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行天后宫

✍ dations ◷ 2025-07-01 18:16:32 #盐行天后宫

坐标:23°2′22.04″N 120°14′8.28″E / 23.0394556°N 120.2356333°E / 23.0394556; 120.2356333

盐行天后宫(台湾话:Iâm-hâng Thian-hiō-kiong)位于台湾台南市永康区盐行,是主祀妈祖的庙宇。该庙原先位在洲仔尾,故原称洲仔尾天后宫(台湾话:Tsiu-á-bué Thian-hiō-kiong)。现今样貌为民国五十七年(1968年)重建。

庙后摆设郑其仁墓前的石马与石望柱等文物,其中石马与石望柱于2015年公告为古物。该石马有着幻化成白马精的传说。

盐行天后宫的前身“洲仔尾天后宫”,其创立年代一说是在康熙卅五年(1696年),而《台南州祠庙名鉴》则写说是乾隆十四年(1749年)。至于方志的记载,则可追溯到嘉庆十二年(1807年)的《续修台湾县志》。而该庙原本所在的洲仔尾地区,过去曾经位在台江内海旁,辟有盐场。洲仔尾因而繁荣,并使得周边出现盐行、渡船头等聚落。天后宫即在此背景下,创立于洲仔尾。

此外天后宫的妈祖神像据说是随郑经来台的妈祖,过去洲仔尾据说有郑经别墅与陈永华花园,妈祖神像即被奉祀在陈永华花园中。陈永华后裔离台后,妈祖神像仍在花园内,为附近居民所信奉。直到乾隆年间,花园旧宅残破不堪,才建新庙供奉,是为洲仔尾天后宫。

民间传闻洲仔尾天后宫旧址位于“真珠穴”上,据学者石万寿于1970年代访问当地人士,当地人士称洲仔尾地区的地穴有龙穴、虎穴、真珠穴、龟穴、白马穴五大地穴。龙穴由保宁宫所占,龟穴为禹帝庙旧址,白马穴经石万寿推测为郑其仁墓。而真珠穴则为天后宫故址。民国四十五年(1956年)吴新荣与江家锦等人到此地时,江家锦推测此地为平埔族遗迹,所谓真珠穴的真珠可能是平埔族的饰珠,汉人占了“蕃”社,汉神就占了“蕃”庙了。:177

洲仔尾重要的制盐产业,在乾隆年间由于暴雨洪水的破坏,使得洲北场与洲南场两座盐场先后迁离洲仔尾。道光三年(1823年)台江内海消失后,更使得洲仔尾失去港口机能,地位逐渐被盐行取代。同治元年(1862年)台南地震后,洲仔尾天后宫遭到毁弃,庙中神像移置盐行禹帝宫,庙地(一甲九分)也托禹帝宫管理。光绪六年(1880年)妈祖圣诞时,信众曾举办盛大祭典并到鹿耳门遥向湄洲谒祖。

日治末期的皇民化运动中,洲仔尾天后宫大妈神像被日本人搬到二王庙与其他神像一起“被升天”(火化)。而二妈神像则被信徒藏起来,辗转送到白河关仔岭的火山碧云寺寄奉。

二次大战后,二妈神像被迎回永康,由洲仔尾、盐行、大竹林、三崁店四个聚落轮流奉祀。民国卅七年(1948年)四个聚落决定将倒塌废置多时的洲仔尾天后宫彻底拆除,将建材分别交由各聚落保管。而原本托禹帝宫管理的庙地,则因为耕者有其田政策而放领出售。

民国五十七年(1968年)在盐行重新盖了天后宫后,才将神像安奉在新的庙中。民国七十三年(1984年),盐行天后宫再次重建。并由石万寿立碑〈重建洲仔尾盐行天后宫记〉于庙内。

盐行天后宫前身洲仔尾天后宫是台湾县武定里公庙,为洲仔尾、盐行、大竹林、北管、花园、大桥、六甲顶、凹仔底、三崁店、埔寮、东边寮等聚落所信奉。但在废置多年后,今天主要的辖庄只剩下盐行、洲仔尾、大竹林、三崁店四个聚落。

盐行天后宫的绕境为不定期举办,举行时间大多在妈祖诞辰前后,其范围主要包括永康区的盐行、盐洲、甲顶、茑松、三民等里。其路线大致是盐行天后宫→盐行禹帝宫→洲仔尾保宁宫→慈灵庙→大竹林竹安宫→三崁店保灵宫→茑松三老爷宫→盐行天后宫。

