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体鳄属(属名:)是伪鳄类的一属,属于副鳄形类的迅猛鳄科(目前是个多系群),生存于三叠纪时期的巴西。
如同其他迅猛鳄科动物,十体鳄是种四足肉食性动物,是它们所处环境的顶级掠食动物。十体鳄的身长估计约2.5米。
十体鳄的化石集中于相同地点,显示它们可能是群体行动的动物。十体鳄可能是已知年代最早的群体行动的主龙类。
十体鳄的化石发现于巴西南部的南里奥格兰德州,属于圣玛利亚组(Santa Maria Formation)的埃雷莫阿段(Alemoa Member),地质年代相当于三叠纪中期的拉丁尼阶。
化石来自于十个标本,九个是关节仍连结的完整骨骼、部分骨骼,第十个是头颅骨碎片,其中有三个有接近完整的头颅骨。其中最完整化石被列为正模标本(编号MCN PV10105a),只缺少肩带与四肢。其他八个骨骼化石被标名为MCN PV10105b-i标本。发现于其他挖掘地点的投颅骨碎片,则被标名为编号MCN PV10004标本。这些化石都由当地博物馆保存、拥有。
在2011年,南美洲古生物学家麦克斯·朗格(Max C. Langer)等人将这十个化石作正式叙述、命名。模式种是夸塔科洛尼亚十体鳄(),属名在古希腊文意为“十人军团的鳄鱼”,意指这些化石的集中状况;种名则是以化石发现处的Quarta Colonia为名。
十体鳄是迅猛鳄、撕蛙鳄的近亲。在2010年的一个主龙类种系发生学研究,将十体鳄归类于迅猛鳄科;但同时发现迅猛鳄科所属的劳氏鳄目,本身是个并系群,有一个分支演化出后期的鳄形超目。另一个稍晚研究,则发现十体鳄是Loricata演化支的最原始物种;Loricata演化支是一个新成立分类单元,范围是包含尼罗鳄在内,但不包含波波龙、鸟鳄、坚蜥在内的最大演化支。根据这层关系,包含十体鳄在内的劳氏鳄目,是现代鳄鱼的三叠纪远亲。
十体鳄的九个标本集中于相同地点,而且彼此重叠。根据埋葬学分析,显示这九个化石是同时遭到掩埋的,而不是在不同地点死亡,然后被冲刷到相同地点。如果这九个个体是同时遭到掩埋,显示十体鳄可能是群体动物的动物。如果属实,十体鳄将成为已知年代最早的群体行动的主龙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