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士王国

✍ dations ◷ 2025-01-22 20:59:13 #普鲁士王国
官方:德语普鲁士王国(德语:Königreich Preußen,英语:Kingdom of Prussia)是一个主要位于现今德国和波兰境内的王国,存在于1701年至1918年,为从1871年至一战战败前领导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政治实体,其领土囊括整个帝国的三分之二。王国名字是继承普鲁士而来的,而权力基础从勃兰登堡得来。由于勃兰登堡曾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因此普鲁士可以得到德国境内的诸侯权。从法理上说,普鲁士这块地方并不属于德意志,因为其本来不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疆界范围,只是因为后来勃兰登堡选侯合并普鲁士公国,是为普鲁士王国,于是成为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1415年,神圣罗马皇帝西吉斯蒙德将勃兰登堡赐给武将霍亨索伦的腓特烈为封国,封为勃兰登堡选帝侯,称“选帝侯腓特烈”,肇始了500多年的霍亨索伦王朝。1473年“选帝侯腓特烈”第三子阿布雷希特三世为选帝侯时立规,勃兰登堡选帝侯称号属直系继承,非长子也有继承权,领地不得分割。据此,其长子约翰·西塞罗成为选帝侯。因此,勃兰登堡的霍亨索伦家族(选帝侯系)在1618年通过继承得到普鲁士公国统治权。在腓特烈·威廉大选帝侯统治时期(1640年-1688年)日趋强盛,1701年,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时,神圣罗马帝国为了换取普鲁士的支持,将普鲁士公国升为普鲁士王国,腓特烈一世称为普鲁士国王。刚从公国升格为王国的普鲁士非常穷困,且尚未完全从三十年战争的蹂躏中恢复。其领土散布在1200公里(750英哩)宽的区域,从普鲁士公国位于波罗的海东南沿岸的领土,到霍亨索伦中心地区的勃兰登堡,再分布到位于莱茵兰地区的克列夫斯、马克和雷芬斯堡等飞地。1708年,普鲁士公国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于鼠疫。鼠疫于1710年8月蔓延到了普伦茨劳,但最终仍在其蔓延到首都柏林前被扑灭,而柏林和普伦茨劳的距离只有80公里(50英哩)远。瑞典在大北方战争(1700年-1721年)中被俄罗斯、萨克森、波兰、丹麦-挪威、汉诺威和普鲁士等国击败,象征着瑞典在波罗的海南岸之统治的结束。在普鲁士和瑞典所签订的斯德哥尔摩和约(1720年1月)中,普鲁士获得了瑞属波美拉尼亚南部和斯德丁 (斯塞新)城。勃兰登堡的霍亨索伦王朝在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定之后收复了自从1472年以来失去的波美拉尼亚公国,并设立了波美拉尼亚省。就在此时,形势被大选帝侯推到了高峰,容克地主(当地贵族)亦成立了普鲁士军队。这个时代也见证了德国义务教育的提升。经济史学家穆瑞·罗斯巴德博士写道这几乎是巧合───欧洲第一个实施国民义务教育的国家,竟然是以专制臭名闻名的普鲁士,也不是原来的意见所述───正如我们所见───路德和他的学说的绝对服从国家。正如特温提曼先生所言:“国家干涉教育的开始几乎是与普鲁士的崛起同步。”腓特烈·威廉一世国王于1717年建立普鲁士的义务教育制度。1740年,普鲁士腓特烈二世国王(腓特烈大帝)登基。