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澄

✍ dations ◷ 2025-10-28 12:09:12 #王守澄

王守澄(8世纪-835年),唐朝末年宦官,活跃于宪、穆、敬、文四朝,曾三度参与皇帝的废立,在朝中掌权达十五年之久。与朝廷朋党势力结合,卖官行为让官场风气为之败坏。文宗时,以他为首的宦官集团与素来憎恶宦官的皇帝势力发生多次激烈冲突,后来皇帝成功促成了宦官集团内部的分裂,终因失势而被鸩杀。而日后策动甘露之变的首谋李训、郑注便是由他引荐给皇帝,他的死直接或间接地预告了该事变的发生。与诗人王建是同宗,两人颇有交情。有一弟王守涓。

王守澄来历不详,生年、双亲、籍贯皆不可考。最早的相关记载,是在宪宗元和末年时担任武宁军(一名感化军,领徐、濠、宿三州)节度使李愬的监军。经由李愬引荐,王守澄认识了精通医术、善于论辩的郑注,两人言谈投机,相见恨晚,旋即成为好友。监军任期告一段落后,王守澄返回京城,郑注亦陪同。

王守澄起初侍奉太子李恒。当时宪宗身患重疾,病情开始有好转的迹象,不料宦官陈弘庆(一作陈弘志)突然发难,于大明宫中和殿杀害了宪宗,据说王守澄也参与其中,随后对外宣称是皇帝无法承受药力而暴毙。宪宗驾崩后,立即面临继位人选的问题,宪宗长子惠昭太子早于元和七年(812年)逝世,而三子李恒是宪宗属意的继承人,已立为太子,但其上尚有兄长澧王李恽,为求根绝后患,王守澄便与神策中尉梁守谦等合谋,派兵诛杀了澧王与拥护澧王的宦官吐突承璀。元和十五年(820年)闰二月,太子在王守澄等人的支持下顺利即位,是为穆宗。

王守澄因功被封为枢密使,担任皇帝与朝臣之间的沟通桥梁,得以参与机密,干预国政,拥有很大的权力,顺便也将郑注介绍给穆宗认识,颇受到青睐。当时朋党领袖之一的李逢吉以重金贿赂王守澄,拉拢其为己用,两人于是合作,朝廷无任何势力能与之抗衡。穆宗仅在位四年便病逝,长子敬宗即位。

李逢吉与翰林学士李绅素来交恶,李绅利用职务之便,经常当着皇帝的面批判李逢吉的奏章,让他相当恼怒。恰巧李绅因故得罪了族子李虞,李虞便投靠逢吉一党,并对外散布不利于李绅的谣言,另一方面,王守澄亦不时向皇帝进谗言,谎称当年穆宗驾崩后,李绅等人本欲立深王李悰为帝,年轻的敬宗不察是非,一气之下贬其为端州司马,但不久之后敬宗发现了穆宗的遗书,有一份李绅、杜元颖等人劝敬宗即位的奏章,于是误会冰释,化解了一场风波。

素来跋扈的昭义军节度使刘悟,临终之前上书皇帝,要求让其子刘从谏继任节度使,朝廷对此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反对派认为昭义军地近京城,节度使人选应该朝廷指派为宜,而对藩镇向来持姑息态度的李逢吉、王守澄一党不想得罪对方,加上事先已收受刘悟的赂款,于是利用他们的影响力,迫使皇帝答应刘悟的请求。

敬宗平时喜欢畋猎和打球,尤好在夜间捕捉狐狸,称之为“打夜狐”。某日夜猎回宫,与宦官刘克明、击球将苏佐明等二十八人饮酒作乐,克明等人趁敬宗饮酒过量入内室更衣时,暗杀了敬宗,并矫诏让绛王李悟暂时代理国事。刘克明欲进一步取代王守澄等人的地位,但王守澄和梁守谦等人却抓准时机先发制人,先是前往十六宅迎来江王李涵,再派出神策军和飞龙兵,将包含绛王及刘克明在内的一干人全数诛杀殆尽。立江王为帝,是为文宗。文宗即位后,梁守谦请求致仕,于是王守澄顺理成章接任右神策中尉的职务,握有神策军的控制权,一人兼掌军政二权,确立王守澄在朝廷不可动摇的地位。

文宗因见以王守澄为首的宦官日益跋扈,亟思除去心腹大患,决定与耿直忠厚的大臣宋申锡、宇文鼎等人合作。宋申锡旋即被拔擢为宰相,又起用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大臣,他任命王璠为京兆尹,没想到王璠临阵倒戈,将此事泄密给王守澄的亲信郑注。郑注于是先下手为强,先命令神策都虞候豆卢著持状向文宗诬告,声称宋申锡欲与人望甚高的漳王李凑谋反,文宗早对漳王心存芥蒂,盛怒之下立刻命王守澄将宋申锡及其亲信囚禁于神策军的牢狱之中。然后文宗再召集大臣共商此事,文宗一心想处死申锡,但绝大多数大臣皆认为不可,建议应该将宋申锡和豆卢著交付司法审议,厘清真相再作定夺,郑注认为此举可能让诬谄之计东窗事发,王守澄便听从郑注之言,说服皇帝以贬谪取代死刑,结果漳王与申锡分别被贬为巢县公与开州司马,申锡以下人等依旧处死。不久李凑与申锡也先后忧愤而死。

