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毛

✍ dations ◷ 2025-11-21 18:08:51 #根毛
根毛是高等植物根尖表皮上的毛状物,主要位于根的成熟区,形成根毛区。根毛由成熟区表皮细胞向外突出而成,具有顶端封闭的管状结构,其长度由数十到上千微米不等,可通过肉眼观察到。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通常由根毛吸收进入植物体内。根尖上的根毛的数量很大。玉米的根部表皮上每平方毫米约有420条根毛,而豌豆根部表皮上每平方厘米约有250条。植物根部被水浸没处根毛数量很少,有许多水生植物及沼泽植物的根部没有根毛。在干旱的土壤中,根毛则不能发育。根毛本身都是由表皮细胞伸出的薄壁管状构造,长度由0.1至8.0厘米不等。根毛其细胞壁极薄,细胞质紧贴细胞壁。细胞中央是大液泡,细胞核随根毛的生长而逐渐移向细胞末端。根毛因向外突出、延展而表面积较大,但根毛的突起位置大都不在表皮细胞的中央,而常从靠根端的部分生出。植物的根毛可以增加吸收水分与无机盐的表面积,如碗豆的根毛可以使其根部面积增大12倍。根部表面积增大可使植物更充分地吸收土壤中的养分输送至根的内部,再向上输送到植物的茎和叶。根毛细胞细胞壁的外层物质还可以形成黏液,覆盖在根毛表面。这些分泌的黏液中包含有机酸等多种物质,使土壤中难于溶解的盐类溶解,成为容易被植物吸收的养分。在根尖的一段区域内,细胞业已不再延伸的部分,根的表皮上就会发生根毛。有许多植物的每一个根部表细胞都能长出根毛,另有一些植物的根毛是由整齐的原皮细胞经过不均等分裂形成。这种分裂的方法与表皮细胞形成绒毛或气孔的方法类似。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较小的子细胞细胞质占细胞的比例较高且可以长出根毛,称作“毛原细胞”;较大的子细胞细胞质比例则较低。这些毛原细胞的细胞核染色时颜色都较深,而且具有细胞核进行内分裂后产生的多元染色体。美洲水虌(Hydromystria)毛原细胞的染色体非常较为特殊:这种植物的毛原细胞细胞核的内分裂次数恰与它的姊妹细胞的分裂次数相等。因此,每个具有32个染色体组的毛原细胞,必然有16个二倍体细胞与其互相联接。其他的一些植物(例如石松属、玉米属、水生植物茨藻属及睡莲属等的植物)的毛原细胞与相邻的细胞都是成行整齐地排列的(偶然也有一些植物的毛原细胞呈现拟分生组织的特性,可以一再分裂而成一群毛原细胞,形成一束根毛)。根毛的寿命相对于植株的寿命来说较短,一般只有数天,最长2-3周。衰老的根毛会自行枯萎脱落,随着伸长区细胞伸长及该区细胞的向下延伸,在新的部位又将形成新的根毛,因此,根尖可以始终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根毛区。

相关

  • 助产师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接生员泛指一切从事接生工作,帮助产妇
  • 肺栓塞肺栓塞(英语:Pulmonary embolism,简称 PE),系描述肺动脉遭到来自其他地方的物质,经过血液循环而阻塞肺动脉的病况。肺栓塞的症状有呼吸困难、吸气时胸痛,以及咳血等等,也可能会出现
  • 激动剂激动剂(或称:刺激剂/促进剂/激活剂)(英语:agonist)是与受体结合并使之激活,产生生理反应的化合物。激动剂按来源分为内源激动剂和外源(英语:exogenous)激动剂,按效能分为完全激动剂、超
  • 2016年联合国秘书长选举2016年联合国秘书长选举旨在选出新一任联合国秘书长,以接替于2016年12月31日卸任的秘书长潘基文。在此前的联合国秘书长选举过程中,候选人名单由安理会闭会讨论选出。同时,传统
  • 原子簇化学原子簇化学(英语:Cluster Chemistry)是当前化学中最有趣而又极其活跃的领域之一,首先由弗兰克·阿尔伯特·科顿于1966年提出,对研究生命科学、材料科学、有机金属化学等领域都有
  • 托马斯·爱迪生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英语: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科学家、发明家、企业家、工程师,拥有众多重要的发明专利,被传媒授予“门洛帕克的奇才”称号的他,
  • 鹿鹿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九十八个(十一划的则为第四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鹿部归于十一划部首。鹿部大都从左方、上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
  • 月球协定月球协定,全称为《关于各国在月球和其他天体上活动的协定》,共计21条,1979年12月5日联合国大会第八十九次全体会议通过。1984年7月11日生效。《关于各国在月球和其他天体上活动
  • 阿利效应阿利效应是一个在生物学中的现象,它反映了在一个种群中的种群规模、密度和平均个体适应度(通常被测量作人均人口增长率)具有相关联系的效应。虽然当时阿利效应这个概念还没有被
  • 紫水玉簪纤草(学名:Burmannia itoana),又名紫水玉簪,为水玉簪科水玉簪属的植物。分布于台湾岛、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广东等地,多生长于林下,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