借口部分西里西亚地区的领土在1675年西里西亚公爵皮雅斯特王朝去世后应由当时的勃兰登堡(普鲁士的国王也是勃兰登堡选帝候)继承,而根据大陆法的继承条款规定,身为女子的奥地利的玛丽亚·特蕾西亚无权继续占有该领土,于是腓特烈大帝便入侵西里西亚,也开启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在迅速的占领了西里西亚之后,腓特烈大帝提出了假如玛丽亚·特蕾西亚将该省的统治权转交给他,将会保护她的建议。提议被女皇否决了,但是奥地利将要面对更多的敌人,而且腓特烈大帝最终仍在1742年的柏林条约获得正式的割让。奥地利出人意料地进行反击。1744年,腓特烈二世再次入侵奥地利,以防止报复,并向奥地利索要波西米亚省。普鲁士战败了,但法国向奥地利的同盟───大英帝国所施加的压力导致了一系列条约和妥协,最终在1748年的爱克斯·拉夏贝尔和约重获和平,并让普鲁士保住了大部分西里西亚地区的统治权。由于羞辱地割让西里西亚,奥地利只好努力维持与俄法两国的同盟关系(“外交革命”),同时普鲁士也不断靠向英国的阵营。当腓特烈二世在原定计划前几个月,于1756年~1757年先发制人入侵萨克森和波西米亚时,引发了七年战争。这场战争对普鲁士的军队来讲是一场艰苦的战斗,但他们最终仍可同时与大半个欧洲为敌并战成平手,同时也向世人展现了腓特烈大帝的军事天才。面对奥地利、俄罗斯、法国、瑞典等强敌来袭时,普鲁士只有汉诺威(以及没跟欧陆相连的大英帝国)这个盟友可以支援;腓特烈大帝成功的利用外交手腕防止了敌人在1760年10月前的大规模入侵,而俄罗斯亦短暂地占领过柏林和柯尼斯堡。局势逐渐对普鲁士变得严峻,直到俄罗斯的伊丽莎白过世(勃兰登堡王室的奇迹),这种状况才有所缓解。继位者彼得三世解除了普鲁士东线的压力。瑞典也在大约同一时间退出了战争。当普鲁士在博克施道夫战役中击败了奥地利并依靠英国在殖民地战线成功击败了法军之后,普鲁士终于结束了大陆上的战事,并恢复到战前的状态。此一结果对于普鲁士来讲,作用是提升了它在德国各邦之间的地位,并升格为一个欧洲大国。腓特烈二世也对曾经普鲁士最后得到的成功感到惊讶;之后他也在和平时期当了许多年的君王。18世纪时,位于普鲁士东方及南方的波兰立陶宛联邦开始渐渐衰弱。由于惊讶的发现到,俄罗斯不断增加在波兰内政的影响,甚至可能将其并入俄罗斯帝国,腓特烈大帝于1772年提出了第一次瓜分波兰的要求,以求让俄罗斯、普鲁士及奥地利三国间能达成权力平衡。普鲁士王国获得了波兰皇家普鲁士省的大部分(也包括了瓦米亚城);这些被占领的土地在接下来几年内被并入西普鲁士。新的领土连接了东普鲁士省(这块领土以前被称为普鲁士公国)及波美拉尼亚省,同时也将王国的东部领土完整的整合成一块,而不再是飞地。腓特烈大帝于1786年死后,他的侄子腓特烈·威廉二世又继续了第二次瓜分,并于1793年攫取了大块的西波兰领地。1795年,波兰王国不复存在,其大块位于东普鲁士南方的领土(包括华沙)被夺取,成为普鲁士王国的一部分。普鲁士在这些新的领土上建立了新西里西亚、南普鲁士和新东普鲁士三个省份。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因为奥地利被拿破仑击败而惨遭解散。勃兰登堡选帝侯(Kurfürst)之名变的毫无意义,亦被废除。在此之前,霍亨索伦的君主有着许多的头衔:从长老教会主席到国王、选帝侯、大公及多个他所统治地区的公爵等。1806年后,他只是个普鲁士国王。由于普鲁士在1806年的耶拿会战为拿破仑所败,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曾被迫短暂离开梅梅尔(今日的克莱佩达)。在1807年提尔西特条约中,普鲁士丧失了一半左右的领土,包括第二次及第三次瓜分波兰时所得的领土(拿破仑在这些领土上成立了华沙公国)和易北河以西的领土。其余的领土则被法军占领,(在普鲁士的牺牲下)而国王则被迫加入法国的同盟,同时也参加大陆系统。在拿破仑伐俄败归之后,普鲁士离开了法国的联盟并加入第六次反法同盟的“解放战争”(Befreiungskriege),以反抗法国的占领。