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冰激凌头痛
✍ dations ◷ 2025-09-18 22:52:13 #冰激凌头痛
冰激凌头痛(英语:ice-cream headache)又称大脑冻结(英语:brain freeze)、冷刺激头痛(英语:cold-stimulus headache),其学名为翼腭神经节疼痛(sphenopalatine ganglioneuralgia),是一种通常因食用冰冷食物(例如冰激凌)造成的急促的头痛。冷的食物触及到人的上颚时,人的神经反射会使血管急速收缩扩张,导致疼痛牵涉到上颚,并传导到大脑。研究称,食用冰冷食物的频率越高,冰激凌头痛发生的几率越高。冰激凌头痛是由于快速进食冰冷食物导致的。很多情况下,进食冰激凌或类似食物时,食物触及上颚,或在食用者大口吞咽冰冷食物时会发生冰激凌头痛。通常,这种头痛症状在10秒内出现,持续20秒左右。也有些人可能需要忍受更长时间。这种头痛似乎和上颚被冰冷食物刺激的位置有关,被刺激的位置和头痛位置呈同一侧。不过也有人整个头部都会痛。避免它最有效的方法是:食用冰冷食物时,放慢速度,不要大口吞咽。在口中含一会食物,使其温度被神经所适应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冰激凌头痛是鼻窦毛细血管受到忽冷忽热的影响而发生的直接原因。一个类似但无痛感的血管反射的例子是,在冷天里出门,脸会变红。结合两个例子来看,低温会导致鼻窦毛细血管的收缩,而后温度回升会使鼻窦毛细血管再次急速扩张。这种扩张会被上颚上的疼痛感受器感知并通过一条主要的面部神经——三叉神经传回到大脑。该神经也可以感觉面部疼痛,只要大脑将神经信号识别为来自额头的痛感即可。这与心脏病发作时导致的牵涉痛是一样的。研究表明,偏头痛的跳动性疼痛阶段与之血管机制相同。值得注意的是,冰激凌头痛可以同时在热或冷的外界条件下发生。当此头痛发生时,可以通过将舌头抵在上颚的方式,温暖上颚以减轻痛苦。
相关
- 方式关系方式关系(英语:troponymy)指的是词位之间因“方式”的联系而存在的关系。这个概念由克里斯蒂安妮·费尔巴姆(英语:Christiane Fellbaum)和乔治·A·米勒首次提出。例如,咕哝、嘟囔
- 维生素缺乏症维生素缺乏症(英文:Avitaminosis)是由维生素缺乏或者代谢转化(例如色氨酸转烟酸过程)缺损所引起的一系列慢性或长期的疾病,这类疾病根据与其有关的维生素的字母进行定名。与此相反
- 再生不良性贫血再生不良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plastic anaemia)也叫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指骨髓未能生产足够或新的细胞来补充血液细胞的情况。一般来说,贫血是指低的红血球统计,但患有
- 维博瓦伦蒂亚维博瓦伦蒂亚(意大利语:Vibo Valentia),是意大利维博瓦伦蒂亚省的一个市镇。总面积46.34平方公里,人口33813人,人口密度729.7人/平方公里(2009年)。
- 季蒂昂的芝诺季蒂昂的芝诺(Ζήνων,前335年-前263年),古希腊哲学家(不同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埃利亚的芝诺),出生于塞浦路斯的季蒂昂(Citium),于公元前313年左右到雅典研究哲学,受到苏格拉底、赫拉克
- 电子器件电子元件(electronic component),是电子电路中的基本元素,通常是个别封装,并具有两个或以上的引线或金属接点。电子元件须相互连接以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电子电路,例如:放大器、
- 曰曰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七十三个(四划的则为第十三个)。就正体中文中,曰部归于四划部首。曰部通常是从上、中、下方均可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
- 生物集群灭绝生物集群灭绝是指在一个相对短暂的地质时段中,在一个以上并且较大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生物数量和种类急剧下降的事件。这个概念主要是指宏观生物,因为微生物的多样性和数量很难推
- 三叶动物门三叶动物门(学名:Trilobozoa),又名三裂动物门,是一个已经完全灭绝的动物门,在分类上属辐射对称动物,身体呈特殊的三重辐射对称结构。三叶动物生存的年代非常久远,其化石仅出现于寒武
- 瓦茨拉夫·哈维尔瓦茨拉夫·哈维尔(捷克语:Václav Havel,1936年10月5日-2011年12月18日),捷克作家及剧作家,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天鹅绒革命的思想家之一。于1993年到2003年间担任捷克共和国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