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和暴力

✍ dations ◷ 2024-12-23 04:01:30 #Pages using sidebar with the child parameter,基督教与暴力,基督教伦理,基督教相关争议

基督教与暴力的关系是一个争议性话题,因为虽然基督教教义中宣扬和平、爱与同情,但另一方面部分教义也被用来将使用暴力合理化。和平、同情和对他人的慈善与宽容过失是基督教教义中重要的核心元素。然而,历史上许多对异教徒、教会异端、宗教罪人与外敌的暴力行为,部分人士都曾引用某些特定段落的旧约、新约和基督教神学,来进行合理化。自早期教会教父时代开始,对于何时使用暴力才是具备合理性的这个问题,在基督教会中就不断进行辩论。这些辩论进而引出了诸如正义战争的概念。

在书籍一封到基督教国家的信(英语:Letter to a Christian Nation)中,宗教评论家山姆·哈里斯分析了宗教造成暴力行为的原因。

威廉·海特迈尔(Wilhelm Heitmeyer)与约翰·海根(John Hagan)认为,在历史上与基督教相连结的暴力行为中,以宗教裁判所,十字军,法国宗教战争以及反犹太主义等最为著名。

荷兰神经科学家迪克·斯瓦伯(荷兰语:Dick Swaab)认为,基督教如同其他宗教一样,有人道慈善的一面,但也应该对许多暴力作为负责。

公元1231年天主教教宗格里高利九世决意,由多明我会设立的宗教法庭。此法庭是负责侦查、审判和裁决天主教会认为是异端的法庭,曾监禁和处死异见分子。

猎巫是原指搜捕女巫与巫师或施行巫术的证据将被指控的人带上宗教审判法庭。从十二世纪开始,到十六世纪是最高峰的时期。当时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等)已经传入欧洲将近一千年,并且几乎成为欧洲的唯一宗教。源自于对于未知的恐惧和对巫术的害怕导致猎杀女巫,而法兰西英雌圣女贞德也曾被诬为女巫。在高峰的时代,猎巫审判是于世俗法院审判。

同态复仇(拉丁语:lex talionis)理念在《希伯来圣经》即基督教所谓《旧约》中频繁出现,这种复仇法是指被伤害者应以同样的伤害对待施加伤害者。

耶稣会会士Ian Guthridge博士援引了旧约中的大量的种族灭绝事例表示:319-320:

圣经中也包含只能称之为"圣经屠杀"的恐怖描述。为了保证被拣选者远离异教和原著民习俗的影响,当上帝命令被拣选者征服应许之地的时候置目标城市于其屠城令下:每个男人、女人和儿童当被屠于剑下。

在《申命记》,特别是第十三章中,对于此类行为的灭绝程度有如下描述:以色列人被命令“不要留下任何活口...彻底毁灭他们”.这使得大量学者认为这种无差别灭杀行为属于种族灭绝。

Niels Peter Lemche认为欧洲19世纪的殖民主义意识形态是基于旧约中对征服和灭族的叙述 Arthur Grenke认为申命记中表述的战争观助长了对美洲土著和欧洲犹太人的灭绝。

《马太福音》中,耶稣教导:

你们听过有这样的教训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但是我告诉你们,不可向欺负你们的人报复。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让他打吧!⋯⋯要爱你们的仇敌,为迫害你们的祷告。

这被广泛认为是反律法论观点,是对旧约教义的批评。对此希波的奥古斯丁在其著作《反福斯图斯》(Contra Faustum Book XIX)中有所讨论,认为这是希伯来律法的终结。

正义战争理论是一种源自罗马哲学和天主教的军事道德学说。其研修者包括道德神学家、伦理学家和国际政策制定者,他们认为冲突可以且应当遵循某种哲学上、宗教上或政治上的准则。

正义战争理论者结合了对战争在道德上的深恶痛绝和对战争在某些时候的必要性的接受。正义战争的传统准则使得道德的可行性成为决定是否诉诸武力的考量的一部分。正义战争理论试图“区分有组织的军事行为的正义和非正义性”和“设想通过更加人道、有限地使用武力最终达到建立持久和平和公正的目的”。