普鲁士的军队在格布哈德·列博莱希特·冯·布吕歇尔元帅的带领下,于1815年最终的滑铁卢之役中彻底击败拿破仑。普鲁士因击败法国有功,在维也纳会议上获得了补偿。普鲁士几乎维持了1795年时的领土面积与人口数,得到40%的萨克森领土与大部分莱茵兰地区;但大多在第三次瓜分波兰时所得之领土却被给予在俄罗斯统治下的波兰会议王国。普鲁士的领土重新被分割成两块不相连的飞地,而且大多数莱茵兰的居民是天主教徒与中产市民,他们自由主义的精神与普鲁士军国主义的传统扞格不入,造成国家统合上的很大困难。这反映普鲁士在列强中敬陪末座的困境,有的历史学家还认为,梅特涅等人把莱茵兰划分给普鲁士,其实是对普鲁士的“恶作剧”;当时没有人会预料到莱茵兰在1830年代会发现大量煤矿,跃升为德意志最重要的工业区,并且成为推动德国统一的重要动力。由于得到了这些领土,王国重新组织了十个省份。除了东普鲁士、西普鲁士及波森三省之外的大部分区域成为新的德意志邦联的一部分,以取代早已停止运作的神圣罗马帝国。趁著1848年革命的动乱,普鲁士于1850年占领了霍亨索伦-希林马洛根和霍亨索伦-海琴根两国(两国是由年轻的霍亨索伦家族成员所统治)。在维也纳会议过了半世纪后,德意志邦联各邦之间出现了理念上的冲突:到底是要成立单一的德意志联盟,还是要维持当前各小国及各王国的主权状态?1834年成立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将奥地利帝国排除在外,并提升了普鲁士在各邦间的影响力。由于1848年革命,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被法兰克福国民议会邀请成为德意志皇帝。腓特烈·威廉四世拒绝了邀请的理由是,革命议会不能授予皇家头衔。但有另外两个原因他必须拒绝:这样做并没有办法结束奥地利和普鲁士内部之间的权力斗争,而且所有普鲁士国王(直到威廉一世都还是如此)都害怕成立的德意志帝国,因为那将意味着普鲁士做为独立的一个德国邦的终结。1848年,丹麦进占什列斯威和荷尔斯泰因两公国的行动,使得丹麦和德意志邦联间爆发了第一次石勒苏益格战争(1848年–1851年)。丹麦被击败,但是普鲁士被迫尴尬地允许丹麦维持两公国的地位。1850年,腓特烈·威廉四世借由他的权力颁布了普鲁士王国的第一部宪法。这其实是被议会所迫。这份文件───在当时是适合,但以现在的标准来讲有些保守───制定了两院制的议会。下议院,或称州议会是由所有的纳税人选出,这些人被分成三个阶级,并已缴纳税的多寡来决定其投票的分量。女人和没缴税的人是没有权利投票的。这样会让仅仅三分之一的人选出百分之八十五的席位,但却保障了所有经济状况为小康的男人的权利。不久后即更名为光荣议院的上议会,其成员则是由国王指定。他保留极大的行政权力而且部长们只向他负责。(的确,普鲁士国王一直到1910年以前都一直以君权神授说为基础来统治国家)也因为如此,一些像容克地主等的贵族阶级也被保留,尤其是在东部的省分更为明显。腓特烈·威廉四世于1857年精神崩溃,于是他的弟弟威廉亲王便开始摄政。威廉亲王追求一个较为中间的路线,并于1861年腓特烈·威廉四世死后获得足够的权力,并在他自己的权利下登基为威廉一世。然而,在他登上王位不久后,他便和议会在军队的规模问题上起了冲突。在议会中占多数的自由派拒绝了威廉欲增加军队数的要求,并扣留原本要拨给这项事务的预算。随后双方陷入了僵局,于是威廉开始认真考虑是否要放弃。他是放弃了,然而他却说服了议会任命他的法国大使───奥托·冯·俾斯麦为首相。俾斯麦于1862年9月23日正式就任。虽然俾斯麦有着不屈不挠的保守派的美名,但他最初仍倾向在预算问题上妥协。然而,威廉一世对此却有些冷淡。由于被迫采取了对抗政策,俾斯麦想出了一种新的理论。根据宪法规定,由国王和议会共同负责预算。俾斯麦认为,既然他们未能达成协议,那议会中必定是有个"漏洞",而政府必须按照旧的预算编列,继续征收税款和支付资金以维持运作。