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特烈一世 (神圣罗马帝国)

✍ dations ◷ 2025-05-20 19:26:15 #1122年出生,1190年逝世,神圣罗马皇帝,德国君主,霍亨斯陶芬王朝,溺死者,勃艮第伯爵

腓特烈一世(德语:Friedrich I;1122年-1190年6月10日)也被称为红胡子腓特烈(意大利语:Federico Barbarossa),或者巴巴罗萨(德语:Barbarossa,音译自意大利语的“红胡子”),霍亨斯陶芬王朝,罗马人民的国王(1152年-1190年在位)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155年加冕)。他也是德意志的士瓦本公爵(称腓特烈三世,1147年起)和意大利的国王(1154年-1186年)。他的父亲是士瓦本公爵腓特烈二世,母亲是巴伐利亚的朱迪丝(属韦尔夫家族)。按亲属关系,他是国王康拉德三世的侄子。

腓特烈一世像所有有才干的皇帝一样,试图在德意志境内驾驭桀骜不驯的诸侯。他在1158年颁布采邑法令,要求所有接受采邑者为皇帝服兵役。他的另一个重大举措是把大的诸侯领地分割成多块,因此在1156年将奥地利从巴伐利亚公国分出来,使之成为独立公国。腓特烈一世企图把王室直辖的领地连成一片,并仰赖家臣进行统治。

腓特烈一世对意大利的强烈兴趣使意大利事务成为他生命中最主要的部分。腓特烈一世的绰号是红胡子,在意大利语中,红胡子的译音为巴巴罗萨,意思是这位入侵者在意大利残杀无辜,让意大利人的血染红他的胡子,由此可见意大利人与腓特烈之间的血海深仇。

为征服伦巴第诸城市,使这些富饶地区成为帝国的税收来源,腓特烈一世长期执行侵略意大利的政策。他对意大利进行过5次军事入侵(1154年、1158年、1163年、1166年和1174年)。为巩固帝国在意大利统治,恢复德意志各公国的秩序。1153年与教宗达成康士坦斯协议,承诺保护教宗国,并帮助教宗夺取罗马的控职权。取得教宗的支持后,腓特烈一世对意大利进行六次远征并于1155年拿下罗马。1158年第二次占领米兰,并在意大利北部地区建立政权。然而这一举动导致他与教宗亚历山大三世的长期斗争,西西里和教宗国组成伦巴第同盟。1167年腓特烈一世在图斯库卢姆指战中大败联军,然而一场瘟疫席卷他的军队,导致他不得不班师回朝。1176年,伦巴第联盟(此时威尼斯和拜占庭也加入到联盟中)在莱尼亚诺战役中彻底打败腓特烈一世,迫使他在1183年的康斯坦茨和约中,承认地方城市拥有自由选举执行官的权利。不过腓特烈一世的意大利政策也取得一定成效。他不顾教宗乌尔巴诺三世的反对,通过安排儿子亨利与西西里王国的继承人科斯坦察结婚,霍亨斯陶芬王朝最终取得对西西里的统治权。然而,正是西西里领地成为后来霍亨斯陶芬王朝与教宗残酷争斗的根源,这场争斗最终使霍亨斯陶芬家族被斩尽杀绝。

虽然腓特烈一世和他的帝国威名赫赫,但在业已形成诸侯割据的德意志,他的中央集权政策仍然受到强有力的挑战。他的主要敌人和竞争对手是萨克森公爵狮子亨利,亨利并在1156年兼领了巴伐利亚。1174年,由于狮子亨利拒绝参加对意大利的军事行动,腓特烈一世向亨利进攻并将之打败。亨利的大部分土地都被剥夺,只保住了不伦瑞克和吕讷堡。但腓特烈一世并未将狮子亨利被没收的领地划入王室领地,而是将它们分给了其他公爵。从此这就在德意志成为一种惯例,即被没收的公爵领地只能短期为皇帝所拥有。

1189年,腓特烈一世在与教宗和解后,与英国国王狮心王理查和法国国王腓力二世·奥古斯都一起领导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然而,他最终未能到达圣地。在带领德军东征的途中,因为决意认为游过河比翻山越岭更省时间,于是真的跳进了河中,想证明给士兵看,结果在几分钟后淹死了。

相关

  • 时间生物学时间生物学(英语:chronobiology;字首来自希腊语chronos,指时间)又译生物钟学,广为人知的生理时钟。是一门科学,它的任务是研究生物体内与时间有关的周期性现象,或曰这些现象的时间机
  • 护卫舰护卫舰(英语:corvette)是吨位高于巡逻舰,小于巡防舰,搭载轻武装的舰艇,等级上是属沿岸海域(绿水海军)的中型舰艇,近代海军中多半是排水量1千至2千吨的水准,偶尔会有超过2500吨的特例。
  • 物质状态物质状态是指一种物质出现不同的相。早期来说,物质状态是以它的体积性质来分辨。在固态时,物质拥有固定的形状和容量;而在液态时,物质维持固定的容量但形状会随容器的形状而改变
  • 逆行性生长逆行性生长(Anaplasia),是指成熟的正常细胞非正常地复归未成熟的细胞,为恶性肿瘤(malignant neoplasms)的指标性症状。大多数癌细胞会导致细胞去分化,让细胞无限制的分裂。但发生
  • 知念侑李知念侑李(1993年11月30日-),日本静冈县滨松市出身。隶属杰尼斯事务所旗下偶像团体Hey! Say! JUMP,于2007年正式出道。父亲为日本前体操国手知念孝(日语:知念孝),曾获得奥林匹克运动会
  • 黛安·菲特里亚尼黛安·菲特里亚尼(印尼语:Dian Fitriani,1993年3月21日-),印尼女子羽毛球运动员。2014年7月,黛安·菲特里亚尼出战中华台北公开赛,与娜达娅·美拉提合作打进女子双打四强。只列出曾
  • 克伦波亚乡坐标:44°18′N 24°45′E / 44.300°N 24.750°E / 44.300; 24.750克伦波亚乡(罗马尼亚语:Comuna Crâmpoia, Olt),是位于罗马尼亚南部的乡份,由奥尔特县负责管辖,面积39平方公里,
  • 史密斯 (姓氏)史密斯(英语:Smith,港译史密夫),或译斯密,是一个姓氏,起源于英格兰。词义是指金属工匠,青铜时代时被铁匠作为姓氏,近代许多逃难者为了避开政治或歧视原因也改名为此姓氏。史密斯是英
  • 第十二个天使《第十二个天使》(英语:The Twelfth Angel),是奥格·曼迪诺(英语:Og Mandino)的一部小说。该书叙述一个原本拥有美好的事业与家庭生活的男人约翰·哈定,在一夕之间失去了妻儿,他自认
  • 阿尔蒂尔一世阿尔蒂尔一世(1187年3月29日-1203年4月3日),英语作亚瑟一世(Arthur I),在1196-1203年间为第四代里奇蒙伯爵、布列塔尼公爵。他是前公爵若弗鲁瓦二世(英语作乔弗雷)和女公爵康斯坦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