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永河(1910年-?),台湾日治到战后时期台湾登山家、登山作家,笔名“山猪哥”,着有《北郊山踏查行》。
谢永河从母姓,小学毕业至台湾总督府任工友,后来父亲王德要接造漆厂的家业,谢永河才离职经营王德油漆行。
日治时代,台湾有台湾山岳会、万华登山会、趣味登山会,其中万华登山会负责人即谢永河。中华山岳协会的理事长蔡礼乐在日治时代就和谢永河一起登山。因谢永河身高185公分又强壮,能领头探查一等三角点,同好称他“一等三角点”。日本战败后、台湾岳界接收日本人的台湾山岳会时,谢永河会籍号码是“一”号。
1960、70年代,谢永河投注心力探查山径,自己深入各山头。踏查时他会固定在一区域的群山,如曾花一年在三峡登山。他主张真正的登山人不可挑食,要多了解各山区的特性。他自认自己的登山风格是随性所至、安全为重,就如野山猪,故投稿发表心得时以“山猪哥”作笔名,并以六十年登山经验著作《北郊山踏查行》两集。在《民生报》撰写户外旅游专文的黄德雄评谢永河、邢天正的登山书可比鹿野忠雄作品。
谢永河十一名子女有六人出国留学。六十岁以后,他考上中兴大学经济系,耗五年毕业。
谢永河七十九岁时仍经常踏查郊山。他中风后不再爬山,在1995年报导时八十六岁的他还去东吴大学读日文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