文宗在位期间,李德裕一党得势,李逢吉被贬为东都留守。在东都一段时间后,李逢吉一心想恢复相位,便让族子李仲言(即李训)携带黄金百万前往贿赂郑注,让郑注代为向王守澄说项,再由王守澄引介给皇帝。没想到训、注一见如故,两人理念有许多共通之处,又不久前郑注才因药术受到皇帝宠信,此时李训亦以长于解释易理得到皇帝的青睐,两人很快成为皇帝跟前的红人。两人与皇帝相处日久,知道文宗早有除去宦官的想法,而文宗认为两人本由宦官提拔,与之合作不至于遭到怀疑,三人遂达成共识。

为了赢得王守澄的信赖,训、注两人先后贬谪了左神策中尉韦元素,枢密使杨承和及王践言,但随即发觉如此一来等于让王守澄独揽所有军政大权,随后又让素与守澄有嫌隙的宦官仇士良担任左神策中尉,以分化其权,王守澄对此颇为不满。不久李训封相,任命王守澄为左右神策军观军容使,名义上这是神策军中的最高职衔,但只是个没有任何实权的名誉职,王守澄被彻底剥夺了兵权,有了神策军作为后盾的文宗,遂于大和九年(835年)十月,命令宦官李好古带着毒酒前往王守澄宅第,秘密鸩杀了他。赠扬州大都督。不久其弟王守涓亦被文宗派出的人马所杀。王守澄死后仅一个月,便爆发了著名的“甘露之变”。

从元和末至大和末年,王守澄掌控大权达十五年之久,期间公然收受贿赂,擅自卖官鬻爵,由郑注居中牵线,位于善和里的郑注宅邸终年门庭若市,人潮络绎不绝,如王涯因贿赂而成为宰相;王播买得盐铁转运使之职;郑权也因贿赂得到广州节度使之位。

诗人王建善写宫廷闺怨诗,有《宫词》百首传世,因与王守澄同宗,故两人时有往来,王守澄略长于王建,称其为弟。王建诗中述及皇宫内的生活情形,多由深谙其事的王守澄所提供。某日王建酒后失言,骂了汉朝宦官造成党锢之祸,因此影射,得罪了王守澄,事后感到很后悔,于是作了一首《赠王枢密》向王守澄陪罪,诗云“三朝行坐镇相随,今上春宫见小时。脱下御衣先赐著,进来龙马每教骑。长承密旨归家少,独奏边机出殿迟。自是姓同亲向说,九重争得外人知。”消弭一场事端。

相关

  • CCR5n/an/an/an/an/an/an/an/an/an/aCCR5(C-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5),中文名:趋化因子受体5或趋化因子C-C亚族受体5,也称为CD195。是白细胞表面的一种蛋白质,因此也称为CCR5蛋白质
  • C-5银河运输机机组人员7人C-5“银河”(C-5 Galaxy)是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生产的大型战略军用运输机,也是美国空军现役最大的战略运输机,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运载超大规格的货物并在相对较短的距离
  • 2008至2009年的经济衰退name = 'Transport', description = '交通', content = {{ type = 'text', text = [[]] }, { type = 'item', original = 'articulated bus', rule = 'zh-cn:铰接客车;zh-tw
  • 遵义师范学院遵义师范学院是中国贵州省遵义市的一所本科高校。遵义师范学院校园占地608亩。1907年,遵义初级师范学堂成立。1958年,遵义师范专科学校正式成立。1998年,与遵义教育学院合并为
  • 阿纳托利·亚历山德洛维奇·索布恰克阿纳托利·亚历山德洛维奇·索布恰克(俄语:Собчак, Анатоли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英语:Anatoly Aleksandrovich Sobchak,1937年8月10日-2000年2月20日),俄罗
  • 陈望道陈望道(1891年1月18日-1977年10月29日),原名明融,后改望道,字任重,号参一,笔名佛突、雪帆,浙江义乌人,中国学者、教育家。他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主要从事进步语文运动和语文科学
  • 类 (计算机科学)类(英语:class)在面向对象编程中是一种面向对象计算机编程语言的构造,是创建对象的蓝图,描述了所创建的对象共同的属性(英语:Attribute (computing))和方法。类的更严格的定义是由某
  • 基卡·德拉·加尔萨埃利希奥·基卡·德拉·加尔萨二世(英语:Eligio “Kika” de la Garza, II;1927年9月22日-2017年3月13日),是美国的民主党政治人物,前美国众议院德克萨斯州第十五国会选区(英语:Texas
  • 李忠 (数学家)李忠(1936年8月-),男,河北河间人,中国数学家,主要研究复分析。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随即留校任教。1979年至1981年间,他在瑞士苏黎世大学数学研究所访学。李忠1980年升为
  • 东京大学事件东京大学事件,通称东大纷争(日语:東大紛争/とうだいふんそう)或东大斗争,1968年夏至1969年初,由东京大学学生发起的一场学生运动,响应欧洲的六八运动,东京大学半数以上在校学生参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