原先位在洲仔尾的洲北场在辗转迁移到今北门区后,搬迁到北门的盐民于咸丰年间会在每年农历六月迎请洲仔尾二妈,并让二妈鉴赏七月的普渡。而同样辗转迁到北门区的濑东场,也参与迎妈祖的活动。

早期的“迎妈祖”,是由洲北场(北门、旧埕)的“永隆宫”迎请,一段时间后再由濑东场(井仔脚)“兴福宫”(今名“泰安宫”)接请过去祭祀,之后再送回洲仔尾。后来为求公平,改成两地轮流,即一年“洲北迎,濑东送”,一年“濑东迎,洲北送”。二次大战后,北门与旧埕两地意见不和,旧埕退出自行迎妈祖。此后轮流制又改回固定制,由井仔脚迎,北门送。

但在1993年北门与井仔脚因妈祖驻驾日数与盐行天后宫协商不成,结果两地因而断香。直到2011年,永隆宫再次迎请妈祖,但这次只有北门一地独自迎请。

盐行天后宫后方,除了有公告为“一般古物”类文化资产的郑其仁墓前石马与石望柱,于2015年5月11日公告为古物。另外还有郑其仁妾黄氏的寿域碑。

此外庙中还有依据《续修台湾县志》之记载仿古新刻的〈新建塭岸桥碑记〉碑,记载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时任台湾知府蒋允焄因洲仔尾地区交通困难,而“捐俸率先”建筑洲仔尾塭岸桥与长堤的事迹。

而关于郑其仁墓的石马,有着白马精的传说。据说郑其仁墓的墓址,过去是郑成功与郑经父子坟墓的所在地(另一说是郑克�墓址),石马即是当时的文物。该地据说是白马穴,墓前两匹石马得到灵气后常在夜间巡逻。后来清政府将郑氏灵柩迁走,石马等物后来被郑其仁墓所用。此后传说石马不愿替郑其仁守墓,因而四处作怪。之后附近居民发现原来是这两匹石马在作怪,乃打断了石马前腿。不过关于石马断腿的原因,另有一说可能是林爽文子弟兵的后代对郑其仁心怀怨恨而报复所致。

而这对石马,其中一匹于1933年出土后被移置到赤嵌楼展示(即赤崁楼石马),另外一匹则于于1977年2月由学者石万寿、周泰宏、郭德铃等人考古挖出,放置到盐行天后宫后方展示。

相关

  • 内湖区坐标:25°04′N 121°35′E / 25.067°N 121.583°E / 25.067; 121.583内湖区位于中华民国台北市东北地区,为其十二个行政区之一。因其境内多山丘,形成多处小盆地地貌,当地人台
  • 罗伯特·威尔逊罗伯特·威尔逊(英语:Robert Wilson 1936年1月10日-),美国射电天文学家,1964年与阿诺·彭齐亚斯一起发现了微波背景辐射,并因此获得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威尔逊1936年出生于美国
  •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英语:United States Court of International Trade),原名美国海关法院(United States Customs Court)、前身是大估价师会(Board of General Appraisers),是依照美国
  • 爱尔兰华人爱尔兰华人是指居住在爱尔兰的华人,不管其国籍为何。而国籍为爱尔兰的华人则称为华裔爱尔兰人。2011年爱尔兰华人的人口数量为17,832人,占爱尔兰人口总数的0.4%。根据《卫报》2
  • 名士名士,是昔日用以指称人格高尚且具声望的社会人士的称谓。该称谓也曾专指具有名望的士大夫阶级人士。
  • 河北九公河北九公是指金宣宗于兴定四年(1220年)封地方武装首领王福等九人为“公爵”。当时金朝受蒙古严重打击,将都城南迁开封之后,在黄河以北一带出现了许多“义军”。这些义军是一些“
  • 中国海峡列表中国的海峡比较著名的大海峡有:其他的海峡:
  • 程伟元程伟元(18世纪-1818年),字小泉,清朝苏州人,因科场失意,一生未仕,乾隆末,寓居京师(今北京)。嘉庆五年至七年冬(1800年至1802年)为盛京将军晋昌幕僚,佐理奏牍,时相唱和,并替晋昌编纂《且住草堂
  • 罗杨罗杨(1956年-),男,北京人,中国艺术家,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主席团委员。
  • 尤肖虎尤肖虎(1962年8月-),男,山东济宁人,中国通信技术专家,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教委跨世纪青年专家首批入选者,江苏省青年科学家奖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现任IEEE南京分部主席。尤肖虎1988年毕业于东南大学信号电路与系统专业,获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IEEE Fellow。“十五”期间担任国家八六三计划未来移动通信总体专家组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未来移动通信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十一五”起担任国家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