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论

✍ dations ◷ 2025-04-25 05:26:10 #哲学,哲学史,哲学人类学,伦理学,哲学书籍,伦理学书籍,政治哲学书籍

《人性论》(英文:)是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的一本书,出版于1739年至1740年,被许多人认为是休谟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哲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之一。

1734至1737年,休谟开始写《人性论》。到1739年初,《人性论》第一卷与第二卷以匿名出版。1740年,《人性论》第三卷以匿名出版。

休谟于此书中,探究人性。休谟于第一卷中,探究人类本性的认知能力。第二卷中,休谟探究人类的本性的激情。第三卷中,休谟指出,于人类本性中,道德来自情感。

休谟指出,人类的感知分为印象和观念,印象包括强烈的刺激,如情绪,感官和情感,而且人们认为,观念只是没有情感运动的图像。思想和印象密切相关,简单的想法来自简单的印象,印像是创造想法的基础。印象可以分为感觉印象和反思印象,但前者出现在人类心理学中,来自不明原因,后者则出于理念。因此,休谟认为,这种印象首先会激发感官,使人们感受到快乐等等,即使在印象消失后仍然留意的是休谟。这使得该想法可以使印象重现,记忆已知事件和想像未知事件。想像力带来了思维和功能的复杂工作,同时遵循相似性,方法和因果关系三个概念的规律。这个法则是思想法则,根据这个定律,关系,方面和实质这三个概念作为复杂的思想被赋予人类。

根据这些论点,休谟以相似性,身份,时空关系,数量比例,自然程度,反对和因果关系的顺序检验七种哲学关系。然后他指出,这种信念的作用是将个人印象与人类联系起来或将其结合起来。休谟不仅分析了理解,还分析了情感方面,并对感官的印象进行了详细分类。首先,印像大致分为感官印象和身体快感,而反思性印像是次要印象,是静态的印象,用于识别良好的外观和动态的印象,区分爱情和满足感。它是分开的。此外,情感也与直接情绪和间接情绪区分开来,例如来自善恶的欲望或快乐,厌恶,悲伤,喜悦,希望,恐惧,绝望,信念,直接情感和骄傲,吞咽,荣誉,虚荣,爱据说有间接的感觉伴随着嫉妒,怜悯,恶意和宽容等多重特征。关于道德问题,休谟考察了积极和不公正是由于印像或想法,并指出它是感觉而不是被概念所掌握的东西。在此基础上,美德是对自己的安慰,对他人的一种安慰,对自己的一种安慰,对另一些人的安慰,以及在最后一类中包含的善意和正义,同时被分为四个社会重要性它被评估为一种美德。

相关

  • 超音段成分超音段音位(suprasegmental、超音段成分)是言语分析中除音素之外的的语音现象。言语中有大量特征倾向构成超越单一音段的模式,并且不受音段目标限制独立变化,其中主要有音高、响
  • 词语搭配在语料库语言学中词语搭配(Collocation)是指按顺序排列的单字或者术语同时出现的次数比偶然的多。在片语学(phraseology)中词语搭配是惯用片语(phraseme)的子类别。一个措辞上的词
  • 红颜祸水致命女郎(法语:femme fatale、国际音标:)是文学上用来分类以自身的魅力诱使目标(多数是男人)沉溺的女性,而为之倾倒的人多数是下场悲惨如失去社会地位、家庭、政权甚至是自己的性命
  • 大卫大卫(希伯来语:דָּוִד‎,阿拉伯语:داود‎,其他音译:达味/天主教,多惠圣王或多惠法王/景教,达乌德/伊斯兰教,大辟/旧译),是公元前10世纪以色列联合王国的第二任国王。大卫乃“被爱
  • 吩噻嗪吩噻嗪是一种芳香化合物,化学式为S(C6H4)2NH。由二苯胺经硫化而得。目前人们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理的了解还很不清晰,只知道如果脑内多巴胺神经系统的功能亢进(多巴胺分泌过
  • 大陆地壳大陆地壳(英语:continental crust)是岩石圈的一部分,和海洋地壳一同成为固态地球的最外层,主要由较轻之硅铝质岩石如花岗岩、和变质岩组成,偏向酸性。相对于海洋地壳,大陆地壳的较
  • 阿匹斯阿匹斯(英语:Apis (god))。古埃及孟斐斯神祇之一。为一公牛形象,其事迹反映于托勒密王朝时期祭司历史学家曼内托的著述中,亦于相关的文物中得到出现,具有重大地宗教影响与历史意义
  • 苏轼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时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医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铁冠道人。嘉佑二年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
  • 细胞区室细胞区室(英语:cellular compartment,亦称为细胞腔隙)是细胞生物学中使用的名词,包括所有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封闭的部分,它们多被单层或双层的磷脂所包围。绝大多数的细胞器均被视
  • 伊兹密尔钟楼伊兹密尔钟楼(土耳其语:İzmir Saat Kulesi)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钟楼,位于土耳其伊兹密尔官邸区的官邸广场。 钟楼由法国建筑师Raymond Charles Père设计,建于1901年,以纪念阿卜杜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