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龙属

✍ dations ◷ 2025-09-13 09:57:28 #绝灭物种,石炭纪合弓类,二叠纪合弓类,真盘龙亚目

基龙属(学名:)又名棘龙,是种原始的草食性合弓动物,属于盘龙目基龙科,生存于石炭纪末期到二叠纪早期,约3亿到2亿8000万年前。

基龙的第一个化石是在19世纪晚期发现于北美洲,1882年由爱德华·德林克·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叙述、命名。属名意为“地面蜥蜴”。近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发现新的基龙化石。

基龙的最明显特征是背部的背帆,同时期的异齿龙、楔齿龙有类似背帆,但基龙的背帆形状、形态并不相同。基龙与阔齿龙是已知最早的草食性四足动物。早期研究根据基龙的锐利牙齿,认为它们是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例如软体动物。但近年研究多认为基龙是草食性动物。

基龙有者明显的短、狭窄的小型头颅骨。基龙有大量的锐利牙齿,下颌可以容纳强壮的颌部肌肉,使基龙可以坚硬的植物为食。基龙的背部有多条神经棘,从颈部延伸到臀部。与异齿龙相比,基龙的脊椎神经棘较短、较重而且承载者众多的小十字状分叉。基龙的身长从1米到3.5米,重量超过300公斤。基龙具有宽广的身体与粗厚的尾巴,显示它们的行动缓慢。

已知最早的物种生存于石炭纪末期,是种小型动物,化石破碎、不完整。在早二叠纪,后来的物种体型增大,直到身长3.5米,像是与。这些大型物种的特征是,从颈部与前胸伸出的神经棘负载更大型棒状分叉。

模式种是,化石发现于德州的二叠纪早期的红色岩层,是种大型动物。捷克、斯洛伐克也有发现基龙的化石。一种称作的较小的物种,生存年代较早,也被归类在基龙属。

基龙重建图

基龙的大小

基龙的头颅骨

基龙出现在《与巨兽共舞》()电视节目,节目提及对基龙最不利的敌人为异齿龙。

相关

  • 蒙古入侵欧洲长子西征,又称蒙古第二次西征、蒙古侵略欧洲(英语:Mongol invasion of Europe),是蒙古帝国继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后的第二次大规模的西征。1235年开始至约1242年,历时约8年,因由各
  • 乒乓球奥林匹克运动会乒乓球比赛,于198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正式成为比赛之一,初时设男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单打及女子双打;但于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取消男子双打及女子
  • 爱琴海板块爱琴海板块是地中海东部的小型板块,位于希腊南部和土耳其西部,南面边缘是克里特以南的隐没带,南面的非洲板块沉入爱琴海板块,而北面与欧亚大陆板块之间的分离板块边缘则形成科林
  • 万塞会议纳粹集中营转移营比利时:布伦东克堡垒 · 梅赫伦转移营法国:居尔集中营 · 德朗西集中营意大利:波尔查诺转移营荷兰:阿默斯福特集中营 · 韦斯特博克转移营挪威:法斯塔德集中营部
  • 南海岛南海岛(朝鲜语:남해도/南海島 Namhae do */?)又称宝物岛位于韩国南部庆尚南道,是韩国第五大岛屿,是南海郡的主要所在地。南海岛与陆地有南海大桥相连。坐标:34°47′N 127°55′E
  • 高岛鞆之助高岛鞆之助(1844年12月18日-1916年1月11日),日本鹿儿岛人,日本陆军将领、政治人物,系萨摩藩士高岛嘉兵卫的四子,名为昭光。他官至日本陆军中将正二位勋一等子爵;历任陆军大臣、拓殖
  • 生六臣生六臣(韩语:생육신)是指朝鲜王朝的六位大臣,因为效忠端宗,而以“不事二君”(韩语:불사이군)辞官退隐,永不出仕世祖的六位大臣,包括:六人。有时权节(朝鲜语:권절)(韩语:권절,1422年-1494年)会取
  • 军事操练操练,是军队平日的活动之一,除了列队、体能训练与军事知识学习之外,也要进行射击、实战训练等。另外“军训”一词通常用于中学或大学新生的军事课程集训。
  • 阿尔达河阿尔达河是欧洲南部的河流,流经保加利亚东南部和希腊东北部,属于马里查河的支流,发源自斯莫梁附近,河道全长290公里,流域面积1,455平方公里。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空间科学数据中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空间科学数据中心(NSSDC)是一个部门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太阳物理部。它的成立是为了存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空间科学任务数据。该数据中心位于美国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