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日

✍ dations ◷ 2025-10-06 17:23:54 #戒日
戒日王朝(606-647年)又称曷利沙王朝(Harsha Empire),是印度历史上一个短但重要的王朝,由曷利沙伐弹那所建立,死后其大臣阿罗那顺篡位。阿罗那顺扣留唐朝使团,正使王玄策出奔吐蕃,请求讨伐天竺。松赞干布随即调兵1200人,又征调泥婆罗军队8000人借给王玄策。王玄策将阿罗那顺击败并将其俘虏,献于长安。帝国遂陷入分裂状态,北方诸邦变成吐蕃的附属国。笈多王朝被嚈哒人灭了后,嚈哒帝国又被萨珊波斯及突厥所灭,在六世纪末和七世纪初,北印度又呈分裂状态,各地诸侯割据,经过一段时间后,只剩下四个较强的王国,结成两个军事集团,其一是坦尼沙王国(萨他泥湿伐罗国)的普西亚布蒂王朝,它于六世纪初由原笈多王朝的纳罗伐弹所建,领土于阎牟那河及恒河流域,都于坦尼沙城,于光增王(586-606)统治时最强盛。另一王国是穆克里王国(羯若鞠阇国),于六世纪中叶由穆克里族伊桑那伐尔曼所建,领土于恒河中游,都于曲女城。第三个王国是高达王国(金耳国),于七世纪由笈多王朝封臣高达族设赏迦所建,领土于恒河三角洲地区,都于金耳城。第四个王国是摩腊婆王国,由笈多王朝旁支马尔瓦的提婆笈多所建,领土于中部昌巴尔河流域。四个王国中前二者与后二者形成两个敌对的军事集团。604年,坦尼沙国王国光增王派长子王增及次子喜增攻旁遮普一带之嚈哒人残余势力,当他们得知父王病重班师回朝时,父王已经仙逝,母后也殉葬。此时,高达国王设赏伽联合摩腊婆国王提婆笈多攻曲女城,穆克里国王伽罗诃伐摩战败被杀,城陷,王妃曷逻阇室利(坦尼沙公主)被提婆笈多囚于城内,联军亦已迫近坦尼沙城。605年,坦尼沙国王长子王增毅然即位为王,亲兵征曲女城,迎击提婆笈多,本国由次子喜增守卫,虽然成功击败提婆笈多之军队,解放曲女城,但王增却被设赏伽所杀,坦尼沙军队退回本国。606年,喜增在大臣婆尼拥护下即位,是为戒日王。即位后,立时再赴曲女城迎战联军。途中与高达国北方宿敌迦摩缕波国王拘摩罗结盟,前后夹击高达国。提婆笈多提前释放曷逻阇室利,戒日王亦顺利将联军逐出曲女城。曲女城收复后,穆克里国由曷逻阇室利统治,实则形成了两国的联邦。六年内先后剿灭北印度诸国。612年,穆克里国的贵族和群臣请求下,戒日王继承曲女城的王位,两国合并形成戒日帝国,定都曲女城,北印度政治重心由华氏城西移至曲女城。戒日王朝建立后,戒日王继续北伐、东征西讨,又在往后数年企图征服南印度,完成次大陆统一霸业,但受到南印度遮娄其王朝的补罗稽舍二世击退,620-634年间,戒日王曾进军德干,在纳马尔达河与补罗稽舍二世守军相遇,戒日王战败回退北印度,南北两王朝故以纳尔马达河为界线。然而戒日王在东西征讨方面非常成功,高达国王设赏迦以孟加拉为根据地对抗戒日王东进,637年设赏迦去世,孟加拉地区归入戒日王统治。东北印度的迦摩缕波王国,早与戒日王结盟,并且承认戒日王在北印度的宗主权。643年,戒日王又征服康戈达地区,领土向东南发展。在西方,戒日王朝最远及古吉扑特及信德地区,戒日王征服摩腊婆国及西北的伐腊毗国,伐腊毗国国王常叡(常军王二世)迎娶戒日王之女,两国结盟。在其去世的647年,人口达到2150万人。戒日王朝实施封建制度,帝国境内有三十多个封建藩国,戒日王就是联盟的盟主。由于封建关系得到发展,各地封臣藩王不断扩张势力,帝国末期地方割据加剧,地方分权更为明显。647年,戒日王去世,其臣下阿罗那顺篡位。阿罗那顺扣押唐朝使团,正使王玄策出逃吐蕃。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闻讯,派出吐蕃军队1200人,又征调泥婆罗军队8000人借给王玄策。王玄策大破天竺军队,俘虏阿罗那顺,献俘长安。帝国随即瓦解,北印度重新分裂,北方诸邦变成吐蕃的附属国。印度的封建制度萌芽于笈多王朝,在戒日王朝时期被充分确立。印度土地本为国有,称“王田”,王田被划为四个部分,一为国用,以征田赋,充作祭祀、王室花费之用,二为封建,用来封赐大臣宰相,上至大臣,下至官员幕僚皆有不等的封邑,三赏高才,给知识分子肯定,四赏异道,赏给宗教团体.以求福德,故称福田,实际上是“教田”,由于帝王大量布施,令婆罗门教祭司、佛教寺院及印度教神庙都有大量土地,成为大土地所有者。戒日王曾对教俗大贵族大量封赐土地,根据已发现之631年戒日王赐地铜牌记载,原本施舍出来的土地是一个婆罗门僧侣以假铜牌所占有,这次分出来的土地由另外两个婆罗门僧侣瓜分,敕令中又说,这次土地施舍将土地上所获得村民的土地税,以及可征收收入的权利皆一并转移,又附有传子权,直至天长地久。这种世袭的封地制,令封建主自成一小王国,例如王舍城著名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受国王钦重,占地达百余邑,一邑基本上就是一条村,每邑一般就是二百户。正因如此村社农民转化为依附农民,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随着分封土地占有权的转移,同时转换主人,甚至需加强缴租及赋税,从而可得知封建经济不在于土地的多少,而在于土地上农民的多寡。随着奴隶制解体及封建制形成,种姓制度也有着一定的发展,四种姓中婆罗门及刹帝利两个高级种姓,仍然保持他们的统治阶级,他们从历代君主取得大量土地,并被土地上居民实行租税剥削及司法审判。戒日王本信婆罗门教的湿婆神,亦十分敬重佛教,而且容许人民拥有宗教的自由,因此当时的印度基本上保持宽容的宗教气氛。戒日王晚年皈依了佛教,亦扶值佛教在印度继续成长,封赏僧人土地,沿恒河两岸建造了数以千计佛塔,而著名的烂陀寺亦因此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玄装法师于公元631年来到印度学习佛法,得到了戒日王的大力支持,在公元642年于首都举行了无遮大会,5000多位大乘小乘佛教、婆罗门教的学者参加,玄装法师宣讲的佛教教义,在场无人能反驳。其后戒日王邀请玄装法师巡游印度各处宣说佛法,借此统一佛教教义, 排除纷争。

