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风神庙
✍ dations ◷ 2025-11-09 08:49:00 #风神庙
坐标:22°59′50″N 120°11′45″E / 22.9971131°N 120.1957301°E / 22.9971131; 120.1957301风神庙是位于台湾台南市中西区的直辖市定古迹,是全台湾现存唯一一间主祀风神的庙宇,也是台湾府城七寺八庙之一。在其对面有同为直辖市定古迹的接官亭。该庙是在清乾隆四年(1739年),由台湾道巡道鄂善所建立,就设在台湾府大西门外面南河港的河道右侧、安澜桥的旁边。当时的风神庙是一栋四进的建筑,其第一进是大门,第二进是官厅,第三进便是风神殿,而第四进是大士殿。是在把原设在赤崁街大井头的接官亭移到此处后兴建,以保佑往来舟楫的行旅安全。而在这之后台湾府知府蒋允焄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对风神庙进行了第一次的整修,而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时的知府蒋元枢则又再次进行整修。这一次除了对原有建筑整修之外,蒋元枢还在庙的东侧建置公馆以让来台的官员暂居,并建设石坊以光大这座进出台湾的门扉。而在日治时期,由于日本在大正七年(1918年)进行的市区改正计划,而导致原本后半部所有的殿舍以及旁边的公馆遭到拆毁,神像移到原本的官厅。后来在大正十三年(1924年)时,当地的士绅集资在原官厅地点之上重建,而成今之风神庙。而在那之后仍进行了几次整修,如民国81年(1992年)时。2016年2月6日的高雄美浓地震,造成日治时期建的石造钟楼倒塌,鼓楼结构也有受损,为该次地震中台南古迹受创最严重者。之后经过相关考据,于2017年9月18日举行风神庙修复工程的开工祭拜仪式,预计于2019年10月5日举行入火安座仪式。现今之风神庙,为面宽仅五开间之三合院格局,其中,正殿宽三开间,附有拜亭,左右厢房各一开间,具备东西两庑。建筑结构皆为硬山屋顶,铺设红色板瓦,没有装饰瓦当、滴水,屋脊皆为马背收尾,屋椽尽处有封檐板,可以看出浓厚闽南建筑风格。庙宇主祀风神,在其左侧神龛原先陪祀知府蒋元枢,然而如今神像已经失窃,改祀武财神爷;右侧神龛陪祀佛祖。此外,在庙里面,还有祭祀著雷公与电母。门上屋梁悬挂着“和以被物”匾,是在日治时期由信徒捐赠的文物。由南沙宫、金华府及药王庙所共同联防之区域,并以风神庙为主庙,防御区域是在城外五条港之南河港和南势港。大台南公车风神庙的内堂。风神庙所奉祀之雷公。风神庙所奉祀之电母。风神庙外墙上的书卷造型窗。2016年因地震受创的鼓楼2016年因地震倒塌的钟楼
相关
- 运动医学运动医学(英文:Sports Medicine)为医学的一个分支,为复健医学的一个次专科,范畴为研究体适能、防止及处理与运动及体能锻炼相关的创伤。20世纪后期,运动医学才从医疗卫生中分门别
- 宽鳞多孔菌宽鳞多孔菌(学名:Polyporus squamosus),属多孔菌科一种,是木栖腐生的中型菇类,可食用。它广泛分布,在北美,澳洲,亚洲和欧洲均有发现,生活在硬木树种林中。该物种于1778年由英国生物学
- 格伦·西奥多·西博格格伦·西奥多·西博格 (瑞典语:Glenn Teodor Sjöberg,英语:Glenn Theodore Seaborg,1912年4月19日-1999年2月25日),美国核化学家,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教授、第二任校长(Chance
- 触媒催化剂又称触媒,是能透过提供另一活化能较低的反应途径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组成和化学性质在参加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的物质。例如二氧化锰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双
- 七鳃鳗纲Hyperoartia七鳃鳗亚纲(学名:Petromyzontida),又名八目鳗纲,是脊索动物门圆口纲下的一亚纲。目前已知共有现存 38 种、已灭绝 5 种的七鳃鳗,其中 18 种为寄生性的肉食动物,钻入鱼类
- 碳酸钡碳酸钡(化学式:BaCO3),由于其较容易从自然矿物中获取,且有毒性,故有被称作毒重石。碳酸钡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是一种常见的无机盐。通常,碳酸钡有α、β、γ三种结晶形态,而其
- 社会知觉社会知觉是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其它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状况、动机和意向进行推断的过程。它包括三个方面的知觉:对人、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及对人际关系。与之相对的概念是物知觉
- 安南-芒语族越语支(Vietic)是南亚语系的一个分支。此语支曾被称为越芒语支、安南-芒语支及越南-芒语支。“越语支”之名于1992年由Hayes提出,他提议将“越芒语支”进行重新定义,成为越语支
- 右北平郡右北平郡,中国古郡名。战国时燕国置。秦代郡治在无终县(今天津蓟县)。西汉移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县甸子镇黑城村黑城古城),隶属于幽州刺史部。王莽时改称北顺。东汉时移治土垠县
- IUCN红色名录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或称IUCN红色名录,简称红皮书)于1963年开始编制,是全球动植物物种保护现状最全面的名录。此名录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编制及维护。IUCN红色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