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678年-740年6月5日),字子寿,一名博物(《旧唐书》本传),韶州曲江人(今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唐代唯一由岭南书生进身的宰相、诗人。卒谥文献。人称“张曲江”。有《张曲江集》。
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原籍河北。亦有谣传其先实为曲江罗源洞土著(在岭南有“洞”、“峒”、“溪”地名上的住民基本上都是汉化土著,虽然其族谱上不是),可能是世袭峒主之位的地方豪族。父张弘愈,官至(广东)索卢县丞、知新州等州事,后以九龄贵,赠太常卿、广州都督。
张九龄自幼聪敏,七岁知属文。十三岁时(690年),王方庆接替被杀的广州都督路元睿,途经韶州,见到他的文章后,大为叹赏。
武曌长安二年(702年)擢进士,最初担任调秘书省校书郎,因“谤议上闻”退职返乡。
703年,前凤阁舍人张说“忤旨配流钦州”,途经曲江,与张九龄通族谱,叙为昭穆(另一种说法是722年张说拜相后,但703年左右二人认识是确定的),从此张九龄自称范阳张氏,其祖先张守礼出自东汉司空张皓、西晋司空张华(详见张九龄本人为张说所作墓志铭),是其曾祖张君政任韶州别驾死任上才家于曲江的,但死后则称西汉留侯张良、西晋司空张华之后,而其弟张九皋则称西汉张良、张安世之后。其高门的身份并不被当时的大部分人承认,包括唐玄宗。
713年,应“道侔伊吕科”举,中高第,为左拾遗。722年,张说拜相,举荐张九龄为司勋员外郎,723年,张说再荐张九龄为中书舍人,封曲江县男。725年,党争失利,张说罢相,十几人受牵连,包括张九龄。张九龄因此转太常少卿,出为冀州刺史。以母老在乡,改为洪州都督。俄转桂州都督,仍充岭南道按察使。
张说卒后,731年3月,玄宗召拜九龄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732年,为工部侍郎。733年5月,检校中书侍郎。其年秋,丁母丧归乡里。12月,起复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734年,迁中书令,集贤院令知院事兼修国史。曾劾安禄山野心,提醒玄宗注意。735年3月,加金紫光禄大夫,累封始兴县子。
736年秋八月天长节,玄宗生日,群臣皆献珍罕,独张九龄上事鉴十章以伸讽谏,号“千秋金鉴录”,帝甚嘉美。张九龄提拔王维为右拾遗,卢象为左补阙。由于李林甫、牛仙客等人结党,张九龄失去唐玄宗的信任,改任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在主政期间,张九龄主张不循资格用人,为人好名不好利(李林甫刚好相反),敢于谏言,不避利害。
737年,太子李瑛被废。同年,张九龄因所举荐的监察御史周子谅触怒玄宗被杀,被贬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召孟浩然于幕府。
738年,封始兴县伯。740年春,以“归拜墓”名义辞官,农历五月七日(6月5日)在家乡曲江病逝,享年63岁,赠荆州大都督,谥曰文献。归葬罗源洞。
今有人认为张九龄并非北人官宦之后。称“明代中叶岭南主要城市周边依然是未汉化土著,至今仍存在大量带洞的地名,洞、峒在唐代是南方蛮夷居住的村寨,原指群山环绕的一片洼地,人聚居其中,平地建村、依山筑寨及梯田,北人官宦之后即使不北返也会住韶州城之类城中,不会住在洞中与洞蛮为伍。”
元和十四年(819),即安史之乱结束后56年,历尽艰辛又重新恢复藩镇统制的唐宪宗(唐玄宗的五代之后)与其时的宰相崔群对玄宗朝治道的得失有一番讨论。《资治通鉴》卷241《唐纪五十七》载:“乙巳,上问宰相:“玄宗之政,先理而后乱,何也?”崔群对曰:“玄宗用姚崇、宋璟、卢怀慎、苏颋、韩休、张九龄则理,用宇文融、李林甫、杨国忠则乱。故用人得失,所系非轻。人皆以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为乱之始,臣独以为开元二十四年罢张九龄相,专任李林甫,此理乱之所分也。愿陛下以开元初为法,以天宝末为戒,乃社稷无疆之福!””而权倾朝野的皇甫镈复深恨崔群。知国之盛衰、朝之兴替,皆在使忠良得进,谏诤得闻。
妻子:谭氏(681年~757年),循州司马谭诲之女,麦铁杖五世外孙女。年七十七卒,与张九龄同茔异穴。
七岁知属文,有文名,张说称他“后出词人之冠”。有诗《感遇》12首,名列《唐诗三百首》第一首,和陈子昂的《感遇》38首相提并论,其中“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一联,更是他高洁情操的写照。另外,张九龄的五言律诗情致深婉,如:《望月怀远》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唱绝千古。
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辞官返回家乡供养母亲,途中看到家乡父老翻越南岭山脉十分艰难,决心打通南岭,改善进出岭南的交通。于是上奏玄宗,提出凿山修路,得到了允许。开凿梅关通道的工程非常艰巨,所开凿的道路也就是现在距离南雄市区北面约30公里的梅岭顶部的梅关驿道。
张九龄的墓地在今韶关市北郊罗源洞山麓,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广东省具有代表性的唐代大墓。墓室为砖室结构。墓前祠堂的对联有多副,如“当年唐室无双士,自古南天第一人”。
韶关市内原有纪念张九龄的风度楼,后因失火不存,原楼所在地被取名为风度路。路上临江建有曲江园,塑有张九龄半身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