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比博-小林-益川矩阵

✍ dations ◷ 2025-07-30 15:13:38 #粒子物理学,量子场论,宇宙学,电弱理论

卡比博-小林-益川矩阵(Cabibbo-Kobayashi-Maskawa,CKM或KM matrix)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它表征了顶类型和底类型夸克间通过W粒子弱相互作用的耦合强度。对二代夸克情形,它是由意大利物理学家卡比博在1963年首先给出的,通常被称为卡比博矩阵或卡比博角。1973年日本物理学家小林诚和益川敏英把它推广到三代夸克。三代矩阵含有相位,可以用来解释弱相互作用中的电荷宇称对称性破缺(CP破坏),也被经常用来解释宇宙重子数不对称。CKM矩阵在轻子中的对应是牧-中川-坂田矩阵(Maki-Nakagawa-Sakata或MNS)。

早期的粒子物理模型包涵三种夸克—上夸克、下夸克和奇异夸克。在研究强子的弱衰变中,人们发现奇异数守恒的过程要比不守恒的过程进行得快约20倍。为解释此现象,卡比博引入了一个下夸克和奇异夸克(这两种夸克有相同的量子数)之间的混合角c。上夸克与下夸克和奇异夸克的相互作用耦合分别正比于此角的余弦(cosc)和正弦(sinc)。实验上sinc约为0.23。

1973年,在一篇发表在日本期刊《理论物理学进展》上的题为“弱相互作用可重整化理论中的CP破坏”的论文中,小林诚和益川敏英把卡比博角推广到三代夸克。他们发现虽然一般的三维幺正矩阵有九个实参数,但是只有四个具有物理意义,而其它的都可以被吸收到夸克波函数的位相中而不为观测。四个物理参数中的一个是位相因子,它提供了CP破坏的微观机制,同时猜测了第三代夸克的存在,因此具有重大的物理意义。他们二人也因而与南部阳一郎分享了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如今,寻找CKM矩阵参数的微观物理起源是粒子物理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

CKM矩阵是一个三维幺正矩阵。小林诚和益川敏英当初给的表示是:

在标准参数化下,它可以由三个混合角(121323)和一个相位()表示为

其中(,,)和(,,)分别代表三代顶类型(上、粲、顶)和底类型(下、奇异、底)夸克,1212等是cos12,sin12等的简写。目前实验给出的数据:

实验上CKM矩阵参数满足13<<23<<12<<1。描写这一重要特性的一个常用参数化表示是由美国物理学家林肯·沃芬斯坦给出的。记

截止到3,CKM矩阵为

CKM矩阵也可用所谓的幺正三角形来图像表示。最常见的是正交关系

用测量最精确的项(cd*cb)来归一,此关系可以表示为复平面上的三角形,其三顶点坐标分别为(0,0),(1,0)和( ρ ¯ {\displaystyle {\bar {\rho }}} =213,其中对角块矩阵123有以下形式(代表非零元)

其次注意到任意一个二维幺正矩阵可以表为(,,为幺模复数,=cos,=sin)

由此

因此可以通过一系列对角幺正矩阵作矩阵变换

使得

在上式中2'仍是与2同形的一般幺正矩阵,但可以继续在上左、右相乘与2'和3'对易的对角矩阵,即diag(,,)型矩阵(,幺模),使得

最后将所有的对角(相位)变换矩阵吸收到夸克波函数中去,2',1',3'相乘即得CKM矩阵。

CKM矩阵元实验测定和最新数据的详细资料,可参阅粒子数据组的网页和出版物

沃尔芬斯坦参数: λ = 0.22535 ± 0.00065 , A = 0.817 ± 0.015 , ρ ¯ = 0.136 ± 0.018 , η ¯ = 0.348 ± 0.014 {\displaystyle \lambda =0.22535\pm 0.00065,A=0.817\pm 0.015,{\bar {\rho }}=0.136\pm 0.018,{\bar {\eta }}=0.348\pm 0.014} 代夸克 (2 种风味),那么

当  = 2 时,独立变量只有一个,就是两代夸克间的混合角。当初只有两代夸克被发现时,这是第一种 CKM 矩阵。其角度称为卡比博角度,由尼古拉·卡比博发明。

在标准模型中, = 3,总共有三个混合角和一个 CP 破坏相位。

CP破坏是解释自宇宙大爆炸以来仅物质存在(即反物质消失)的萨哈罗夫三条件(热力学非平衡,重子数不守恒,C和CP对称性不守恒)之一,因此CKM矩阵在粒子宇宙学中有着重要应用。但是现在公认的结论是实验测量到CP破坏的数量级,远不足以解释观测到的重子不对称度,因此重子生成必须有其他的来源。

相关

  • 水生动物水生动物是指在水中度过一生或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水中度过的脊椎动物或无脊椎动物。如蚊、蜉蝣、蜻蜓、石蛾等均有水生幼体及有翅膀的成虫。水生动物可能具有直接呼吸空气的能
  • 成骨细胞成骨细胞(英语:Osteoblast),名称来自希腊语“ὀστέο”(骨),和“βλαστάνω”(发芽)的组合形式,是具有单核的细胞 ,它们可以合成骨骼。 然而,在成骨作用中,成骨细胞的功能则是连
  •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隐性遗传(Recessive trait)是一种基因遗传中的情况,表现为在遗传过程中,某个基因的性状并不显现出来,而有可能“隐藏”于基因内,除非来自父母双方的基因都给子代遗传了此基因的
  • 肋骨(拉丁语Costa,复数Costae,形容词costalis)是胸腔中枝状的骨,背起于脊柱胸部。是肋的组成部分,肋包括肋骨和肋软骨。一种正常的畸变为叉状肋骨。每条肋由肋骨(Os costale)和肋软
  • 帝王韵纪《帝王韵记》是高丽史家李承休于1287年(高丽末-朝鲜初期)撰写的乐府体汉文咏史诗,范围由檀君至高丽忠烈王为止。《帝王韵记》的内容涵盖中、韩两国历史,表现中韩两国在文化、历史
  • ATCvet代码 (QI)ATCvet代码QI(免疫产品)是兽用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分类,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Drug Statistics Methodology
  • 依兰陨石坑坐标:46°23′03″N 129°18′40″E / 46.38417°N 129.31111°E / 46.38417; 129.31111依兰陨石坑是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的陨石坑,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
  • 丰姬丰姫(延宝9年8月26日(1681年10月7日) - 天和元年10月21日(1681年11月30日))、日本江户幕府第6代将军・德川家宣长女。生母为家宣正室(近卫基熙女)・近卫熙子(天英院)。延宝9年(1681年)8
  • 李昌宪李昌宪 (1954年-),出生在台南南化,台湾诗人,为笠诗社成员,长期编辑笠诗刊。其在1970年代曾经加入森林诗社、绿地诗社;1979年与向阳等人创立《阳光小集》,1984年6月该诗刊因故停刊,停刊
  • 华顶宫博厚亲王华顶宫博厚亲王(日语:かちょうのみや ひろあつしんのう/華頂宮博厚親王;1875年1月18日-1883年2月15日),是日本皇族。华顶宫博厚亲王是(日语:華頂宮博経親王/華頂宮博經親王)的第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