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预防系统

✍ dations ◷ 2025-10-11 05:18:19 #电脑安全,网络安全

入侵预防系统(英语: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缩写为IPS),又称为入侵侦测与预防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systems,缩写为IDPS),是计算机网络安全设施,是对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的补充。入侵预防系统是一部能够监控网络或网络设备的网络资料传输行为的计算机网络安全设备,能够即时的中断、调整或隔离一些不正常或是具有伤害性的网络资料传输行为。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网络的不断普及,来自网络内部和外部的危险和犯罪也日益增多。20年前,计算机病毒(电脑病毒)主要通过软盘传播。后来,用户打开带有病毒的电子信函附件,就可以触发附件所带的病毒。以前,病毒的扩散比较慢,杀毒软件的开发商有足够的时间从容研究病毒,开发防病毒、杀病毒软件。而今天,不仅病毒数量剧增,质量提高,而且通过网络快速传播,在短短的几小时内就能传遍全世界。有的病毒还会在传播过程中改变形态,使杀毒软件失效。

目前流行的攻击程序和有害代码有,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暴力破解,端口扫描,嗅探,病毒,蠕虫,垃圾邮件,木马等。此外还有利用软件的漏洞和缺陷钻空子、干坏事的行为,让人防不胜防。

网络入侵方式越来越多,有的充分利用防火墙放行许可,有的则使杀毒软件失效。比如,在病毒刚进入网络的时候,还没有一个厂家迅速开发出相应的辨认和扑灭程序,于是这种全新的病毒就很快大肆扩散、肆虐于网络、危害单机或网络资源,这就是所谓Zero Day Attack。

防火墙可以根据互联网地址或服务端口过滤数据包。但是,它对于利用合法网址和端口而从事的破坏活动则无能为力。因为,防火墙极少深入数据包检查内容。

每种攻击代码都具有只属于它自己的特征,病毒之间通过各自不同的特征互相区别,同时也与正常的应用程序代码相区别。除病毒软件就是通过存储所有已知的病毒特征来辨认病毒的。

在ISO/OSI网络模型中,防火墙主要在第二到第四层起作用,它的作用在第四到第七层一般很微弱。而除病毒软件主要在第五到第七层起作用。为了弥补防火墙和除病毒软件二者在第四到第五层之间留下的空档,几年前,工业界已经有入侵检测系统投入使用。入侵侦查系统在发现异常情况后及时向网络安全管理人员或防火墙系统发出警报。可惜这时灾害往往已经形成。虽然,亡羊补牢,尤未为晚,但是,防卫机制最好应该是在危害形成之前先期起作用。随后应运而生的入侵反应系统作为对入侵侦查系统的补充能够在发现入侵时,迅速作出反应,并自动采取阻止措施。而入侵预防系统则作为二者的进一步发展,汲取了二者的长处。

入侵预防系统也像入侵侦查系统一样,专门深入网络数据内部,查找它所认识的攻击代码特征,过滤有害数据流,丢弃有害数据包,并进行记载,以便事后分析。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大多数入侵预防系统同时结合考虑应用程序或网络传输层的异常情况,来辅助识别入侵和攻击。比如,用户或用户程序违反安全条例、数据包在不应该出现的时段出现、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弱点的空子正在被利用等等现象。入侵预防系统虽然也考虑已知病毒特征,但是它并不仅仅依赖于已知病毒特征。

应用入侵预防系统的目的在于及时识别攻击程序或有害代码及其克隆和变种,采取预防措施,先期阻止入侵,防患于未然。或者至少使其危害性充分降低。入侵预防系统一般作为防火墙 和防病毒软件的补充来投入使用。在必要时,它还可以为追究攻击者的刑事责任而提供法律上有效的证据。

投入使用的入侵预防系统按其用途进一步可以划分为主机入侵预防系统(HIPS: Hostbased 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和网络入侵预防系统(NIPS: Network 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两种类型。

网络入侵预防系统作为网络之间或网络组成部分之间的独立的硬件设备,切断交通,对过往包裹进行深层检查,然后确定是否放行。网络入侵预防系统借助病毒特征和协议异常,阻止有害代码传播。有一些网络入侵预防系统还能够跟踪和标记对可疑代码的回答,然后,看谁使用这些回答信息而请求连接,这样就能更好地确认发生了入侵事件。

