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

✍ dations ◷ 2025-11-02 00:22:14 #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前340年-前295年),嬴姓,赵氏,名雍,中国战国中后期赵国的君主。死后谥号武灵。生于赵肃侯十年(前340年),在位共27年(前325至前299年),推行“胡服骑射”政策,赵国因而得以强盛,灭中山国,败林胡、楼烦二族,辟云中、雁门、代三郡,并修筑“赵长城”。武灵王禅让王位予赵惠文王,自己退居幕后,号称“主父”。因为储君废立问题,在赵惠文王四年(前295年)的沙丘之乱中被幽禁而饿死。赵侯称王,自武灵王谥号始,但惠文王称王于前299年,在武灵王死之前。前326年,赵肃侯卒,子武灵王即位,时约18至20岁(赵国君主几岁听政不详,若如秦王22岁听政,则武灵王二年听政时22岁,即位时即20岁。若赵君20岁听政,则就位时18岁)。武灵王元年(前325年),以阳文君赵豹为相,魏惠王与太子嗣和韩宣王与太子仓来信宫朝贺。时武灵王年少,未能处理政事,设博闻师三人,左右司过三人。等到能处理政事(二年或元年底),向先王重臣肥义问政,增加他的俸禄。对国内年过八十的老人,每月送老人年金。三年(前323年),在鄗筑城(赵与中山国的南疆交界处,今河北高邑)。四年(前322年),与韩会于区鼠。五年(前321年),娶韩女为夫人。三年时,三晋与燕国、中山国等五国的国君互相称王,武灵王也参加称王活动,成为首任赵王。八年(前318年),赵国参加五国联军伐秦之役,联军打了败仗,武灵王说:“没有王的实力,怎么敢窃取王的名号?”下令取消王号,命国人称自己为“君”。武灵王即位之初,对外作战屡次战败,北方又受少数民族威胁,赵国处境危险。十九年(前307年)月,武灵王招肥义谈论天下大事,(史记是这么说的,实际的情形,可能是召集肥义及以下官员,举行军事会议。)谈了5天才结束。会后,武灵王带领军队进攻中山国,到达中山国南境的边防城市:房子(今河北高邑县西南),第一战就吃败仗,只好退兵。武灵王亲率臣下考察边境,沿着中山与赵国的边境到达代(今河北蔚县),北到“无穷之门”(位于今河北张北县),西到黄华 (可能是黄河边的山丘)。考察回来后召见楼缓谋划,说:“先王趁世事变化,做这里的主人,依靠漳水、滏水的天险,修筑长城,攻取蔺、郭浪,在荏打败林胡,但功业还没完成。现在中山在我国中间,北有燕,东有东胡,西有林胡、楼烦和秦、韩的边境。如果没有强大的兵力救援,就要亡国,怎么办?要有高于世俗的功名,一定会受到背离习俗的拖累。我想要全国军民都改穿作战与工作方便的胡服。”楼缓说:“好,臣支持大王的决定。”但群臣都不想改穿野蛮人的服装。武灵王再与重臣肥义讨论,肥义也支持武灵王的构想。武灵王想让德高望重的叔叔公子成带头穿胡服,为群臣榜样。公子成反对,称病不朝。武灵王亲自前往公子成家劝说:“衣服,是用来便于使用的。礼仪,是用来便于行事的。剪发文身,衣襟偏向左侧,是越人的风俗。涂黑牙齿,在额头上涂抹颜色,不戴帽子,针线粗拙,是吴国的风俗。虽然礼仪衣服不一样,但一样便利。乡情不一样,风俗就变了。事情不一样,礼仪就变了。所以这不是圣贤可以统一的。以前中山依靠齐国的强大兵力,围攻鄗(今河北省柏乡县以北),鄗几乎失守。先王以之为耻,这个怨仇还没报。 上党(今山西省东南部)附近的地形险恶,没有大量轻捷的骑兵,是没有办法防守的,穿上胡服的步兵战力提高,还可以报中山于我国的怨仇。如果叔父只泥拘于世俗的礼仪及服装规范,而违背祖先简子与襄子的开疆辟土宏愿,及忘却鄗城被围的耻辱,我真的很失望。”公子成被说服,立即穿上武灵王赐的胡服。于是武灵王第二天就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大臣们还是纷纷反对,武灵王一一加以说服。 二十年(前306年)赵国在实行“胡服骑射”改革一年后,再度进攻中山国,这一次表现好多了,一直打到宁葭(今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北),中山的中心地区。赵军深入敌境之后还是吃败仗,中山军反攻,赶走入侵者,还夺取赵国的鄗城。仅只一年,胡服骑射的优点已经显现出来了。另一路军队向西进攻胡地,倒很顺利的到达榆中,打败林胡王,林胡王献马求和。武灵王知道中山很顽强,如果别的诸侯国来干涉,赵国就无法独吞中山。回来后,立即展开外交攻势,派楼缓出使秦,仇液出使韩,王贲出使楚国,富丁出使魏,赵爵出使齐。派代相赵固管理胡地,在那里招幕胡人从军。二十一年(前305年),再进攻中山。赵袑为右军,许钧为左军,公子章为中军,由南向北进攻,武灵王统一指挥。