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洁教育

✍ dations ◷ 2025-04-25 09:34:45 #纯洁教育
守贞教育,又称婚前守贞教育、纯洁教育、唯禁欲性教育(英语:Abstinence-only sex education),是性教育的一种形式,其会教育学生不要进行发生婚姻以外的性行为,并以负面角度形容发生婚前性行为及女性进行堕胎后的后果。它一般不会像综合性性教育般教授学生有关预防性病、安全性行为及避孕般的知识。现时世界上主流的计划生育组织并不支持守贞教育是有效的性教育说法。守贞教育并不能降低发达国家的人民感染HIV的风险。与综合性性教育比较,其也不能降低非预期怀孕的比率。守贞教育在社会都是具争议性的,因这一方面涉及社会价值观,而学校的性教育课程如何推行亦有争论。守贞教育的支持者认为可以让青少年有正确性知识,并宣称综合性性教育会鼓励婚前性行为及导致更多未成年怀孕,批评者则认为其具有宗教动机,反对宗教组织介入公立学校制定政策,且其不会减少青少年怀孕及堕胎比率。守贞教育教授儿童和青少年学生避免发生性行为,并对他们指出这是避免怀孕和感染性传播疾病的唯一方法。有鉴于其还重点关注“家庭价值”的重要性,所以它还会教授学生在结婚以前皆应禁欲,视其为生活方式的唯一标准。守贞教育对禁欲的定义存有争议。桑特利(Santelli)于2006年指出,美国联邦政府的守贞教育指导方针没有严格地对“禁欲”下一个定义;相反他们所使用的用语一般像处女、贞节和“作出承诺”般,欠缺具体性。这导致了学生们即使进行了阴茎-阴道交以外的性活动,也会认为自己是在禁欲或“技术性保贞”。有关守贞教育的系统综述指出其在避免非预期怀孕和感染性传播疾病方面基本是无效的,兼具有很多不足之处。美国儿科学会不建议对学生施展守贞教育,因为守贞教育基本是无效的,而且媒体所提供的信息一般都不会鼓吹性禁欲 。一项2015年的元分析发现,以禁欲为重点的性教育对预防性传播疾病毫无效果可言。一项考科蓝的系统综述表明,守贞教育既不增加也不降低高收入国家的人民感染HIV的风险。在发展中国家的效用亦欠缺证据支持。道格拉斯·柯比(英语:Douglas Kirby)于2008年回顾了关于守贞教育的有效性证据,并发现只有很少证据证明使用这种教育方式是合理的。一项发表于2011年的元分析指出其对预防青少年感染HIV并没有效果。禁欲教育所提供的医学信息还遭发现具有误导性,并把降低性行为风险的医学信息排除在外。2016年的一项研究指出“尽管我们发现某些州的禁欲教育政策可能影响其青少年感染性传播疾病的机会,但我们亦发现对其青少年怀孕率或堕胎率并没有影响。”一项对美国48个州份进行的研究表明:“禁欲教育的盛行率与青少年怀孕率或生产率呈正相关。”另外根据约翰·桑泰利(John S. Santelli)的研究,1995 --2002年期间青少年怀孕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避孕方式得到改善,18岁-19岁组之间的怀孕风险下降可完全归因于避孕措施更为盛行。美国性资讯与性教育联合会指出:“科学证据不支持在结婚以前禁欲的方法。”葛特马赫研究所的一项2010年报告指出:“15-19岁的青少年怀孕率在美国的禁欲运动高峰时段——2006年反升。”性教育跟首次从事性交年龄的延迟有关;守贞教育则没相关联系,且不对年轻人的性交表现有任何影响。守贞教育的支持者认为,它是一种较综合性性教育优越的性教育形式,因为其强调把性行为限于婚内的道德教育,并教导学生们婚前性行为的沉重后果。此外守贞教育一般亦会教授年轻人们有婚姻基础的性行为最能使人感到欢悦,因此他们应在结婚以前不要发生任何的性行为。它一般非常强调婚姻制度的重要性,所以一些支持者认为这有助于年轻人成长及发展。支持者亦同时认为在一个持续关注艾滋病等无法治愈的性传播疾病及青少年怀孕的时代,综合性教育是不值得鼓励的,因为他们认为它在鼓励青少年发生婚前性行为。许多守贞教育的支持者认为关于性和避孕的综合信息最终会使青少年积极地从事性行为,有些人会基于宗教理由而反对避孕及其相关信息。青少年遭守贞教育的支持者认定为较成年人缺乏智慧和责任感,并会因“炽灼的激素”而无法控制自己,因此青少年的性欲是需要控制的。基于此,有些支持者以二分法的方式将青少年分成两类:“无辜和有罪、脆弱的和具侵略性的、纯洁和腐化的。”包括不少医学、公共卫生、青少年健康和心理学等领域的知名专业协会在内,许多反对者和评论家认为守贞教育未能提供足够的信息来保护青少年的健康。除了这点,许多反对者亦同时认为年轻人有权获得如何保护自己和关于性健康的全面信息。他们同时指出只有一小部分接受过守贞教育的人能完全禁欲,所以准确而全面的信息更为显得重要。一些批评者同时认为,守贞教育是宗教对世俗教育的干预,并对此感到失望。守贞教育的反对者认为“综合性教育会鼓励青少年进行婚前性行为”的说法毫无根据可言。性交只应在婚姻中发生的想法也对不重视和不期望婚姻的人构成严重影响,对于那些生活在同性婚姻不合法,或不接受同性关系的社会的LGBT群体而言,这甚至是不可行的。守贞教育也常遭批评指以异性恋为中心,将异性婚姻的制度理想化后,对同性关系加以贬斥。守贞教育亦因以异性恋为中心而忽略了对LGBT群体提供安全性行为的信息,所以对于一个性感染疾病的传播风险正在增加的群体而言这更为显得不合理。协青组织(英语:Advocates for Youth)指出,守贞教育扭曲了有关避孕的信息,课程只论其失败率而不论避孕的好处。且其所使用的医学用语既不客观又无价值可言。总统防治艾滋病紧急救援计划(英语:President's Emergency Plan for AIDS Relief)是美国政府为打击全球艾滋病蔓延所提出来的计划。其与全球22个国家的政府皆有合作关系,旨在一同制定预防HIV和改善患者生活的可持续计划,并为其余国家提供资金,以帮助防治艾滋病蔓延。其对受资助者设立资格限制,并提供一定的指导。该救援计划大力推广一套称为“ABC”的艾滋病预防方法——禁欲(Abstain)、忠诚(Be faithful)以及使用避孕套(use Condoms)。合资格的受资助国家可向15岁以上的青少年提供关于避孕套的信息,但不能够以那些资金推广或购入它,且不能向低于15岁者提供相关信息 。这背后的原因在于尽管现有证据表明避孕套不会导致性滥交,但不鼓励人们发生性行为。设救援计划自2003年成立以来便一直把33%的资金投放于守贞教育上,直到2008年政权变更才有所减少——起码节省了50%投放于守贞教育的开支。救援计划的合作伙伴也一直处于争议中心。2006年,23%的社区合作伙伴是以忠诚为其预防重心,且“美国政府应否为这些组织继续提供资金”这一点亦引起不少争议。包括莫桑比克和卢旺达在内,一些接受计划资助的国家对美国以忠诚、禁欲为重点的预防教育感到厌恶。人权组织对此一救援计划启动后全球避孕套使用量减少的情况表示关注。美国政府曾为了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推广守贞教育而耗费13亿美元,但结果不能产生任何有意义的影响。美国的青少年家庭生活法案(英语:Adolescent Family Life Act)和社区组织皆是美国各州的守贞教育主要资助源。课程必须符合《社会保障法》中所述的规定才能获得资助,其中包括: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投放于守贞教育的资金一直在不断增加,但其法律规管及资金量取决于当时的政府架构。例如布什政府较投放资金于守贞教育;奥巴马政府则把投放于守贞教育的资金降低,使得综合性教育能获得更多的资源。从最初开始就反对学校性教育课程的基督教右派对守贞教育表示支持,因为该课程着重于婚姻。基督教右派是禁欲运动背后的推动力之一,并会以资金和行动来支持守贞教育。对于新右翼而言,守贞教育是改变目前美国性态度和价值观的其中一种途径,这会使其更符合自己的价值观,令更多人民在结婚以前选择禁欲。另外他们认为守贞教育能教导青少年在性事上尽好个人责任,使他们更具道德和负责感。这些想法是保守主义的意识形态基础,因此许多支持守贞教育的人往往倾向于保守主义。