根据有害代码通常潜伏于正常程序代码中间、伺机运行的特点,单机入侵预防系统监视正常程序,比如Internet Explorer、Outlook,等等,在它们(确切地说,其实是它们所夹带的有害代码)向操作系统发出请求指令,改写系统文件,创建对外连接时,进行有效阻止,从而保护网络中重要的单个机器设备,如服务器、路由器、防火墙等等。这时,它不需要求助于已知病毒特征和事先设定的安全规则。总地来说,单机入侵预防系统能使大部分钻空子行为无法得逞。我们知道,入侵是指有害代码首先到达目的地,然后干坏事。然而,即使它侥幸突破防火墙等各种防线,得以到达目的地,但是由于有了入侵预防系统,有害代码最终还是无法起到它要起的作用,不能达到它要达到的目的。

目前市场上成熟的入侵预防系统产品很多,主要有如下几种:

虽然它们在商业意义上都是已经充分成熟的产品,但是,至今却还没有一等一级的佼佼者。它们之间重要的差别大多数在于,有的偏于保守,只有它认为很重要的事件才采取行动;有的则过于敏感,就象名人的保镖一样,把每件鸡毛蒜皮的不正常事件都当作攻击的苗头来看待,给安全管理人员留下大量的事件日志。

相关

  • 雪是降水形式的一种,是从云中降落的结晶状固体冰,常以雪花的形式存在。雪是由小的冰颗粒物构成,是一种颗粒材料(英语:granular material),它的结构开放,因此显得柔软。因为气温和湿
  • 乙锭溴化乙锭(缩写EtBr,EB)是一种核酸染料,常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用于核酸染色。在紫外光的照射下,未与核酸结合的溴化乙锭可被激发出橙红色萤光,在与DNA或双股RNA结合时,萤光强度会增强
  • 福克100福克100(Fokker 100)是由福克公司所制造的双发动机中型窄体飞机。造型近似于MD-80/MD-90飞机。于1980年代问世,由福克F28发展而来,是福克系列中载客量最多,机身最长的飞机。福克
  • 伟格纳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德语:Alfred Lothar Wegener,1880年11月1日-1930年11月2日)是一位德国地质学家、气象学家和天文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是大陆漂移说创立者,该学说认为远古
  • 大东亚会议大东亚会议是由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一般认为该会议是一场用于宣传日本对亚洲政策——大东亚共荣圈的样板会议。大东亚会议于1943年11月5日到11月6日
  • 马戛尔尼使团马戛尔尼使团是英国首个派到中国的使团,其出使于1793年,以其领导者马戛尔尼伯爵命名。使团的目标包括:开放更多贸易口岸、在北京设立使馆并放宽对英国商人的贸易限制、让中国让
  • 栉羊齿属250~300种,见内文栉羊齿属(学名:),又名梳齿蕨属、栉蕨属,是观音座莲舅科下已灭绝的一个属,为一类生长在沼泽地区的蕨类。最早出现于晚泥盆纪,在石炭纪宾夕法尼亚世时期最为繁盛,最终
  • 米奥德拉格·日夫科维奇 (雕塑家)米奥德拉格·日夫科维奇(塞尔维亚语西里尔字母:Миодраг Живковић,塞尔维亚语拉丁字母:Miodrag Živković,1928年2月1日-2020年7月31日),南斯拉夫及塞尔维亚雕塑家,贝
  • 土牛膝土牛膝(学名:)为苋科牛膝属的植物。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多分枝;土黄色圆柱形地下根;椭圆形或披针形叶对生;穗状花序,生在顶端或叶腋,开绿色小花;长圆形果实。分布于台湾岛、马来西亚、越
  • 安兪真安兪真(韩语:안유진,日语:アン・ユジン,2003年9月1日-),韩国女歌手,所属经纪公司为STARSHIP娱乐,现为限定组合IZ*ONE成员之一。IZ*ONE 官方社群安兪真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