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亲合能

✍ dations ◷ 2025-09-18 15:15:42 #分子物理学,原子物理学,物理化学,化学性质,能量,离子

在一般化学与原子物理学中,电子亲合能(或电子亲和势、电子亲和力,electron affinity,Eea)的定义是,将使一个电子脱离一个气态的离子或分子所需耗费,或是释出的能量。

在固体物理学之中,对于一表面的电子亲合能定义不同。

除以上定义(定义一)之外,电子亲合能还有两种定义方式:

定义二和定义一等价,是将一物质的原子或分子获得一个电子,变成 -1 价离子时放出的能量。此定义下的电子亲合能和定义一相同。不过此定义下,放出能量时电子亲和能为正,吸收能量时电子亲和能为负,正负号的使用和一般热力学的定义恰好相反。

定义三,是将一物质的原子或分子获得一个电子,变成 -1 价离子时的能量变化。放热时数值为负,吸热时数值为正。定义三的正负号使用和一般热力学的定义相同。但其电子亲合能恰为定义一的负值。

本文采用定义一的电子亲合能。

并非所有的元素的电子亲合能均为正,电子亲合能为正表示其 -1 价的离子需吸收能量才能变为电中性的原子(早期的教科书写有些元素,例如惰性气体,其电子亲合能为负,此说法并未被现代的化学家接受)。若其阴离子较不稳定,容易变成原子,则其电子亲合能较低。元素中氯的电子亲合能最高,汞和惰气等元素的电子亲合能都接近零。一般来说,非金属的电子亲合能都比金属高。

总的来说,同一周期从左至右,价壳层电子递增,使得原子稳定性上升,原子半径递减,对电子的吸引能力渐强,因而电子亲合能递增;同族元素从上到下,因原子半径的增大,而且总电子数增加,原子稳定性下降,元素电负性值递减。实际上,随核电荷数递增或同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亲和能的变化并不单调。

下列数据以kJ/mole为单位。带星号的元素在量子力学基态被认为有接近零的电子亲合能。

电子亲合能 ea 的定义也可以延伸到分子。如苯和萘的电子亲合能为负值,而蒽、菲、芘的电子亲合能为正值。电脑模拟实验证实六氰基苯 C6(CN)6 的电子亲合能较富勒烯要高。

以下许多参考资料的文章名称会连结至参考资料的本文,不过需要订阅或付费才能阅读。(摘要)会连结到参考资料的摘要,不需付费即可阅读。

相关

  • 瘟疫公司《瘟疫公司》(英语:Plague Inc.)是一款由Ndemic Creations独自开发,适用于iOS、Android和Windows Phone平台的战略游戏。玩家在游戏中需要将一种病毒传遍整个世界,然后将所有人消
  • 话题优先语言相较于英语等主语优先语言(Subject-Prominent Language),语言学里所谓话题优先语言(Topic-Prominent Language)会通过语法来表达句中的主题和谓语——亦即主题和描述文,相对不受主
  • 冉耕冉耕(前544年-?),冉氏,字伯牛。中国春秋时代末鲁国人,是孔子的学生,孔门十哲之一,曾任鲁国的中都宰,孔子很器重他。伯牛患病早逝,孔子十分难过。伯牛与颜渊、闵子骞、冉雍同属孔门十哲
  • 鲸豚鲸下目 (学名:Cetacea)旧称鲸目,是偶蹄目的演化支之一,包含了大约八十多种大型的有胎盘海洋哺乳动物,即鲸鱼﹑海豚和鼠海豚。鲸下目的现存物种可分为两个小目:齿鲸(Odontoceti)及须鲸(My
  • 潘神的迷宫《潘神的迷宫》(西班牙语:El laberinto del fauno),2006年由墨西哥跟西班牙联合制作的影片,导演为墨西哥籍的吉列尔莫·德尔托罗,影片首先在2006年的戛纳电影节正式竞赛单元面世,颇
  • 蜂胶蜂胶,是蜜蜂采集植物的汁液、花粉或花蜜,混合自己分泌的唾液与蜜腊,所形成之胶状物,用来修补蜂巢,并作为天气不佳而无法外出觅食状况下之备份粮食。蜂胶因具有抗菌成分,可以防止霉
  • 约翰岛坐标:56°24′35″N 143°22′53″E / 56.40972°N 143.38139°E / 56.40972; 143.38139约翰岛是俄罗斯的小型岛屿,位于鄂霍次克海,长度1.6公里,阔度850米,由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
  • Eubrachyura蟹派(学名:Eubrachyura)是短尾下目的一个派,包含许多较晚形成的蟹。其下的异孔亚派和胸孔亚派两个亚派,都是以其生殖孔的位置来命名的。前者雄性的生殖孔位于腿部,雌性位于胸板上,
  • 鲍照鲍照(约414年-466年),字明远,人称鲍参军,东海郡人(今江苏涟水县北),南朝宋文学家、骈文家、诗人。他的文章风格浑、朴,与同时代的浮华、奢靡文风相左。胡应麟在《诗薮》中称他是“李、
  • 事件相关电位事件相关电位(英语: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是一项基于脑电图技术的,在神经科学领域中有广泛应用的研究手段。在国际心理生理学研究学会(Society for Psychophysiological 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