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酒
✍ dations ◷ 2025-10-21 12:14:34 #中国酒
饮酒是中国上古祭祀典礼之一,第一个造酒或发明酒的人已不可考,有仪狄与杜康两说,后世多将杜康尊为酒神,造酒业也奉杜康为祖师爷,在文学中杜康两字也成为酒的代名词。中国古代的酒又称“醴”,传统上多用果物制作,是一种甜度高、酒精浓度较低的饮料酒,因为味道甘甜所以常见古人爱饮酒,其实就类似现代人爱喝含糖饮料的习惯一样,也因酒精浓度不高才会有千杯不醉之类的形容词。日本自古以来受中华文化影响深远,也保留许多古中华的文化典故,故在日本“醴”一字从古至今皆是甜酒的专称,其他酒类都不能称为醴。中国在龙山文化时期出现了自然发酵的果酒;后来发展了将谷物糖化再酒化的技术;先秦时期出现了曲法酿酒;汉代以后发展了制曲技术;东汉引进了葡萄酒;宋代出现了药酒;元代、明代出现了用蒸馏法酿制的烧酒。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也是非常隆重高雅的食品,祭祀、会盟、祝捷、婚丧喜庆及欢聚迎送等场合均能见以酒庆贺助兴或祭仪。仪狄是夏禹的一个属下,天帝的女儿让仪狄造酒献大禹,大禹饮后觉得甘甜,但大禹很清楚喝酒会亡国,遂疏远酒的发明者。《战国策‧魏策》载:“仪狄作酒,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而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说:“相传禹臣仪狄开始造酒,这是指比原始社会时代的酒更甘美浓烈的旨酒。”《尚书》载商王武丁和他的大臣对话:“若作酒醪,尔惟麹蘖。”当时已能用酒曲来酿酒了。夏桀与商纣都是因酒亡国。《通鉴前编》载:“桀作瑶台,罢民力,殚民财。为酒池糟堤,纵靡靡之乐,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商朝有制定严惩官吏纵酒的法条:“敢有……酣歌于室,……臣下不匡,其刑墨。”《周礼》有酒正、酒人、浆人等官职的记载,酒人“掌为五齐三酒,祭祀则共(供)奉之”,“酒正”是当时的酒官之长,《周官‧酒正》有五齐、三酒、四饮的记载。张道陵建立五斗米道,设立有“二十四治”,治首即称“祭酒”。早期道教并不严格禁酒,道教戒律《老君想尔戒》亦无禁酒之戒。后期的道教吸收了佛教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说,开始严令饮酒,《教主重阳帝君责罚榜》便作出“四酒色财气食荤,但犯一者,罚出”。即便如此,往后的道家人物对酒仍无法忘情,长久以来,并无深刻执行戒酒纪律,但也提醒信徒喝酒不可过量。道教经典《太平经·丁部》则详列出酒的害处,例如“凡人一饮酒令醉,狂脉便作”,“伤损阳精”,“或缘高坠,或为车马所克贼”。酒醉之后,“或为奸人所得”,“县官长吏,不得推理,叩胸呼天,感动皇灵,使阴阳四时五行之气乖错,复旱(干)上皇太平之君之治,令太和气逆行”。一说猿猴好酒。高诱在《淮南子》的《氾论篇》“猩猩知往而不知来”注:“猩猩……嗜酒,人以酒搏之,饮而不耐息,不知当醉,以禽其身”。李贤于《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出猩猩”引《南中志》:“猩猩在此谷中,行无常路,百数为群。土人以酒若糟,设于路。又喜
相关
- 古北界古北界是八个动物分区中最大的一个,分布在旧大陆北方,因此称为古北界。它包括欧洲大陆,喜马拉雅山脉以北的区域,非洲北部以及阿拉伯半岛的中北部。古北界(Palearctic realm)分成
- 道义逻辑道义逻辑是一种非标准的模态逻辑。它研究“应当”、“可以”或 “许可”、“禁止” 这样一些道义概念的逻辑。应该(obligate)p:Op允许(permit)p:Pp禁止(forbid)p:Fp应该...不...(oblig
- 湮灭湮灭(英语:annihilation)是指当物质和它的反物质相遇时,会发生完全的物质-能量转换,转为能量(如以光子的形式)的过程,又称互毁、相消、对消灭。其遵守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E=mc2。其
- 维生素Bsub12/sub维生素B12(Vitamin B12)为B族维生素之一,是一类含钴的复杂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是以钴离子为中心的咕啉环和5,6-二甲基苯并咪唑为碱基组成的核苷酸。化学式为C63H88O14N14PCo,分
- 世界第三大核武贮备量法国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法国科学家亨利·贝克勒、皮埃尔·居礼以及玛丽·居礼便针对铀的放射能进行详细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便加速展开核
- 迦太基迦太基(腓尼基语:
- 出血 (印刷)出血是印刷品预计会被裁切掉的边缘部分。出血是印刷专有名词,为印前排版作业之一。出血尺寸因印刷/输出成品类型及尺寸需要,再加上裁切设备的精度与专业人员的训练素质,而有不
- 相当位温相当位温是某一高度的气团下降(或上升)至参照气压值的位置时,经过绝热膨胀(或收缩)以及所含的水汽全部凝结为水滴释出潜热后,所具有的温度。从相当温度而言,相当位温也就是指某一高
- 奇异强子奇异强子(Exotic hadron)是一类亚原子粒子,即非常规强子态,也称为外来态或奇特态(Exotic states)。虽然同样受强相互作用束缚,但它有别于一般由两至三颗价夸克和胶子构成的强子,可在
- 霍夫施塔特罗伯特·霍夫施塔特(英语:Robert Hofstadter,1915年2月5日-1990年11月17日),美国物理学家,因为“其对原子核中的电子散射现象的开创性研究以及随之而来的对核子结构的发现”而和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