏阿罗那顺,献俘长安。帝国随即瓦解,北印度重新分裂,北方诸邦变成吐蕃的附属国。印度的封建制度萌芽于笈多王朝,在戒日王朝时期被充分确立。印度土地本为国有,称“王田”,王田被划为四个部分,一为国用,以征田赋,充作祭祀、王室花费之用,二为封建,用来封赐大臣宰相,上至大臣,下至官员幕僚皆有不等的封邑,三赏高才,给知识分子肯定,四赏异道,赏给宗教团体.以求福德,故称福田,实际上是“教田”,由于帝王大量布施,令婆罗门教祭司、佛教寺院及印度教神庙都有大量土地,成为大土地所有者。戒日王曾对教俗大贵族大量封赐土地,根据已发现之631年戒日王赐地铜牌记载,原本施舍出来的土地是一个婆罗门僧侣以假铜牌所占有,这次分出来的土地由另外两个婆罗门僧侣瓜分,敕令中又说,这次土地施舍将土地上所获得村民的土地税,以及可征收收入的权利皆一并转移,又附有传子权,直至天长地久。这种世袭的封地制,令封建主自成一小王国,例如王舍城著名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受国王钦重,占地达百余邑,一邑基本上就是一条村,每邑一般就是二百户。正因如此村社农民转化为依附农民,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随着分封土地占有权的转移,同时转换主人,甚至需加强缴租及赋税,从而可得知封建经济不在于土地的多少,而在于土地上农民的多寡。随着奴隶制解体及封建制形成,种姓制度也有着一定的发展,四种姓中婆罗门及刹帝利两个高级种姓,仍然保持他们的统治阶级,他们从历代君主取得大量土地,并被土地上居民实行租税剥削及司法审判。戒日王本信婆罗门教的湿婆神,亦十分敬重佛教,而且容许人民拥有宗教的自由,因此当时的印度基本上保持宽容的宗教气氛。戒日王晚年皈依了佛教,亦扶值佛教在印度继续成长,封赏僧人土地,沿恒河两岸建造了数以千计佛塔,而著名的烂陀寺亦因此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玄装法师于公元631年来到印度学习佛法,得到了戒日王的大力支持,在公元642年于首都举行了无遮大会,5000多位大乘小乘佛教、婆罗门教的学者参加,玄装法师宣讲的佛教教义,在场无人能反驳。其后戒日王邀请玄装法师巡游印度各处宣说佛法,借此统一佛教教义, 排除纷争。

相关

  • 慢性疾病慢性病是一种持续或长期的健康状况或疾病。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的定义为持续超过三个月的病症,又或者是因病或先天造成的永久性伤害。常见慢性病包括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
  • ICD-9编码列表 (E和V代码)Template:Animal bites and stings Template:Drug reactions
  • 起始密码子起始密码子(英语:Start Codon)是指定信使RNA(mRNA)上开始合成蛋白质的密码子,也是第一个被核糖体翻译的mRNA上的密码子。起始密码子位于编码区内,紧邻5′非翻译区(原核生物的核糖体
  • 假说假说(英语:Hypothesis),即指按照预先设定,对某种现象进行的解释,即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推测和说明,而且数据经过详细的分类、归纳与分
  • 线粒体膜间隙线粒体膜间隙(英语:Intermembrane space of mitochondria)也称为“线粒体膜间间隙”,是线粒体外膜与线粒体内膜之间的空隙,宽约6-8nm,其中充满无定形液体。由于线粒体外膜含有孔蛋
  • ATC代码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英语:Anatomical Therapeutic Chemic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ATC),是世界卫生组织对药品的官方分类系统。ATC系统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
  • 巴卑尔查希尔丁·穆罕默德·巴布尔(印地语:ज़हिर उद-दिन मुहम्मद बाबर;乌尔都语:ظہیر الدین محمد بابر‎‎;波斯语:ظهیرالدین محمد
  • 澳大利亚女王澳大利亚主题澳大利亚君主,是立宪世袭君主。现任澳大利亚君主是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由1952年2月6日在位至今。澳大利亚总督在全国层面代表君主,由君主根据宪法以君主制诰委任,在君
  • 格利泽667Cc格利泽667(英语:Gliese 667,又称HR 6426或MLO 4)是天蝎座的一个三恒星系统,离地球大约6.97秒差距(22.7光年)。除了三个相互有引力约束的恒星系统外,它还包括第四个光学密近成员(视星
  • 时代公司时代公司(英语:Time Inc.)是曾经位于美国纽约的一间出版公司,其负责出版的杂志有130多种, 最著名者为《时代》、《生活》、《运动画刊》及《财星》。2017年11月,梅雷迪斯公司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