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律藏

✍ dations ◷ 2025-09-10 13:45:53 #巴利律藏

最初僧伽
 大众部
 ├ 一说部
 ├ 说出世部
 ├ 灰山住部
 ├ 多闻部
 ├ 说假部
 └ 制多部
 上座部
 ├ 雪山部
 ├ 说一切有部
  ├ 说转部
  └ 经量部
 ├ 可住子部
  └ 正量部
 └ 分别说部
  ├ 化地部
  ├ 法藏部
  ├ 饮光部
  └ 赤铜鍱部

《巴利律藏》(梵语:Pāli-vinaya,又称《上座部律》),分五部分。是上座部赤铜鍱部所传的戒律。现今为南传各国的比丘所受的戒律依据。

《巴利律藏》由五部分构成,初分为比丘大戒,共有四个犍度;第二分为比丘尼分别戒, 有七个犍度和比丘戒的另四个犍;第三分为大品,共十个犍度, 这包括佛陀觉悟后, 向五比丘说法及度耶舍及三迦叶兄弟的故事, 另外是节日及衣服的处理;第四是小品,共十二个犍度, 分为房舍等杂法,包括房舍犍度、杂犍度及五百结集、七百结集。第五是附录。

相传佛灭后,优波离尊者结集律法,分八十次诵出根本律制,再传迦叶、阿难、商那和修、末田地、优波崛多等五大尊者。在佛灭二百年, 阿育王派摩哂陀尊者带同经律论三藏, 率领五位比丘僧团前往斯里兰卡, 与当时统治斯里兰卡的天爱帝须王(Devanampiya Tissa )相见。摩哂陀的第一次说法即得到国王的皈依, 在首都阿耨罗陀(Anuradhapura)建造大寺(Mahavihara)供养僧团,佛教迅速发展起来。公元433年,南印度陀密罗族人侵入斯里兰卡,因战争而发生饥荒多年,很多僧人被迫逃难,佛寺也被放弃。一些有远见的比丘们,由佛授及帝须领导,选择在中部较平静的摩多利(Matale),决议将一向以口颂心记相传的巴利三藏及注释,完全书写于贝叶上,以作永远保存和传承。这是巴利圣典在斯里兰卡一次非常重要的结集。

《巴利律藏》是南传佛教僧团的戒律, 今天为斯里兰卡、缅甸、泰国、及由此三个传承的东西方南传佛教僧团的戒律。中国的上座部僧团传承自缅甸, 故亦依巴利律藏。比丘尼的复兴亦是依巴利律藏。

驱摈巴利 Pārājikapāḷi
维兰渣章 Verañjakaṇḍaṃ
1. 驱摈章 Pārājikakaṇḍaṃ
2. 僧残章 Saṅghādisesakaṇḍaṃ
3. 不定章 Aniyatakaṇḍaṃ
4. 尼舍提忏悔章 Nissaggiyakaṇḍaṃ

忏悔巴利 Pācittiyapāḷi
5. 忏悔章 Pācittiyakaṇḍaṃ
6. 心忏悔章 Pāṭidesanīyakaṇḍaṃ
7. 学处章 Sekhiyakaṇḍaṃ
8. 附加 Adhikaraṇasamathā
1. 驱摈章(比丘尼分别) Pārājikakaṇḍaṃ (bhikkhunīvibhaṅgo)
2. 僧残章(比丘尼分别) Saṅghādisesakaṇḍaṃ (bhikkhunīvibhaṅgo)
3. 尼舍提忏悔章(比丘尼分别) Nissaggiyakaṇḍaṃ (bhikkhunīvibhaṅgo)
4. 忏悔章(比丘尼分别) Pācittiyakaṇḍaṃ (bhikkhunīvibhaṅgo)
5. 心忏悔章(比丘尼分别) Pāṭidesanīyakaṇḍaṃ (bhikkhunīvibhaṅgo)
6. 学处章(比丘尼分别) Sekhiyakaṇḍaṃ (bhikkhunīvibhaṅgo)
7. 附加(比丘尼分别) Adhikaraṇasamathā (bhikkhunīvibhaṅgo)

大品巴利Mahāvaggapāḷi
1. 大犍度Mahākhandhako: 有关出家及受戒的规定
2. 布萨犍度Uposathakkhandhako : 有关每半个月诵戒及忏悔规定
3. 雨安居犍度Vassūpanāyikakkhandhako: 有关每年雨季安居修行的规定
4. 自恣犍度Pavāraṇākkhandhako: 有关每年雨安居结束时, 僧众自揭犯戒及忏悔的规定
5. 皮革犍度Cammakkhandhako : 有关穿鞋和使用皮革的规定
6. 药犍度Bhesajjakkhandhako : 有关药物及食物的规定
7. 迦�那衣犍度Kathinakkhandhako : 有关雨安居结束后, 僧众接受迦�那衣的规定
8. 衣犍度Cīvarakkhandhako : 有关比丘所穿袈裟的规定
9. 尖波犍度Campeyyakkhandhako : 有关僧团活动合法或非法的规定
10. 㤭赏弥犍度Kosambakakkhandhako: 有关比丘分裂和合的规定

