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韧转换带是地壳强度最大的部分。对于富含石英和长石的大陆地壳而言,脆韧转换带出现在大约13到18公里深度(大致对应于250到400°C的温度)。在这一深度,岩石变得不容易破裂,而更容易由蠕变而造成韧性变形。这是因为材料的脆性强度随围压的增加而增加,而韧性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降低。地壳中,脆性强度越向下越大、韧性强度越向上越大;脆韧转换带出现在二者大小相等的深度;在这个带,地壳强度随深度的变化曲线呈现典型的“锯齿状”。因此,这个带是地壳强度最大的带,也是很多地震发生的深度。脆韧转换带的深度取决于应变速率和地温梯度;应变速率小、热流高的时候,深度小;应变速率大、热流低的时候,深度大。脆韧转换带出现的深度也受地壳岩石组成的影响。
首页 >
脆韧转换带
✍ dations ◷ 2025-11-19 23:50:04 #地球物理学,地球的结构
相关
- 菌物总界菌物总界(Holomycota,.mw-parser-output .smallcaps{font-variant:small-caps}.mw-parser-output .nocaps{text-transform:lowercase}Liu et al. 2009)是单鞭毛生物的一个演化
- 苦艾酒苦艾酒(法语:Absinthe: .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
- 复制叉DNA复制是指DNA双链在细胞分裂分裂间期进行的以一个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链的过程。复制的结果是一条双链变成两条一样的双链(如果复制过程正常的话),每条双链都与原来
- 美美,哲学概念,汉字“美”是由“羊”和“大”所组成的,由此而延伸出其它美的含义。但是各个时代或者民族对于美的定义是不同的。在甲骨文中,美写作戴羽毛头饰的妇女,与“每”同源,都
- 海洋地壳海洋地壳是岩石圈的一部分,由密度较大的硅镁质岩石构成,偏向碱性,与大陆地壳相比,硅酸盐较缺乏,密度也较大,平均密度约3.0 g /
- 中古波斯语中古波斯语(中古波斯语:
- 嘉穆瑚觉罗氏,名真奇庶妃嘉穆瑚觉罗氏,亦作“绰奇德和母”、“德和母妈妈”。世居嘉木湖地方 (今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苏子河流域) 。满洲正白旗人。明末茅瑞征著《东夷考略》称其为真奇。
- 斑脸海番鸭斑脸海番鸭(学名:Melanitta fusca)为鸭科海番鸭属的鸟类,俗名海番鸭、奇嘴鸭。分布于东西伯利亚北部、欧洲、北美洲西伯利亚东部沿海、朝鲜、日本、欧洲、北美洲东西海岸、中国
- 盖提美术馆J·保罗·盖蒂博物馆(J. Paul Getty Museum)是一座艺术博物馆,位于美国加州洛杉矶,拥有两个馆址:盖蒂中心和盖蒂别墅。前者收藏中世纪以来的西方艺术品。估计每年有130万访客,是美
- 分配常数分配常数(英语:Distribution constant,或称为分配系数)是指一种分析物在两种不相混合溶剂中的平衡常数。对一种特定溶质来说,分配常数等于它在固定相中的摩尔浓度与其在流动相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