战争的正义性这一概念最早可追述至西塞罗,然而自奥古斯丁与托马斯·阿奎那起成为基督教中世纪理论中重要的一部分。据贾德·戴蒙,奥古斯丁对于基督教关于什么是正义战争的思想界定和如何调和基督教关于和平的教导和特定情况下的战争的必要性之间的矛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历史学家Roland Bainton将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前的早期基督教教会描述为和平主义者,终止于君士坦丁大帝对于教权的介入。

在基督教最初的几个世纪,很多基督徒拒绝加入军事战斗。三世纪,奥利振写道“基督徒不能杀死他们的敌人。”克莱曼特 (亚历山大城)写道“首先,基督徒不得使用暴力修正别人。”

有一些现代和平教会和耶和华见证人将反暴力包括良心拒服兵役作为他们的信仰基础。

在20世纪,马丁路德金将甘地的非暴力思想引入到其浸礼者的神学和政治观。

在二十一世纪, 基督教女权主义者敦促教会关注并反思教会中针对妇女的暴力行为。

基督教神学家指出基督教有着很强的反暴力教义和历史渊源,特别是在耶稣的山上宝训中的非暴力和“爱你的敌人”的教导。例如Weaver断言耶稣的和平主义“保存在正义战争的教义中,在教义中所有战争甚至偶尔必要的邪恶均被视为罪;也同样保存在反战的僧侣和神职人员和一贯的基督教和平主义传统中”。

基督教神学家大卫·本特利·哈特教授认为基督教与各种宗教及无神论者相同,都有暴力历史,但无神论者杀戮记录更多。

相关

  • 方式关系方式关系(英语:troponymy)指的是词位之间因“方式”的联系而存在的关系。这个概念由克里斯蒂安妮·费尔巴姆(英语:Christiane Fellbaum)和乔治·A·米勒首次提出。例如,咕哝、嘟囔
  • 快中子中子温度,亦称中子能量,指的是自由中子的动能,单位通常是电子伏特。由于中子经过不同温度的减速剂会有不同的速度分布,一般可以使用温度来衡量中子的动能。中子的能量分布基本上
  • 水中毒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是一个因为人体于短时间内摄取过量水分而产生稀释性低钠症的中毒症状。人体肾脏的持续最大利尿速度是每分钟16毫升,一旦摄取了超过这个速度的水分,过
  • 生命系统中的旋转运动能够进行滚动运动的有机体是存在的。然而,尽管轮子和螺旋桨之类的结构对于交通工具来说必不可少,这类结构对于生命体的运动似乎并无重要意义(一些特殊的鞭毛是例外,它们能像开瓶
  • 梅肯-比伯比伯县(Bibb County, Georgia)是美国乔治亚州中部的一个县。面积693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53,887人。县治梅肯 (Macon)。成立于1822年12月9日。县名纪念
  • 莆仙语莆仙语(兴化平话字:Pó-sing-gṳ̂),又称兴化语(Hing-hua̍-gṳ̂)、兴化话或莆仙话,是福建兴化民系(莆仙民系)的母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闽语支,通行于中国福建东部沿海的莆仙地区(又称兴
  • 连江分治连江可以指:
  • 第一次马纳沙斯之役第一次马纳萨斯战役(First Battle of Manassas)也称第一次布尔河战役(First Battle of Bull Run)于1861年7月21日发生在弗吉尼亚的马纳萨斯和布尔河附近,是第一场南北战争中的重
  • 篇章分析言谈分析(discourse analysis,简称 DA)是一套广泛应用于语言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口语传播等学科的分析方式,讲求在语境中分析口语、书面语言、手语、肢体语言等等不同的语
  • 四氯铝酸钠四氯铝酸钠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aAlCl4,是20世纪发现的化合物。氯化钠和氯化铝共熔,可以得到NaAlCl4。熔融的四氯铝酸钠可以做为熔融盐电池(英语:Molten-salt battery)中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