小品巴利 Cūḷavaggapāḷi
1. 羯磨犍度Kammakkhandhakaṃ: 有关责骂与处分犯戒比丘的规定
2. 别位犍度Pārivāsikakkhandhakaṃ: 有关比丘接受别住处分的规定
3. 集犍度Samuccayakkhandhakaṃ: 有关处分犯僧残比丘的规定
4. 灭净犍度Samathakkhandhakaṃ : 有关平息比丘纷争的规定
5.小犍度Khuddakavatthukkhandhakaṃ: 有关比丘日常生活用品的规定
6. 卧坐具犍度Senāsanakkhandhakaṃ : 有关房舍和卧坐具的规定
7. 破僧犍度Saṅghabhedakakkhandhakaṃ : 有关提婆达多叛逆的判定
8. 仪法犍度Vattakkhandhakaṃ : 有关各类比丘的威仪规定
9.遮说戒犍度Pātimokkhaṭṭha​​panakkhandhakaṃ : 有关犯戒比丘不参加布萨的规定
10. 比丘尼犍度Bhikkhunikkhandhakaṃ: 有关比丘尼的规定
11. 五百结集犍度Pañcasatikakkhandhakaṃ: 有关佛教第一次结集的事
12. 七百结集犍度Sattasatikakkhandhakaṃ: 有关佛教第二次结集的事

附加
1 十六章Soḷasamahāvāro
2. 等起摄颂Samuṭṭhānasīsasaṅkhepo : 关于比丘、比丘尼两部的各戒, 其罪依如何的等起法
3. 无间省略Antarapeyyālaṃ
4. 问犍度章Khandhakapucchāvāro : 问关于犍度二十二章之罪数
5. 增一法Ekuttarikanayo : 依增一法, 说明律藏中所说的诸事项
6. 布萨初中后解答章Uposathādipucchāvissajjanā
7. 偈集Gāthāsaṅgaṇikaṃ : 制戒处七城, 于各城所说戒的数及其他事项
8. 诤事分解Adhikaraṇabhedo : 四种诤事, 由各方解说
9. 别偈集Aparagāthāsaṅgaṇikaṃ: 主要说明呵责及检问
10. 呵责品Codanākaṇḍaṃ : 说明呵责及检问
11. 小诤Cūḷasaṅgāmo: 关于僧伽诤论, 裁决者的注意
12. 大诤Mahāsaṅgāmo : 叙述裁决者的仪法
13. 迦�那衣分解Kathinabhedo : 说明迦�那衣之受持、舍弃等法
14. 优婆离问五法Upālipañcakaṃ : 佛陀答优婆离关于戒律的问题, 有十四品
15. 等起Atthāpattisamuṭṭhānaṃ : 关于比丘戒之各条, 说明犯罪等起法
16. 偈集第二Dutiyagāthāsaṅgaṇikaṃ: 问关于戒律上事项的数
17. 发汗偈Sedamocanagāthā : 集问难的偈而不提出解答
18. 五品Pañcavaggo : 1. 羯磨品2. 义利品3. 制戒品4. 所制品5. 九聚会品

相关

  • 以弗所以弗所又译爱菲索斯或艾菲索斯(希腊语:Ἔφεσος;英语:Ephesus;土耳其语:Efes)是古希腊人在小亚细亚建立的一个大城市,位于加斯他河注入爱琴海的河口(今天属于土耳其)。最初由雅典
  • 高华健高华健(1963年12月7日-),出生于四川成都,固体力学家,美国布朗大学终身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82年毕业于西安交
  • Berners-Lee, Tim蒂莫西·约翰·伯纳斯-李爵士,OM KBE FRS FREng FRSA FBCS(英语:Sir Timothy John Berners-Lee,1955年6月8日-),昵称为蒂姆·伯纳斯-李(英语:Tim Berners-Lee),英国计算机科学家。他是
  • 科布伦茨科布伦茨,依粤语又译高本斯(Koblenz,源于拉丁语Confluentes,汇流的意思)。林献堂旧译科不林士,是德国重要的观光都市。位于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摩泽尔河与莱因河交汇处。两河汇
  • 兰州牛肉面兰州牛肉面,是中国大陆的常见面条类主食,在兰州叫做牛肉面、牛大碗。兰州以外又被称作兰州拉面、兰州牛肉拉面。用老汤加水煮牛肉、羊肝,再加入传统佐料,熬制而成。完成后的牛肉
  • 无效突变无效突变(null mutation),等位基因由于片段的缺失、插入以及重排等原因使其编码的蛋白质失去功能的突变。既可以是导致无法合成蛋白质的突变,也可以是促进合成无功能蛋白质的突
  • 伊莎·狄尔伊莎·狄尔(英语:Esha Deol,1981年11月2日-)是印度电影女演员和模特儿,主要出现在宝莱坞电影中。2002年出道,她赢得2003年印度电影观众奖的最佳女新人奖。狄尔的父亲是宝莱坞七十年
  • 绿岛观音洞坐标:22°40′17″N 121°30′24″E / 22.671346°N 121.506588°E / 22.671346; 121.506588绿岛观音洞,是位于台湾台东县绿岛乡公馆村的钟乳洞,为当地人的信仰中心。观音洞位
  • 沉默 (小说)《沉默》(日语:沈黙,英语:)是日本作家远藤周作在1966年出版的历史小说,系基于部分史实、以及作者身为天主教徒的哲学思想所著作,讲述一名耶稣会传教士被派到17世纪的日本,面对日本基
  • 郭世伦郭世伦(1978年3月6日-),原名郭世伦,一度用名郭世纶、郭律成、郭人豪等,台湾男艺人,毕业于世新大学广播电视电影学系。曾是可米小子预备成员,2001年与10位男生从TVBS-G选秀节目“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