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论

✍ dations ◷ 2025-07-22 00:26:45 #哲学,哲学史,哲学人类学,伦理学,哲学书籍,伦理学书籍,政治哲学书籍

《人性论》(英文:)是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的一本书,出版于1739年至1740年,被许多人认为是休谟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哲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之一。

1734至1737年,休谟开始写《人性论》。到1739年初,《人性论》第一卷与第二卷以匿名出版。1740年,《人性论》第三卷以匿名出版。

休谟于此书中,探究人性。休谟于第一卷中,探究人类本性的认知能力。第二卷中,休谟探究人类的本性的激情。第三卷中,休谟指出,于人类本性中,道德来自情感。

休谟指出,人类的感知分为印象和观念,印象包括强烈的刺激,如情绪,感官和情感,而且人们认为,观念只是没有情感运动的图像。思想和印象密切相关,简单的想法来自简单的印象,印像是创造想法的基础。印象可以分为感觉印象和反思印象,但前者出现在人类心理学中,来自不明原因,后者则出于理念。因此,休谟认为,这种印象首先会激发感官,使人们感受到快乐等等,即使在印象消失后仍然留意的是休谟。这使得该想法可以使印象重现,记忆已知事件和想像未知事件。想像力带来了思维和功能的复杂工作,同时遵循相似性,方法和因果关系三个概念的规律。这个法则是思想法则,根据这个定律,关系,方面和实质这三个概念作为复杂的思想被赋予人类。

根据这些论点,休谟以相似性,身份,时空关系,数量比例,自然程度,反对和因果关系的顺序检验七种哲学关系。然后他指出,这种信念的作用是将个人印象与人类联系起来或将其结合起来。休谟不仅分析了理解,还分析了情感方面,并对感官的印象进行了详细分类。首先,印像大致分为感官印象和身体快感,而反思性印像是次要印象,是静态的印象,用于识别良好的外观和动态的印象,区分爱情和满足感。它是分开的。此外,情感也与直接情绪和间接情绪区分开来,例如来自善恶的欲望或快乐,厌恶,悲伤,喜悦,希望,恐惧,绝望,信念,直接情感和骄傲,吞咽,荣誉,虚荣,爱据说有间接的感觉伴随着嫉妒,怜悯,恶意和宽容等多重特征。关于道德问题,休谟考察了积极和不公正是由于印像或想法,并指出它是感觉而不是被概念所掌握的东西。在此基础上,美德是对自己的安慰,对他人的一种安慰,对自己的一种安慰,对另一些人的安慰,以及在最后一类中包含的善意和正义,同时被分为四个社会重要性它被评估为一种美德。

相关

  • 嗜酸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英语:Eosinophil, Eosinocyte 或 Acidophil,全稱 Eosinophilic granulocyte)是粒细胞中含有嗜酸性颗粒的一种,其他两种是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其吞噬能力不如
  • 美因茨大学约翰内斯·谷登堡-美因茨大学(德语:Johannes Gutenberg-Universität Mainz),简称美因茨大学,位在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首府美因茨市,以西方活字印刷术发明人约翰内斯·谷登堡之
  • 扁虫动物总门扁虫动物原本是扁形动物门的同义词,此处是几个门的统称,属于两侧对称动物,也被归类为扁虫动物总门(学名:Platyzoa),但此分类尚未成为共识。本总门包括以下门:扁形动物和腹毛动物没有
  • 张礼和张礼和(1937年9月8日-),江苏扬州人,中国药物化学家,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任。生于江苏扬州。1958年毕
  • 抗组胺剂抗组胺药(法语:Antihistaminique,英语:Antihistamine,德语:Antihistaminikum),通常指H1-受体拮抗剂,是一种,透过对体内H1-受体(组胺受体之一种)的作用,减少组胺对这些受体产生效应,从而减
  • 氰氨化钙氰氨化钙,别名石灰氮,是酸性氰胺的钙盐,为无色晶体或白色粉末,可溶于水并水解。工业上用氰氨法制得;以石灰和焦碳为原料,混合后置电弧炉中在2000-2200℃高温下生成碳化钙,经过冷却、
  • 始华夏鸟始华夏鸟(学名Eocathayornis)是一类反鸟亚纲鸟类,比中国鸟更为原始。它们生存于白垩纪早期的中国。
  • 肯特州立大学肯特州立大学(Kent State University, Kent State, KSU)是美国一所公立大学,位于俄亥俄州东北部的肯特,成立于1910年。成立之初为肯特师范学院,之后于1930年代成为公立大学。目前
  • 夏邑县夏邑县在中国河南东部,是商丘市下辖的一个县,地处豫鲁苏皖四省交界,面积1481平方公里,人口120.59万。夏邑,古称栗城。战国时,设置下邑,属楚。秦置栗县和祁乡县,皆属砀郡。西汉初,新置
  • 临济宗法融牛头宗|弘忍东山宗 – 神秀北宗禅|惠能南宗禅 – 北荷泽宗|南洪州宗|南石头宗|保唐宗惠能系曹溪南宗 – 临济宗,禅宗南宗五个主要流派之一,自洪州宗门下分出,始于临济义玄(?-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