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龙属

✍ dations ◷ 2025-05-20 12:27:53 #绝灭物种,石炭纪合弓类,二叠纪合弓类,真盘龙亚目

基龙属(学名:)又名棘龙,是种原始的草食性合弓动物,属于盘龙目基龙科,生存于石炭纪末期到二叠纪早期,约3亿到2亿8000万年前。

基龙的第一个化石是在19世纪晚期发现于北美洲,1882年由爱德华·德林克·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叙述、命名。属名意为“地面蜥蜴”。近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发现新的基龙化石。

基龙的最明显特征是背部的背帆,同时期的异齿龙、楔齿龙有类似背帆,但基龙的背帆形状、形态并不相同。基龙与阔齿龙是已知最早的草食性四足动物。早期研究根据基龙的锐利牙齿,认为它们是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例如软体动物。但近年研究多认为基龙是草食性动物。

基龙有者明显的短、狭窄的小型头颅骨。基龙有大量的锐利牙齿,下颌可以容纳强壮的颌部肌肉,使基龙可以坚硬的植物为食。基龙的背部有多条神经棘,从颈部延伸到臀部。与异齿龙相比,基龙的脊椎神经棘较短、较重而且承载者众多的小十字状分叉。基龙的身长从1米到3.5米,重量超过300公斤。基龙具有宽广的身体与粗厚的尾巴,显示它们的行动缓慢。

已知最早的物种生存于石炭纪末期,是种小型动物,化石破碎、不完整。在早二叠纪,后来的物种体型增大,直到身长3.5米,像是与。这些大型物种的特征是,从颈部与前胸伸出的神经棘负载更大型棒状分叉。

模式种是,化石发现于德州的二叠纪早期的红色岩层,是种大型动物。捷克、斯洛伐克也有发现基龙的化石。一种称作的较小的物种,生存年代较早,也被归类在基龙属。

基龙重建图

基龙的大小

基龙的头颅骨

基龙出现在《与巨兽共舞》()电视节目,节目提及对基龙最不利的敌人为异齿龙。

相关

  • 古希腊神庙列表本条目主旨在于介绍各地区的希腊神庙,如欲详细了解神庙内部建筑规模请参阅古希腊神庙条目。节庆:这里所陈述的古希腊神庙列表是希腊人由公元前六世纪到西元二世纪之间的神殿建
  • 文字冒险游戏互动式小说,一般也称作文字冒险游戏,是以文字输入输出为主的一种冒险游戏。此类型游戏以软件模拟情境,令玩家使用文字指令控制角色,以影响周边的情境。其运作方式可以理解成是用
  • 物理理论理论物理学(英语:Theoretical physics)通过为现实世界建立数学模型来试图理解所有物理现象的运行机制。通过“物理理论”来条理化、解释、预言物理现象。:9丰富的想像力、精湛
  • 瓦尔那瓦尔那(梵语:वर्ण,转写:Varṇa)是印度教经典中解释种姓制度的概念,其内涵主要见于《摩奴法典》与《瞿昙法经》等早期婆罗门教经典。在该制度中主要指四种不同的阶层,经典中根据
  • 同担子菌纲同担子菌亚纲(Homobasidiomycetes),又称无隔担子菌亚纲,在2001年已经被合并到伞菌纲,在此之前是真菌下属担子菌门的一类,并且也是担子菌门中种类最多的一个亚纲。同担子菌亚纲饱含
  • 北婆罗洲特许公司北婆罗洲渣打公司,又叫做北婆罗洲特许公司或英属北婆罗洲公司,是一个在1881年开始负责管理北婆罗洲(今属于马来西亚沙巴)的特许公司。1888年,北婆罗洲成为大英帝国的保护国,但保留
  • 贝尼河贝尼河(西班牙语:Río Beni)是玻利维亚北部的河流,从发源地拉巴斯流经潘帕平原,与Tuichi River汇流后流经热带雨林。贝尼河在玻利维亚和巴西的边境流入马莫雷河。
  • 2018年双溪甘迪斯补选苏海米沙菲益 希盟公正党莫哈末扎瓦威 希盟公正党2018年双溪甘迪斯补选(马来语:Pilihan raya kecil Sungai Kandis 2018)是于2018年8月4日举行的马来西亚雪兰莪州议会双溪甘迪
  • 环尾袋貂属环尾袋貂属(粗卷尾袋貂),哺乳纲的一属,属于环尾袋貂科。而与环尾袋貂属(粗卷尾袋貂)同科的动物尚有大袋鼯属(大袋鼯)、岩卷尾袋貂属(岩卷尾袋貂)等之数种哺乳动物。
  • 自由印度邮票阿拉汉邮票(Azad Hind Stamps)是1943年2月德国针对钱德拉·鲍斯领导的自由印度临时政府(Azad Hind)所发行的灰姑娘邮票(Cinderella stamps)以6个版本的不同设计方式。透过印度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