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奔星(1913年6月-2004年4月20日),笔名东方亮、欧阳镜,湖南安化人,中国现代诗人。他与李章伯在北平创办诗歌杂志《小雅诗刊》,又发表不少诗作在《菜花诗刊》、《诗志》、《新诗月刊》等诗歌杂志上,创导新诗现代化、民族化,在海内外学界享有很高声望。吴先生对“究竟怎样迎接‘明天’的新诗”作了三点小结:
“第一,从传统看,诗的形式并无时代性,是可以继承发展的。因此,今天的诗人用旧体诗词的形式,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感情,并不奇怪,无须加以排斥和反对。第二,从传统看,诗的形式并无国别性,是可以互相引进、互相交流的。我们从“五四”前夕开始移植西洋诗,促使新诗的成长,是无可非议的。第三,从传统看,诗的形式是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因而,以时更新,不断创造,是新诗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不容任何人的主观意志所左右的。为了“明天”的诗坛能出现一种或多种足以代表我们伟大时代的诗歌形式,我们应该在传统上、形式上,采取兼容并包的方针,既不数典忘祖,也不排斥“拿来”。认真继承“昨天”的成果,总结“今天”的成就与失误,迎取“明天”的创造,应是社会主义诗歌的发展道路。”(见“中国现代诗人论‧序言”,《新诗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他也是鲁迅研究专家,中国现代文学史家,曾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顾问,全国鲁迅研究会顾问,中国作协诗歌学会理事,江苏省作协顾问。
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早年参加湖南农民运动、“一二·九”学生运动。他先后在桂林师范学院、国立武汉大学、江苏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任研究员、教授。
他于1957年被划为右派,下放徐州师范学院“戴帽”任教,1982年获得平反,重返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