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洞遗址

✍ dations ◷ 2025-09-11 07:33:27 #贵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贵州旧石器时代遗址,六盘水文物保护单位,六盘水考古遗址,盘州市

坐标:25°37′38″N 104°44′00″E / 25.62722°N 104.73333°E / 25.62722; 104.73333

大洞遗址位于中国贵州省盘县珠东乡十里坪村西,是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洞是一个喀斯特溶洞,实测长度共1660米,平面上主要由大洞洞厅、关牛洞、水洞、阴河坡和消洞五条洞道组成。垂直方向上关牛洞为最上层,第二层水洞和阴河坡,大洞洞厅为第三层,消洞为第四层,第五层为消洞的地下暗河,各层之间有竖井、陡坎相通。洞厅均宽35米,纵深220米,面积达8000平方米。

1990年6月,参加旅游资源考察的六盘水市文物工作者在大洞拾到了加工规整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数十件,材料送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次年该所派人前来考察, 认定这是一个有发掘和研究价值的古遗址。1992年4月14日,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贵州师范大学地理系、六盘水市文管会、盘县特区文化局共同组成的考察队进驻大洞进行地质地貌考察和考古试掘。试掘清理面积约80平方米,出土石制品135件、动物完整牙化石800余枚、各种化石300多公斤。1993年4月至10月,联合考察队对大洞进行了正式发掘,揭露面积12平方米,出土石制品700余件、哺乳动物化石500余件。

大洞遗址的重大发现震惊全国,被评选为199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中、美、加和希腊的科学家从1996年开始多学科合作研究,采用先进的考古发掘技术于1996年、1998年、1999年先后进行3次发掘,又获得两枚人牙、上千件石制品和大量动物化石。通过铀系法和电子自旋共振法测定遗址年代为距今26万至15万年,属中更新世晚期。现有研究成果表明,盘县大洞在研究东亚南部从直立人向智人过渡期间人类在体质、文化和行为诸方面的转变问题上具有巨大研究价值。

相关

  • 窒息窒息(英语:asphyxia)在医学上,是人体严重缺氧的一个状况。它的成因很多,严重可导致死亡。在急救上的定义为“气道遭外来物件阻塞而无法呼吸”。在法医学上则指因缺氧而死亡,窒息是
  • 马尔科姆三世马尔科姆·麦克邓肯(中世纪盖尔语:Máel Coluim mac Donnchada,现代盖尔语:Maol Chaluim mac Dhonnchaidh,意为邓肯之子马尔科姆。 ?—1093年11月13日)是苏格兰国王(1058年–1093年1
  •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英语: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 GTD),是一组和妊娠相关的肿瘤。此类肿瘤非常罕见,并且出现于子宫且有生长失控。这类产生疾病的生殖细胞称之为滋养细
  • 西蒙·范德梅尔西蒙·范德梅尔(荷兰语:Simon van der Meer,1925年11月24日-2011年3月4日),荷兰物理学家,因发展出随机冷凝技术,而促使意大利物理学家卡洛·鲁比亚发现W及Z玻色子。范德梅尔1925年出
  • 提内耳氏征象提内耳氏征象(英语:Tinel sign)是一种测试神经是否受到刺激或发炎的方法,叩诊(英语:Percussion (medicine))轻敲神经损伤部位可引起刺痛或感觉异常(英语:Paresthesia)。命名取自法国神
  • C5H8C5H8可以指:
  • 埃米尔·沃伯格埃米尔·沃伯格(Emil Gabriel Warburg,(1846年3月9日-1931年7月28日))是一名德国物理学家。历任施特拉斯堡、弗赖堡和柏林大学的物理学教授。1895年埃米尔·沃伯格成为普鲁士科学
  • 威廉·J·卡森威廉·J·卡森(英语:William J. Cason;1924年10月1日-2017年1月4日),是美国的民主党政治人物,前密苏里州参议院议员。卡森于密苏里州希金斯维尔(英语:Higginsville, Missouri)出生,在哥
  • 王大学王大学(?-?),字希曾,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初姓孙。浙江乡试第八十二名。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登三甲第一百九十二名进士。官大理寺评事。曾祖孙仕宗;祖父孙孟鉴;父孙仲
  • 物理化学化学物理《物理化学化学物理》(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是经过同行评审的科学期刊,每周出版一次,内容涉及物理化学 、化学物理学和生物物理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和评论文章。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