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淞线轮渡

✍ dations ◷ 2025-02-25 06:15:46 #上海轮渡

三淞线轮渡,原称淞三线轮渡,为中国上海市黄浦江上的一条对江轮渡航线,也是黄浦江流入长江前的最后一条对江轮渡航线。航线西起宝山区淞浦路吴淞轮渡站,东至浦东新区三岔港轮渡站。航线始于清光绪年间。民国34年(1945年),航线定名淞三线,1956年2月1日,航线并入上海市轮渡公司,并正名为淞三线轮渡。2003年3月,淞三线轮渡改称三淞线轮渡。

三淞线轮渡航线始于清光绪年间,初期仅为当地农民自行用舢舨渡客往来吴淞与三岔港间,航线设施简陋,同时亦无开渡、收渡时间。民国6年(1917年),有人集资建造木质码头1座,以便渡客上下船。同时,航线上的舢舨数量发展到了16艘。民国12年(1923年),为平息舢舨业主为争夺客流而引起的纠纷,经业主协商后达成协议:浦西的舢舨只能载客到浦东,而浦东的舢舨只能载客到浦西,双方都只能载单程客。之后纠纷平息。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航线停航,数月后又复航。民国34年(1945年),航线领到济渡执照并定名淞三线。国共内战上海战役前夕,航线停航,至上海解放后复航。
1953年,遣散舢舨业主,同时购入1艘原泰公线轮渡的泰公1号渡轮,更名为淞三1号投入营运,淞三线开始使用机动渡轮摆渡。1954年,又购入1艘渡轮运营,命名为淞三2号轮。1956年2月1日,航线并入上海市轮渡公司第三管理区,航线正名为淞三线轮渡。同时,市轮渡公司对航线轮渡站设施加以翻修。同时将木壳小渡轮淘汰,投入300客位钢壳渡轮渡客。
1982年7月,上海市轮渡公司第三管理区划归新成立的上海市内河航运局轮渡业务部。1983年,扩建浦西吴淞轮渡站,扩建后轮渡站建筑面积220平方米。浦东三岔港轮渡站也相应改造。新轮渡站于同年11月上旬启用。1985年1月,上海市内河航运局轮渡业务部改为上海市轮渡公司。2003年3月,淞三线轮渡改称三淞线轮渡。在上海外环高速公路外环隧道通车前,该航线还兼渡小型机动车辆,隧道建成后,机动车改走隧道。目前,该航线仍然是往来吴淞与三岔港的重要交通工具,客流巨大。

参考资料:

上海轮渡

相关

  • 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德语:Republik Deutschösterreich oder Deutsch-Österreich)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奥匈帝国解体后,其境内说德语的人所短暂建立的政权。其德语名Deutsch
  • 信宜白话信宜白话,是汉藏语系汉语族粤语系统的一种方言,信宜白话和广州话有近似的地方,也有相异之处。清代道光年间的《广东通志》风俗类写道: “信宜......音近广州。”《广东通志》 《
  • 期货市场期货交易所(Futures exchange ),或称为期货选择权交易所,或称期货市场(futures market),是以公司或互助组织的型态来提供衍生性金融商品的交易平台。期货交易所起源于对商品期货
  • 阿纳巴尔高原阿纳巴尔高原是俄罗斯的高原,位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的中西伯利亚高原东北部,最高点海拔高度905米,是阿纳巴尔河的发源地,该高原气候恶劣,人烟稀少。
  • 一日一生 (2021年电影)《一日一生》(英语:)是一部即将上映的群众外包纪录片,为2011纪录片《一日一生(英语:Life in a Day (2011 film))》的续集,将于2021年在日舞影展上首映,然后于 YouTube 上播出。与之前
  • 韩兰英韩兰英(?-?),中国古代南朝宋宫中女官,出身吴郡。韩兰英是为有文采的女性,在宋孝武帝在位期间,写了一篇中兴赋献给孝武帝,因而获赏识并入宫。孝武帝驾崩后,南朝宋皇位历经前废帝、晋安
  • 福罗拉丽亚节福罗拉丽亚节(Floralia)是古罗马的节日,用于奉献给佛罗拉女神。在四月底到五月初举行,象征生命循环的更新。最显著的特征有舞蹈、敬酒和大量花卉。
  • 地铁莎蒂《地铁莎蒂》(英语:)是一部1926年的美国无声喜剧剧情片,由阿尔弗雷德·桑特尔执导,根据米尔德里德·克拉姆1925年发表的短篇故事《沙漠莎蒂》改编。影片讲述了纽约女店员莎蒂·赫
  • 香村阳子香村阳子(1973年1月16日-),日本女性漫画家,北海道人,为Ribon漫画家,与漫画家亚月亮、朝比奈优弥为好友。多为短篇作,画风简单清新带点透明的亲切感,对于情感之间的描写相当纤细。 
  • 石汶河石汶河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中部的一条河流,是瀛汶河右岸支流。发源于济南市莱芜区西北大王庄镇独路村以北的王庄,蜿蜒向西南流经杨家圈村、宅科村、河马石村后进入泰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