牛翦带领骑兵,赵希带领胡、代的军队从西方的井陉关出击。牛翦与赵希穿过山谷,在曲阳(今河北省曲阳县)会师,攻下丹丘(曲阳县西北)、华阳(恒山)、鸱之塞(又名鸿上塞,在恒山。)。武灵王率军攻下鄗、石邑(今河北省元氏县北)、封龙(今河北省元氏县西北)、东垣(今河北省正定县南)。鄗是赵国领土,武灵王三年才大修城防,大约在去年或前年,中山反攻得胜时落入中山手中,今年又被赵国夺回来了。胡服骑射两年后,赵国终于首次击败中山,中山献四城求和,武灵王答应,退兵。之后,赵国又数度进攻中山,都是以中山割地求和收场。二十六年(前300年),再次进攻中山,这一次,赵国决定要消灭中山国,出动大军连续进攻五年,前296年终于消灭中山国,另立一位傀儡中山王,次年又把傀儡取消,中山国彻底消灭。在进攻中山时,还继续攻伐北方及西方的胡人部落,领土向北扩大到燕、代,向西扩大到云中(今内蒙古呼和浩特托克托县)、九原,并从今天的河北张家口到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五原县修筑“赵长城”。前297年,赵主父巡视新领土时碰到楼烦王,楼烦王不想打仗也不想逃跑,他向赵主父投降,把军队交给赵主父收编,楼烦人成了赵国人。赵武灵王北击三胡后,匈奴曾一度沦为赵国的附属国,对此太史公司马迁有言“武灵王以区区赵服单于”,当指匈奴。直到战国末年,赵将李牧一战大破杀匈奴骑兵十余万,匈奴不敢近赵边境达十余年。二十八年五月初一戊申(前298年4月7日),武灵王禅让太子赵何。赵何本为公子,武灵王因宠幸其母吴娃,立其为太子,罢免了原太子章为安阳君。新王到太庙行完礼仪后,出来上朝。大夫都作为新王的臣子,肥义为相国,并任新王的王师。赵何是为赵惠文王。惠文王是吴孟姚的儿子。武灵王自号主父。主父想让惠文王主管内政,主父自己主管军事,并设想从率领骑兵绕道云中、九原,南渡黄河,进入河南,直接向南奇袭秦国都城咸阳。于是他亲自乔装成使者进入秦国。秦昭襄王在大殿上宴请赵国使团时,觉得他样子奇伟英武,不像臣下的气度,感到奇怪。宴后,他派人前往使馆调查,才知道那是赵国主父,但此时主父已经出函谷关回国去了。得知这个消息,秦人非常震惊。主父之所以要进入秦国,是要亲自勘察地形,观察秦人的风貌习俗,以及秦昭襄王的为人。惠文王三年(前296年),主父攻灭中山,迁中山王到肤施。归来庆功时,封原本的太子赵章为安阳君,派田不礼为相辅佐。肥义认为赵章骄而田不礼诈,两人在一起一定会作乱,于是对高信说:“如果有人召见大王的话,一定让我走在前面。”惠文王四年(前295年)群臣朝见惠文王,主父在一旁观看,看见赵章面对弟弟礼拜称臣,心中怜悯,想把赵国一分为二,让赵章作代王。但这个决定没有做出就被中止了。主父和惠文王出游沙丘,分宫而居。赵章和田不礼带领他们的党羽作乱,诈用主父的命令召惠文王。肥义先去,被杀。高信和惠文王与赵章作战。公子成和李兑从国都邯郸赶来平乱,击败赵章,杀田不礼。赵章逃到主父宫中,主父接纳了他。公子成和李兑包围了主父宫,杀死赵章。公子成和李兑商量:“因为赵章的缘故而围攻主父,休兵的话,一定会被主父灭族。”于是继续围困,对宫中人说:“后出来的人灭族”,宫中人都逃了出来。主父逃不出来,又找不到食物,把树上的小鸟都掏出来吃了,过了三个月左右在宫中饿死。赵雍谥号武灵王,葬于蔚州灵丘(山西灵丘)东三十里。东汉蔡邕在《独断》中解释:“克定祸乱曰武,乱而不损曰灵”。楚怀王逃出秦国,经赵,赵不敢受,送还秦国,时人皆认为是赵武灵王退位,新登基的赵惠文王年幼无能的缘故(时年11岁)。当时的赵武灵王身在代郡尚未回到邯郸,不能参与决策。对于楚怀王的安排应该是丞相兼太傅的肥义作出的决策。反对者的看法是:从楚怀王事件后赵国的行动来看,赵武灵王的策略是先压制、拉拢西北的楼烦、林胡等游牧民族,接着剿灭赵国境内的心腹之患中山国,然后才会考虑进攻秦国。(此外,楚国于公元前306年吞并越国成为超级大国,进入全盛时期,并直接通过军事力量同时打击韩、魏、秦、齐四国,虽然从地缘上不会直接威胁赵国,但赵武灵王显然不希望在将来遇上这样一个强敌,因此暗中削弱楚国。)如果收纳楚怀王,无疑会招致秦国的打击报复,打乱赵武灵王的计划;又放虎归山,楚怀王归国后楚国可能变得更加强大。所以肥义的决策是符合赵国利益与赵武灵王的策略的,无可非议。支持者的看法是:实际上当时唯一可以遏制秦国扩张的唯有楚国。即使实现如上赵武灵王的计划,赵国依然不能同秦国抗衡,而最终会被消灭。虽然赵国送还楚怀王给秦国,避免了秦国的进攻借口,但是这样的处理方式实际上帮助了秦国。因为楚国之后继续内乱,国力持续削弱,秦国可以从容对付其余六国而毫无顾忌,最终按照计划消灭了六国。尽管送还楚怀王回楚,可能招致秦国的攻击。