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思钵氏龙属

✍ dations ◷ 2025-08-12 23:37:33 #亚洲恐龙,上白垩纪恐龙,栉龙亚科

巴思钵氏龙属(属名:)是一属大型的鸭嘴龙科恐龙,化石发现于蒙古南戈壁省的耐梅盖特地层,地质年代属于上白垩纪的麦斯特里希特阶早期。它的化石是部分脊柱、部分骨盆及一些肋骨。巴思钵氏龙可能是北美洲亚冠龙的近亲。

模式种是,是由Teresa Maryańska及哈兹卡·奥斯穆斯卡在1981年所叙述、命名。属名是以著名的蒙古古生物学家瑞钦·巴思钵(Rinchen Barsbold)为名。

巴思钵氏龙的正模标本(编号ZPAL MgD-1/110)是一个部分骨骼,这副骨骼包括9节背椎、9节荐椎、15节尾椎、左肠骨、部分左右耻骨、几条肋骨、及一些后肢碎片,当中大部分的脊椎都是呈关节仍连接的状态。巴思钵氏龙的最大特征是在神经棘。这些神经棘很高,尤其是在臀部的,并且是当时已知鸭嘴龙类的第二高,仅比亚冠龙的神经棘短(但这不包含同年被命名的宽尾赖氏龙),而且前几节尾椎的神经棘末端是呈棍棒状的,可能是老年的迹象。

如同其他鸭嘴龙科,巴思钵氏龙可能是双足或四足的草食性恐龙,具有复杂结构的头颅骨,并使用不断更换的牙齿来吃食植物。如果巴思钵氏龙是属于赖氏龙亚科,它的头顶可能有着空心的头冠。

虽然没有发现头颅骨,巴思钵氏龙被分类在赖氏龙亚科中,是第一个发现于耐梅盖特地层的赖氏龙亚科恐龙。它的荐骨与赖氏龙亚科相似,底部有个棱脊,且这些骨头与亚冠龙的相似。由于只发现部分的骨骼,巴思钵氏龙被认为是疑名,或可能是赖氏龙亚科内的分类不明属。根据2011年的重新研究,巴思钵氏龙被改归类于栉龙亚科。

以下演化树来自于2011年的巴思钵氏龙重新研究:

沼泽龙属

冠长鼻龙属

鸭嘴龙属

赖氏龙亚科

慈母龙属

短冠龙属

巴思钵氏龙属

山东龙属

埃德蒙顿龙

埃德蒙顿龙

墨西哥的未命名种

克贝洛斯龙属

原栉龙属

奥氏栉龙

短吻栉龙

乌拉嘎龙属

小贵族龙属

宽尾格里芬龙

著名格里芬龙

纪念区格里芬龙

德州的未命名种

独孤龙属

南似鸭龙属

相关

  • 马铃薯Y病毒科马铃薯Y病毒属 黑麦草镶嵌病毒属 大麦黄色镶嵌病毒属 柘树属病毒属 番薯属病毒属 小麦属病毒属马铃薯Y病毒科(Potyviridae)
  • 赖氨酸赖氨酸(英语:Lysine,简称为Lys或者K)是一种α-氨基酸。它的化学式表示为:HO2CCH(NH2)(CH2)4NH2。赖氨酸是一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赖氨酸的遗传密码是AAA和AAG。赖氨酸与精氨酸,组
  • EDS电子数据系统公司(英文:Electronic Data Systems Corporation;缩写:EDS),是一个美国的全球信息技术服务公司,1962年由罗斯·佩罗创建,总部位于得克萨斯州普莱诺。1984年,电子数据系统
  • 宣夜说宣夜说是中国古代的宇宙论,认为宇宙有无限广度的空间。宣夜说受道家思想影响,起源可追溯到《庄子·逍遥游》,由东汉秘书郎郄萌提出,今见载于《晋书·天文志》和《隋书·天文志》
  • 林登·詹森林登·贝恩斯·约翰逊(英语:Lyndon Baines Johnson,1908年8月27日-1973年1月22日),时常缩写称LBJ,美国政治人物,1963年至1969年担任第36任美国总统,1961年至1963年于约翰·肯尼迪任下
  • 1 线粒体外膜 2 膜间隙5 内层11 线粒体 DNA 12 基质颗粒 13 核糖体 14 ATP 合酶 15 孔蛋白线粒体嵴(英语:mitochondrial cristae)简称“嵴”,是线粒体内膜向线粒体基质折褶形成
  • 董同龢董同龢(1911年10月12日-1963年6月18日),中国音韵学家。生于云南昆明,祖籍江苏如皋。1932年考入国立清华大学中文系。从王力学音韵学,听课笔记被整理成王力《汉语音韵学》,毕业论文
  • 阿瓦达市阿瓦达 (英语:Arvada, Colorado)是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个城市,位于州府丹佛西北。行政上大部分属于杰佛逊县,余属亚当斯县。面积85.1平方公里,2006年人口104,830人。1904年8月24日
  • 奉化区奉化区是中国浙江省宁波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宁波市区南部,为前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蒋经国故乡。秦灭楚国后,越地归入秦国疆域,秦王政于统一六国的前一年即公元前222年设置了鄞
  • 马丁·费尔德斯坦马丁·斯图尔特·费尔德斯坦(英语:Martin Stuart Feldstein,1939年11月25日-2019年6月11日),美国经济学家。费尔德斯坦是卫生经济学领域的先驱者,1960年代他在牛津大学做研究员时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