相关

  • 省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分为34个一级行政区,即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除了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以外,每一个行政省都有一个省会。省会,或称省治、制所、省汇,清
  • 不良作用不良反应(英文:adverse effect),在医学领域,又称为不良作用、不良影响、不良后果,是指一种有害的,人们所不希望出现的,由于某种药物或其他诸如化疗或手术之类的医疗所造成的反应、效
  • 宇宙神-5宇宙神5号运载火箭(英语:Atlas V),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所研制的不可重复使用之运载火箭,现由洛克希德马丁与波音公司研制,隶属联合发射同盟,航空喷气公司则负责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固
  •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A《自然科学会报》(The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缩写为 Phil. Trans.)是一本由英国皇家学会出版的科学期刊。它始创于1665年,是世界上最早专注于科学的
  • 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坐标:25°05′46″N 121°31′06″E / 25.0960778°N 121.5184451°E / 25.0960778; 121.5184451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英语:Taipei Astronomical Museum),或称台北市立天文馆
  • 组装代工代工生产(英语: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OEM)简称:委托制造 ,又译原始设备制造商,指由采购方提供设备和技术,由制造方负责生产、提供人力和场地,采购方负责销售的一种现代流
  • 酵母氨酸酵母氨酸(英语:Saccharopine)是赖氨酸的一种代谢中间产物。酵母氨酸所涉及的反应,由酵母氨酸脱氢酶(英语:saccharopine dehydrogenase)催化:医学导航:遗传代谢缺陷代谢、k,c/g/r/p/y/
  • ǁ不送气边搭嘴音(Tenuis lateral click)是一种辅音,主要出现于南非的一些口语中。其中,术语“不送气”(tenuis)又称“无声爆破音”,特指清音、不送气(unaspirated)、未颚音化、未声门
  • 思乡病思乡病或乡愁指的是“一个人并非身处故乡并期望返回故乡,而感觉到的压力、忧虑或恐惧”。在医学上,乡愁的情绪可能产生一些生理或心理症状,可能但不限于:胸腔紧迫、喉咙紧迫、胸
  • 鹰嘴豆泥鹰嘴豆泥或鹰嘴豆沙(阿拉伯语:حُمُّص‎、拉丁化:Hummus)是黎凡特食物。鹰嘴豆泥常与蔬菜、面包和烤肉一同供应。鹰嘴豆泥可以含有柠檬、大蒜、芝麻酱和辣椒。作为主材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