但是有楚国的存在和背后可能实施的攻击,秦国并不敢长期对赵作战,因此也很可能并不对赵用兵。因此,赵国的做法是短视的,也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加速了自己被灭亡的进度。因为没有了强大楚国的制约,秦灭六国只是个时间问题。梁启超认为赵武灵王是黄帝以后的第一伟人,因为他和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明成祖一样,是少数可以取得对北方游牧民族战争胜利的人之一。1903年,梁启超发表《黄帝以后的第一伟人——赵武灵王传》。历史学家翦伯赞有《登大青山访赵长城遗址》一诗:“骑射胡服捍北疆,英雄不愧武灵王。邯郸歌舞终消歇,河曲风光旧莽苍。望断云中无鹄起,飞来天外有鹰扬。两千几百年前事,只剩蓬蒿伴土墙。”朝鲜正祖与李光宪论:““武灵王之变服骑射, 以报中山之怨, 尽亦非庸主所及. 然弃中国之法, 从夷狄之习, 遂使先王之制变, 而为伊川之被发, 一时之功, 能敌后人之议欤. 公子成所执固正, 而卒乃听命, 此亦可谓权时以济事者欤. 世称三代以上, 皆用车战, 至武灵王始习骑射, 然则武灵王之前, 中国无骑射之法欤.”幼学李光宪对.“武灵之废衣裳而刱胡服, 废车战而刱骑射, 在其时则固可谓能知合变, 而其为万世无穷之弊则罪不可恕矣. 公子成之持论不根, 均之为失, 何足道哉. 三代之制, 皆用车战, 则武灵之前, 未闻有骑射之制矣.””(

相关

  • 苯甲酸钠苯甲酸钠(化学式:C6H5CO2Na),E编号E211,是苯甲酸的钠盐。苯甲酸钠是很常用的食品防腐剂,有防止变质发酸、延长保质期的效果,在世界各国均被广泛使用。然而近年来对其毒性的顾虑使得
  • 国家卫生研究院美国国家卫生院(英语: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缩写为NIH),隶属于美国卫生及人类服务部,是美国联邦政府中首要的生物医学研究机构。2006年的资料显示,此机构花费美国全国28%
  • 淀粉样物质淀粉样物质(英语:amyloid)是一种不可溶的纤维性蛋白质,“淀粉样物质”,港澳台称为“类淀粉蛋白”。在器官中不正常的堆积,会造成类淀粉沉积症(amyloidosis)。在许多神经性疾病,如阿兹
  • 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前11世纪-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除此之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六篇,题目分别是南陔、白华、华黍、由
  • 富士圆顶坐标:77°19′S 39°42′E / 77.317°S 39.700°E / -77.317; 39.700冰穹F(英语:Dome F),又称富士圆顶或富士冰穹(英语:Dome Fuji,日语:ドーム富士)位于南极洲的毛德皇后地东部。该地
  • 真皮层真皮层(拉丁语、德语、英语、西班牙语: Dermis、法语、葡萄牙语: Derme)是位于表皮与皮下组织之间的一层皮肤,其由两层组成——乳头层与网状层。真皮的结构组成是胶原蛋白、弹
  • 苯六甲酸酐苯六甲酸酐也称为“苯六酸酐”、“苯六羧酸酐”或“蜜石酸酐”等,是一种碳氧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12O9。苯六甲酸酐是苯六甲酸的酸酐,可由苯六甲酸和乙酸酐的混合物加热至120℃制
  • 斯派克·李'奥斯卡荣誉奖2015年斯派克·李(英语:Spike Lee,1957年3月20日-),原名谢尔顿·杰克逊·李(Shelton Jackson Lee),美国电影制作人、导演、剧本写作者及演员。他曾获得艾美奖,并曾获得奥
  • 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法语:Révolution française, 1789年-1799年)是法国的一段社会激进与政治动荡的时期,对于法国历史以及全欧洲都留下深刻广泛影响。法国政治体制在大革命期间发生了众
  • 马尔纳拉科屈埃特1法国统计部门在计算土地面积时,不计算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池塘、冰川和河口。马尔讷拉科凯特(法语:Marnes-la-Coquette)是法国法兰西岛大区上塞纳省的一个市镇,属于布洛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