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

✍ dations ◷ 2025-04-25 18:28:35 #芙蓉
芙蓉(马来语:Seremban)全名“芙蓉市”(马来语:Bandar Seremban),是位于马来西亚南部的一个城镇,也是该国森美兰州的首府兼芙蓉县的县城。芙蓉市的华语译名“芙蓉”源自旧称“双溪乌绒”(马来语:Sungai Ujong、本意为“末端的河流”)当中“Ujong”一词的粤语音译。加上该市境内的许多住宅区都以花卉来命名,故也被当地华人昵称为“花城”。2004年,该市举办了第10届马来西亚运动会。芙蓉新城(马来语:Seremban 2)是因芙蓉旧市(即旧城区)达到饱和程度,而由芙蓉市议会决定计划另建的新区。芙蓉是华人的主要传统聚居地之一,到70年代时华人仍占芙蓉区人口的多数,为当地主要族裔之一。华裔之间多以华语和粤语交谈。现在芙蓉市华人的比例是约45%。芙蓉旧称双溪乌绒(Sungai Ujong),是在森美兰九州府中,产锡最多的一小州。自17世纪中叶,即开始有华商在此采锡。到了1859年,芙蓉出现第一位华人甲必丹盛明利。后来叶致祥、叶亚来等均在此担任过甲必丹。18世纪中叶,拿督克兰那(Dato'Kelana)被推举为双溪芙蓉的酋长(Undang),与此同时,还有另一位拿督达都·班达(Dato'Bandar)也被推举为酋长。双方为了向华人抽取锡米税及保护费展开了械斗。当时,芙蓉最发达的地方是采矿区亚沙,宁宜河(Sungai Linggi)是主要贸易水路,直通马六甲。芙蓉的马来文地名Seremban由来,与中国南来的华侨有很大关系。芙蓉市议会官网记载,芙蓉早期称为双溪乌绒(Sungai Ujong),后来随着越来越多侨民涌至双溪乌绒谋生和经商而热闹起来。在芙蓉火车站附近,当时华侨在空闲时,流行用小石子玩起一种叫“Sarimban”的传统游戏,结果,这个玩意过后相信被人朗朗上口叫起后成为了地名。芙蓉烧包 新儒记牛腩粉 滔记客家面 姨婆老鼠粉 芙蓉烧螃蟹 再丰茶室的钻石海南鸡饭更是以贵为著名。城内公共交通包括马来亚铁道通勤铁路(KTM Komuter)、电车系统,以及数个巴士与出租车服务。交通部部长陆兆福宣布,为了方便住在芙蓉工作在吉隆坡的市民,交通部要求马来亚铁道公司(KTMB)重启芙蓉往返吉隆坡中环交通综合总站的直通快捷电动火车服务(Commuter Express),并从2018年7月25日开始实行。Category:芙蓉人芙蓉有了三个姐妹城市。

相关

  • 脓溢性皮肤角化病脓溢性皮肤角化病 (英语:Keratoderma blennorrhagicum)是反应性关节炎的皮肤表现,见于约15%的反应性关节炎患者。发生部位通常位于手掌或脚掌,但也可能蔓延至阴囊,头皮或躯干等
  • 黏合剂黏着剂也称胶黏剂、黏合剂、胶水,在1942年被哈利·库弗博士(英语:Harry Coover)发明。指将两个物体黏附在一起的材料,根据所要黏合材料的特性(主要是表面特性,如粗糙度),使用不同的黏
  • 滴管滴管(Pasteur pipette、Pipette)是实验室中用于转移少量液体的器皿。滴管为一根开端很窄的中空玻璃管,末端有橡胶球。滴管通常是玻璃制的,但也有的是塑胶制的。通常滴一滴为0.05
  • 金帐汗国钦察汗国(英语:Golden Horde;蒙古语:Алтан Орд,Altan Ord)(1242年-1502年)又称金帐汗国或大帐汗国,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元朝称之为大元钦察术赤兀鲁思,对金帐汗庭称为金斡耳朵,称
  • 肉体身体是每个生物的实体。身体是生物的外表,可表示该生物的健康程度,以致表示该生物是否死亡。人体主要组成部分有头、颈、躯干、双臂及双腿,另外包括呼吸、心血管、神经系统和其
  • 加拿大雁加拿大雁(学名:Branta canadensis;英文:Canada Goose),属于雁形目鸭科黑雁属;种名canadensis为拉丁文,“来自加拿大”之意。加拿大雁为体形巨大的雁形目鸟类,其成鸟体长可达100厘米,翅
  • 火灾警报器消防警报器是一种装在建筑物内或特定地方的警报器,以在火灾可能发生时警告,使人们可即时应变,进而降低生命、财产的损失。消防警报器有很多种类,最常见的为声光报警器,其动作原理
  • 台湾高等法院本院:台北市中正区重庆南路一段124号 刑事庭大厦:10048 台北市中正区博爱路127号 民事庭大厦:10048 台北市中正区贵阳街一段233号 宝庆院区:台湾高等法院,简称高等法院、台高院
  • 桶盘屿坐标:23°30′40″N 119°31′06″E / 23.511072°N 119.518289°E / 23.511072; 119.518289桶盘屿位于澎湖本岛西南方,面积约0.4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属马公市。在马公市中心西南
  • 贝塞麦转炉炼钢法贝塞麦转炉炼钢法最早源于工业革命,是平炉炼钢法发明之前首个从生铁大规模生产钢的廉价工艺,以英国发明人亨利·贝塞麦的名字命名。贝塞麦1855年取得该工艺的专利。不过在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