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第四公约

✍ dations ◷ 2025-11-23 14:24:10 #日内瓦第四公约
《日内瓦(四)公约》(法语:Les quatre Conventions de Genève) 包括1949年8月12日在日内瓦重新缔结的四部基本的国际人道法,为国际法中的人道主义定下了标准。它们主要有关战争受难者、战俘和战时平民的待遇。它们并不影响在1899年和1907年的《海牙公约》覆盖的武器的使用及1925年在《日内瓦协议》中在对气体和生物武器的使用。现在,《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指《1949年8月12日日内瓦四公约》及后来产生的它们的共同附加议定书(已有三个,前两个是主要的)。公约的建立是亨利·杜南努力的结果,1859年他在第二次皮奥战争中目击到战争的恐怖。在1977年和2005年的三个修改成为了日内瓦公约的一部分。第一分约随着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1863年的成立而获得采用。文本在1863年10月26日到10月29日的日内瓦国际会议决议中出现。在2006年8月2日,当黑山共和国采用四条公约时,他们已经被194个国家所认可。所有签约的地区必需制定充足的法律,当日内瓦公约被侵害时要使成为严重刑事罪行。欧洲各国外交大会通过了首部日内瓦公约,确立了创建伤兵救护协会的设想,这标志着现代国际人道法的诞生。1906年对首部日内瓦公约进行了修订,扩展了对战地武装部队伤者病者的保护。1899年和1907年对《海牙公约》的重大修订将保护对象扩大到战俘。1929年的日内瓦公约是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国际人道法越来越普及。1949年是红十字运动历史上最具重大意义的一年,国际人道法的发展取得了决定性突破。二战的经验教训使修订国际人道法成为1945年之后的首要工作。《日内瓦第一公约》旨在保护战地武装部队的伤者病者,是对1929年日内瓦公约的修订和发展。《日内瓦第二公约》旨在保护海上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及遇船难者,是对1907年海牙公约的修订和发展。《日内瓦第三公约》旨在保护战俘,是对1929年日内瓦公约的修订和发展。《日内瓦第四公约》旨在保护平民。另外,这四部公约包含了一个有关保护非国际性武装冲突受难者的共同条款。1977年通过的日内瓦公约的附加议定书是国际人道法发展史上的另一个重要里程碑。《第一附加议定书》保护国际性武装冲突的所有受难者,《第二附加议定书》保护非国际性武装冲突的所有受难者。2005年12月8日,日内瓦公约关于采纳一个新增特殊标志的附加议定书,即第三附加议定书获得通过。

相关

  • 尿素尿素是由碳、氮、氧和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又称脲(与尿同音)。其化学式为 CON2H4、(NH2)2CO 或 CN2H4O,分子质量60,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为 Carbamide(碳酰胺)。外观是无色晶体或粉末,
  • 糊精糊精(dextrin、pyrodextrin)是淀粉的不完全水解产物,有固定的分子通式,但是碳链长短不一定相同。一般工业上是由马铃薯淀粉的酸水解制得。 糊精在肠道内有利于嗜酸杆菌生长,能减
  • 癌基因癌基因,也称为致癌基因(英语:Oncogene)是一类能使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的基因。一般地,癌基因是功能出现异常的原癌基因(英语:Proto-oncogene)。原癌基因一般与细胞的增殖生长相关,功
  • 氢-5氢-5是氢的同位素之一,它的原子核包含了四个中子和一个质子,在实验室里用一个氚的原子核来轰炸氚,这让氚吸收两个氚原子核的中子而形成了氢-5。氢-5的半衰期非常短,只有8.01930
  • 爱沙尼亚语爱沙尼亚语(eesti keel),中文也称爱沙尼亚文,是爱沙尼亚的国语,2012年约有120万人日常使用,属于乌拉尔语系的芬兰-乌戈尔语族,最接近芬兰语,这两种语言近似到可以相通的地步——至少
  • 蛋白激酶A蛋白激酶A(英语:Protein kinase A,简称为PKA)在细胞生物学中是指其活性取决于细胞环腺苷酸(cAMP)水平的一家族酶类。蛋白激酶A也被称为环腺苷酸依赖性蛋白激酶(EC 2.7.11.11)。蛋白
  • 叶子叶是高等植物的营养器官,侧边发育自植物的茎的叶原基。叶内含有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同时,植物的蒸散作用是通过叶的气孔实现的。叶只出现在真正的茎上,即只有
  • 南极环极洋流南极绕极流(英语:Antarctic Circumpolar Current,ACC),或称为西风漂流、南极环流,为一个环绕南极洲由西向东的洋流。南极绕极流为南冰洋的主要循环系统特征。这令温暖的海水隔离南
  • 上直肌上直肌(Superior rectus muscle)是眼窝里的肌肉,为眼外肌(英语:Extraocular muscles)的其中一块,受动眼神经(第三对脑神经)的上分支所支配。虽然上直肌有助于眼睛内旋与内收,不过当
  • 双螺旋 (消歧义)双螺旋可能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