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蒿

✍ dations ◷ 2025-08-13 05:23:40 #藜蒿
芦蒿(学名:Artemisia selengensis),又名蒌蒿、水蒿、柳蒿、泥蒿等,中国古书称蘩、蔏、皤蒿、旁勃等 ,菊科蒿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北部,丛生于湖泽江畔。芦蒿有地下茎,上生须根,入土深15至25厘米,粗1厘米左右,分节,节间长1至2厘米,上有潜伏芽。春季气温达到5摄氏度时,芽萌生,长成直立的地上茎,成株高1米以上,茎粗1至2厘米。叶绿色,其面无毛,背有粉色短密茸毛。叶呈羽状深裂,长10厘米左右,宽5至8厘米,裂片边缘有粗钝锯齿。秋季初期开花,头状花序,结瘦果,黑色无毛。冬季霜后地上部分枯死。芦蒿的主要用途是作蔬菜,采其嫩茎食用,一般4月至6月应市。中国古籍诗经、左传、尔雅等书中即有记载,其后历朝诗文中亦是常见,以苏轼的“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一句最为有名。宋朝人用蒌蒿、芦苇的幼芽、大白菜与河豚合烹,据说是可以解河豚的剧毒。芦蒿营养丰富,每百克嫩茎含有蛋白质3.6克、灰分1.5克、钙730毫克、铁2.9毫克、胡萝卜素1.4毫克、维生素C49毫克、天门冬氨酸20.4毫克、谷氨酸34.3毫克、赖氨酸0.97毫克 。也可为药用,其根性凉、味甘,叶性平、味甘。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气味甘无毒,主治五脏邪气、风寒湿痹、 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疗心悬、少食常饥、久服轻身、耳聪目明、不老,去热黄及心痛、治夏日暴水痢、治淋沥疾、利膈开胃、杀河豚鱼毒”(第十五卷草部·白蒿)。

相关

  • Bisub2/subSsub3/sub硫化铋是铋的硫化物,化学式Bi2S3,是辉铋矿的主要成分。Bi(III)盐的水溶液与硫化氢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铋沉淀:硫化铋也能通过铋与硫单质于500℃共热96小时制得。硫化铋溶于硝酸
  • 铁系元素铁系元素是指铁、钴、镍这三种性质相似的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分别位居8族、9族及10族(合称ⅧB 族)之首,位于6个铂系元素上方。铁系元素电子壳层的最外层都有两个电子,但第二外层
  • 马赫-曾德尔干涉仪马赫-曾德尔干涉仪(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是一种干涉仪,可以用来观测从单独光源发射的光束分裂成两道准直光束(英语:collimated light)之后,经过不同路径与介质所产生的相对
  • 关税关税是指商品进口时,当地政府依规定对进口商品课征的税金。依照收税的方式,一般分为三种:进口关税、出口关税、特别关税。 进口关税是指对进口货物和物品征收的税,也是一般人最
  • 清真寺清真寺(阿拉伯语、波斯语:单数مسجد masjid,复数مساجد‎ masājid),又称回教堂、礼拜寺,是供穆斯林群众使用的宗教场所。对于什么宗教场所可视作清真寺,逊尼派的伊斯兰教法
  • 阿尔弗雷德·罗素·华莱士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 OM FRS(英语:Alfred Russel Wallace,1823年1月8日-1913年11月7日),英国博物学者、探险家、地理学家、人类学家和生物学家,以“天择”独立构想演化论而
  • 熊 毅熊毅(1910年3月10日-1985年1月24日),字其毅,贵州贵阳人,中国土壤学家。被称为中国土壤胶体化学和土壤矿物学的奠基人,土壤发生和土壤资源研究、水稻土和土壤肥力研究、土壤生态和环
  • 奥罗奇人奥罗奇人(奥罗奇或奥罗奇萨、鄂罗奇人)其意思是从事养鹿业的人,是俄罗斯一个说奥罗奇语的通古斯族群。2002年人口有686人。他们传统上分布在俄国滨海省与黑龙江下游,19世纪一些
  • 国家人权博物馆国家人权博物馆为中华民国设立的国家级人权博物馆,辖新北市新店区白色恐怖景美纪念园区及台东县绿岛乡白色恐怖绿岛纪念园区。其于2018年3月15日成立,同年5月18日揭牌。业务包
  • 波兰家乡军波兰救国军(波兰语:Armia Krajowa)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于纳粹德国占领下进行抵抗运动的一支波兰军队,1942年2月从反抗组织(英语:Polish resistance movement in World War II)“武装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