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中国

✍ dations ◷ 2025-11-14 18:03:02 #寻路中国

《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英语:),简称《寻路中国》,是美国作家彼得·海斯勒创作的一本书。海斯勒希望以中国最普通的老百姓作为写作对象创作一本书,其写作大约从2005年开始,差不多用了6年的时间来完成。该书记录了作者沿长城自驾游、在传统村庄居住和在中国南方工厂游览的经历,于2010年在美国由哈珀出版社(英语:Harper (publisher))出版。2011年,《寻路中国》在中国大陆以删减少量内容的形式出版。该书出版后成为了中国大陆的畅销书籍,并获得了评论的普遍好评。2010年,该书成为了《纽约时报书评》的百大书籍之一。

《寻路中国》由彼得·海斯勒创作。海斯勒喜欢观察记录普通人的生活故事,他认为21世纪的前十年,中国最重要的事情是有许多人从农村来到城市,这些变化有历史价值。但是中国人太忙了,他们没有时间关心这些,而中国的大多数记者和大城市的知识分子也很少关注农村来的人这类人群,因而决定以中国最普通的老百姓作为写作对象创作一本书。

2001年,海斯勒考了中国驾照,独自驾车从北京出发沿着长城到甘肃、青海游览,希望以此帮助自己了解中国北方,了解中国农村。次年,他在长城沿途一个偏远的传统村庄租了一间房子,希望以此联接到中国的过去。海斯勒见证了当地经济迅速发展,但他同时注意到了财富和发展增加的经济发展带来的一些弊端,联想到了美国的生活。海斯勒还在中国南方工业区旅行,观察当地的工厂与城镇,以探究中国未来的可能性。他表示,“几乎所有我们(美国人)要买的小东西,甚至是东西的零件,对于中国的某些人来说,都是充满雄心与竞争,风险与机遇的全世界。”而这些经历也成为了该书的主要内容。《寻路中国》的写作大约从2005年开始,差不多用了6年的时间来完成。为了完成这本书,海斯勒在考察的同时也查阅了许多书籍,还采访了一些专家、学者。

《寻路中国》的封面是一个假警察站在乡村公路边的照片。对于封面,海斯勒解释称:“因为书里面写到过警察,同时也是因为好玩,一种幽默。”该书一共分为城墙、村庄与工厂三个章节。《纽约时报》表示,这本书传递了“中国是一个‘马不停蹄向前飞奔的国家’,正在走出‘农业和民间传统,进入新城市和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未来’”的信息。2010年,《寻路中国》在美国由哈珀出版社(英语:Harper (publisher))出版。

在中国大陆,《寻路中国》则由上海译文出版社社科编辑室主任张吉人引进。《寻路中国》在美国出版时,张吉人认为“一个外国人写当代中国普通人的生活,很少有这样独特的文本”,于是他决定引进海斯勒的“中国三部曲”。2010年,张吉人与海斯勒取得联系,称当时的政治氛围正好适合出版《寻路中国》。哈勒斯与他签订了出版合同后,约2011年初,该书正式引进出版。在当地出版时,海斯勒表示全书的审查力度不大,书中对于中国共产党对基层选举的操控、工厂违规、官员腐败的描述均得到完整保留。全书仅删除了与反对中国共产党统治、法轮功以及一名蒙古族导游对成吉思汗的相关描述这三处内容。被删除的内容则被海斯勒单独展示在个人官方网站上。

《寻路中国》最初在中国大陆出版时,出版社认为当地民众对外国人写中国的书兴趣并不大,因此,书籍的印刷量较小。但是,书籍出版之后成为了中国大陆的畅销书籍。截至2016年,《寻路中国》在中国大陆销量已超过了20万册。书籍出版后,书中第二章介绍的三岔村受到了广泛关注,有许多人因为这本书来到了三岔村进行实地体验。

《寻路中国》是《纽约时报书评》的2010年百大书籍之一。该报的德怀特·加纳(英语:Dwight Garner (critic))写道:“海斯勒完美地整理出了事实(……)他将这些事实优美地组合在一起。有时候,你会担心他是不是在刻意让你痴迷上他那些精谨细致的句章,也有时候,在迷迷糊糊的段落附近,你也会看到书的条理。”《华盛顿邮报》的乔纳森·亚德利(英语:Jonathan Yardley)表示:“《寻路中国》是一本关于中国的极佳好书,同时也是描述人性的绝妙佳作。”《出版者周刊》认为,海斯勒在书中“有着寻找中国那些将中国巨变描绘得容易理解和感动的个体之故事的诀窍。”《南方日报》的郭珊评论道:“作为一本私人记录,《寻路中国》里直观、诚实、利落的文字和图片,随机性和现场感十足的发现和交流,有如美国人最擅长的‘公路题材’,比大部头著作更具优越的亲和力。”《寻路中国》是新浪中国好书榜2011年度“十大好书”之一。

相关

  • 力拓河力拓河(西班牙语:Río Tinto,西班牙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
  • Sony Ericsson W660iSony Ericsson W660i为Sony Ericsson于2007年7月3日所推出的移动电话,内建200万画素相机。此机最大特色在于背面的花雕装饰,红色为蔷薇花,黑色的则为LP唱片纹路。
  • 约翰·赫帕斯约翰·赫帕斯(1790年5月30日-1868年2月24日) 是英国的物理学家,在 1820年叙述了气体动力学理论部分,虽然它当时科学界被忽视了。赫帕斯的科学兴趣始于尝试提供了机械的重力解释。
  • 和平谷犹太会堂和平谷犹太会堂(土耳其语:Neve Şalom Sinagogu, 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
  • 张振文张振文(闽南语:.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Roboto,Lato,"Helvetica Neue",Helvetica,Arial,sans-serif}Thio T
  • 偏罗俟偏罗俟是唐代六诏之一的浪穹诏王,在父王望偏死后继位,在位年期不明,死后由儿子俟罗君继位。
  • 杨殿邦杨殿邦(1777年-1859年),字翰屏,号叠云,安徽泗州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杨殿邦早年曾任芜湖县学教谕,嘉庆十九年(1814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先后任山西道监察御史、给事中、
  • 廖胜廖胜(1912年-1980年),广东廉江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越南清化省华侨理事会理事长、越华友协副会长。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萧孝忠萧孝忠(?-1043年),字撒板,小字图古斯。辽国官员。契丹人。志慷慨。开泰年间,补祗候郎君,娶越国公主,拜驸马都尉,累迁任殿前都点检。太平年间,擢北府宰相。重熙七年(1038年),为东京留守。当时禁止渤海国人击球,孝忠言 :“东京最为重镇,无从禽之地,若非球马,何以习武?且天子以四海为家,何分彼此?宜弛其禁 。”辽兴宗听从了他。重熙十二年(1043年),入朝,封楚王,拜北院枢密使。当时辽国的制度,以契丹、 汉人分北、南院枢密治之,萧孝忠奏曰 :“一国二枢密,风俗所以不同。若并为一,天下幸甚 。”事情还没
  • 邦妮·布莱尔邦妮·布莱尔(英语:Bonnie Blair,1964年3月18日-),美国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她曾参加1984年、1988年、1992年和1994年四届冬季奥运会,共获得5枚金牌和1枚铜牌。她的丈夫Dave Cruikshank同样是速度滑冰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