相关

  • 比约恩·易卜生比约恩·易卜生(丹麦语:Bjørn Aage Ibsen;1915年8月30日-2007年8月7日)是一名丹麦籍医学家。比约恩·易卜生是重症医学的创始人,他首先提出重症监护室的构想并将之付诸实践。比约
  • 创伤后心理压力紧张症候群创伤后压力综合征(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PTSD,又称创伤后遗症)是指人在经历过情感、战争、交通事故等创伤事件后产生的精神疾病。其症状包括会出现不愉快的想法、
  • 尤素甫·哈斯·哈吉甫玉素甫‧哈斯‧哈吉甫 (阿拉伯语:يوسف خاصّ حاجب‎; Yūsuf Khāṣṣ Ḥājib Balasağuni; 维吾尔语:.mw-parser-output .font-uig{font-family:"UKIJ Tuz","UKI
  • 彗星彗星(希腊语:Κομήτης,德语:Komet,英语:Comet,有时也被误记为慧星)是由冰构成的太阳系小天体(SSSB),当其朝向太阳接近时,会被加热并且开始释气,展示出可见的大气层,也就是彗发,有时也
  • 帝国自由城市帝国自由城市(free and imperial cities (德语: Freie und Reichsstädte))是神圣罗马帝国中的一种特殊行政区划,帝国自由城市的城市不被任何一个帝国贵族管辖,其直辖于神圣罗马
  • 特兰奎巴特兰奎巴是1620年至1845年间丹麦在印度的殖民地,也是丹麦东印度公司在亚洲的根据地。“特兰奎巴”在丹麦文里拼作“Trankebar”或“Trangebar”,其词源为泰米尔文的“Tarangam
  • 国家癌症研究中心国家癌症研究所是美国政府为癌症研究和训练所设立的主要机构,也是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的其中一所。国家癌症研究中心是一个被联邦资助的研究与发展中心。该中心协调全国癌症计
  • 蕾切尔·卡森蕾切尔·路易丝·卡森(英语:Rachel Louise Carson,1907年5月27日-1964年4月14日),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其著作《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引发了美国以至于全世界的环境保护事业。卡
  • 拉森拉森国家森林(英语:Lassen National Forest)是一座美国国家森林,位于加利福尼亚州东北部,占地面积1,700平方英里(4,400平方千米),名自1850年代,将此地开采、耕作,并向移居而来的人们推
  • 星裂菌目星衣科 Arthoniaceae 金絮衣科 Chrysotrichaceae Melaspileaceae Roccellaceae星裂菌目(学名:Arthoniales)是一个在星裂菌纲以及双核亚界之下的一个目,其下有四个科,但其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