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文·查戈夫

✍ dations ◷ 2025-11-02 22:41:04 #埃尔文·查戈夫
埃尔文·查戈夫(Erwin Chargaff、1905年8月11日-2002年6月20日)是一位奥地利犹太生物学家,他以发现查戈夫法则而闻名,也导致DNA双螺旋形结构的发现,曾经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查戈夫在1940年成为美国公民。埃尔文·查戈夫于1905年8月11日出生于奥地利布科维纳,现在则属于乌克兰切尔诺夫策。查戈夫早年曾在科学及文字学中难以抉择,因为他天生具有语言的天分。他在美国的同事认为查戈夫的英语比他们更好。在维也纳的文理中学毕业后,1924年至1928年间,查戈夫在维也纳工业大学学习化学,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28年至1930年间,他在耶鲁大学研究有机化学,但是因为他不喜欢纽哈芬,所以在1930年回到欧洲。从1930年至1934年间,他先后在柏林大学及巴黎的巴斯德研究院进行研究。查戈夫在1935年移居到纽约,并在哥伦比亚大学进行生理化学研究。他后来大部分的研究生涯都在这里度过。查戈夫在哥伦比亚大学期间发表了许多论文,主要是核酸领域的研究,例如使用色谱法来分析DNA结构。在奥斯瓦尔德·埃弗里于1944年进行遗传分子的实验后,查戈夫开始对DNA产生兴趣。他在1950年发现DNA中的腺嘌呤与胸腺嘧啶数量几乎完全一样,鸟嘌呤与胞嘧啶的数量也是一样。这项发现后来成为查戈夫第一法则。查戈夫一生中曾提出两条法则,后来都被称为查戈夫法则。最为人知的第一法则显示DNA中的腺嘌呤与胸腺嘧啶数量几乎完全一样,鸟嘌呤与胞嘧啶的数量也是一样。查戈夫在1952年于剑桥认识了弗朗西斯·克里克及詹姆斯·杜威·沃森,并与他们讨伦他的发现。查戈夫的研究也帮助克里克及沃森推断出DNA的双螺旋形结构。第二法则则表示不同物种之间的DNA组合是不同的,特别是A、G、T及C之间的相对数量。从1950年代开始,查戈夫开始大量谈论分子生物学的失败,并宣称分子生物学正“迈向混乱”,所作的努力可能是不合理的。他相信人类的知识会受到自然界复杂程度的限制,认为人类相信自然界是一部机器的想法是相当危险的。在弗朗西斯·克里克、詹姆斯·杜威·沃森及莫里斯·威尔金斯于1962年因为发现DNA双股螺旋结构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查戈夫退出他所属的实验室,并对所有科学家抱怨他诺贝尔奖被排除在外的结果。查戈夫与1958年去世的罗莎琳·富兰克林后来因为被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排除在外而闻名于世。他在退休之后总共发表450篇论文,并出版了15本书。埃尔文·查戈夫分别在1949年及1974年获得巴斯德奖章及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相关

  • 生命现象生命泛指一类具有稳定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现象并且能回应刺激、能进行自我复制(繁殖)的半开放物质系统。简单来说,也就是具有生命机制的物体。生命个体一定会经历出生、成长、衰老
  • 血浆血浆(英语:Blood Plasma)是血液的清液成分,血细胞悬浮于其中。人体含有2750-3300毫升血浆,约占血液总体积的55%。血浆的绝大部分是水(体积的90%),其中溶解的物质主要是血浆蛋白,还包
  • 形意文字语言学上的形意符号(英:ideogram,亦称表意符号、形意图或表意图),是一种图形符号,只代表一定意义。它不是一种代表语言的语素或语音的文字系统。换句话说,这种文字系统并不能用于记
  • 乌尔大陆乌尔大陆(Ur)是个史前大陆,存在于30亿年前的太古代。其名称是以希腊神话中的乌拉诺斯(Uranus)为名。乌尔大陆可能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大陆,年代比北极大陆早5亿年,但也可能晚于36到31
  • 三级会议在法国旧制度中,三级会议(法语:États généraux)指的是法国全国人民的代表应国王的召集而举行的会议。参加者共分成三级:第一级为神职人员、第二级为贵族、第三级为除前两个级
  • 细胞内寄生物细胞内寄生物(英语:Intracellular parasite)是指一类寄生于宿主细胞中生长、繁殖的生物,可分为兼性(Facultative)和专性(Obligate)寄生物。部分细胞内寄生物会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生。
  • 大篆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拉格朗日拉格朗日力学(英语:Lagrangian mechanics)是分析力学中的一种,于1788年由约瑟夫·拉格朗日所创立。拉格朗日力学是对经典力学的一种的新的理论表述,着重于数学解析的方法,并运用最
  • 棕榈油棕榈油又名棕油,是一种对棕榈科油棕属植物油泛称,来自油棕(Elaeis guineensis)的果实。5000年前人类就已经开始使用这种油了。现在马来西亚和印尼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棕榈油生产国
  • 汝州温泉汝州温泉风景区位于河南省汝州市西部的温泉镇。这里有三个温泉群,有“灵泉”、“神泉”之称。历史上是皇家温泉,包括唐代的女皇武则天在内的汉唐两代十三帝四妃曾来此沐浴。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