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利克斯·马丁·尤利乌斯·施泰纳(德语:Felix Martin Julius Steiner,1896年5月23日-1966年5月12日),又常译作施坦纳、施坦因纳,德国军官,同时亦是纳粹德国的一名纳粹党员,曾任党卫队上级集团领袖及武装党卫队上将。他曾参与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并获授橡叶佩剑骑士铁十字勋章。武装党卫队原本只是纳粹党党卫队的武装支队,在他与保罗·豪塞尔的发展及改编下,成为了纳粹德国的一支多种族多国籍的军事单位,对此他功劳不少。
海因里希·希姆莱选择了施泰纳去创建并指挥一个新的精英装甲师团,党卫队第5装甲师“维京”。他在1943年升任党卫队第3(日耳曼)装甲军的司令。施泰纳于1945年1月28日被任命为党卫队第11装甲军的司令,是新建的特设柏林守卫阵营的一部分,负责阻止苏联军队横越维斯杜拉河。
施泰纳在柏林战役期间的4月21日被任命为施泰纳分队的司令,而阿道夫·希特勒则命令施泰纳从城北进攻,用钳形攻势包围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然而,他部队的人数是敌军的十分之一,而且疲惫不堪,因此施泰纳明确地声明他没有反攻的能力。这项决定使得希特勒在元首地堡于4月22日的每日军情会议中含着泪大发雷霆。
施泰纳在德国投降后被囚禁,并在纽伦堡审判中被指控。但法庭撤销了对他战争罪的所有起诉,并于1948年释放了他。他之后继续住在德国,写了几本书,并参与组织对武装党卫队前队员的支援工作。他于1966年5月12日逝世。而他一生中都从未结婚。
在电影《帝国的毁灭》中,还原了希特勒在得知施泰纳没有进攻后大发雷霆的情节(“元首的愤怒”)。这段场景被作为恶搞的素材广泛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