因此普鲁士政府能在1862年至1866年间不需新的预算即可运作,也让俾斯麦能够执行威廉的军事改革。自由派强烈谴责俾斯麦的作为是违法的。然而,俾斯麦已经预见到德意志统一是无法避免的,但保守派势力必须主动发起建立统一国家的运动,以避免理念被埋没。他还认为,中产阶级的自由派希望德国统一的的程度,超过他们想打破传统贵族力量的程度。因此,他开启了以普鲁士为首的目标来统一德国各邦,并率领普鲁士在获得三场战争的胜利后,最终实现了这个目标。首先,普鲁士于1864年挑起了第二次石勒苏益格战争,并成功地获得奥地利的援助。丹麦完全被击败,于是只好恭敬地将石勒苏益格及荷尔斯泰因两省割让给普鲁士及奥地利。什列斯威及荷尔斯泰因两省的管辖权的区分问题很快就引发了冲突。1866年,普奥战争(亦可称为七周战争)爆发,普鲁士联合了皮德蒙-萨丁尼亚王国和不少德国北方的各邦,向奥地利帝国宣战。奥地利领导的联盟在战败后迅速崩溃,而其中有几个邦(汉诺威王国、黑森大公国、拿骚公国和法兰克福自由市)则为普鲁士所占。本来是争议地区的什列斯威及荷尔斯泰因两省,现在全都落入普鲁士的控制当中。在获得这些土地之后,普鲁士王国便成功将本土及莱因兰和威斯特伐利亚等地连成一气。也正因如此,普鲁士的领土扩张到有史以来最大的区域,并拥有三分之二左右的北德地区且所有领土皆非飞地。而这块疆域则一直维持到1918年普鲁士政权的终结为止。俾斯麦利用这个机会了结了与议会之间的预算争议。他提议一个让政府可在跳过国会审核过程,自行编列预算的法案。他认为这将导致与他对立的自由派的分裂,而最后事实也证明了他是对的。虽然有一部分的人认为对宪政来讲,不可能有任何妥协的原则能够撼动它,但大多数的自由派仍决定支持该法案,希望以此在未来赢得更多的自由。德意志邦联在战争中解体成好几个部分。也正因如此,普鲁士于1867年领导了北部主要的21个邦国组成北德意志邦联。由于此组织中有五分之四左右的土地和人口都为普鲁士所有,普鲁士成为这个新组织的主导国家。邦联宪法的制定则几乎是由俾斯麦所操纵。行政权掌握在总统手中;政府是由普鲁士国王按照世袭的权利所组建。他指定一名大臣只对他负责。此外还有两个议院:下议院,或称德意志帝国议会(Reichstag),是由所有男性选举所组成;上议院,或称德国联邦参议院(Bundesrat)则是由各邦政府所指定而成。而上议院在实际运作时的权力较下议院来的大。普鲁士拥有四十三分之十七的选票,因此可透过正常程序来控制其他盟邦。新联盟所有的目的与意图都是由俾斯麦主导。他自己所担任的外交大臣的时间,几乎占了他整个普鲁士总理的任期,也因此他亦成为普鲁士的参议院代表。奥地利以外的南德各邦则倾向与普鲁士结成军事同盟,而普鲁士也一一将他们纳入北德意志邦联。俾斯麦设想的小德意志统一至此距离实现的那天已不遥远。虽然威廉国王一直想从奥地利那里夺取领土,但最终仍被俾斯麦说服放弃。虽然俾斯麦希望奥地利未来在德国事务上无法插手,但他认为,奥地利在未来是一个有价值的盟友。统一战争的最后一幕───普法战争于1870年爆发。由于俾斯麦在埃姆斯电报中刻意地激怒拿破仑三世,于是法国向普鲁士宣战。德国盟邦继普奥战争后再次被动员起来,一同对抗并击败了法国。在此之前,俾斯麦已完成最重要的工作───在普鲁士领导下实现德国统一。赢得由爱国热情所引发与法国间的战争意味着,普鲁士扫除了妨碍德意志统一最大的阻碍,并于1871年1月18日(这天亦是腓特烈一世被加冕为普鲁士国王的一百七十周年纪念),在巴黎外郊的凡尔赛宫镜厅宣布德意志帝国的成立,而此时法国首都依然被包围。威廉一世成为德国统一后的第一位皇帝。俾斯麦的新帝国成为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普鲁士王国在新帝国中和在北德意志邦联时期一样占据主导地位。他的领土占了整个帝国的五分之三,人口则占了三分之二。霍亨索伦王朝世袭传下的皇冠继续成为帝国的皇冠。然而,帝国和普鲁士系统之间的差异却成未来事务上问题的根源。帝国有个让年满25岁以上的男子皆可获得平等选举权的系统。然而,普鲁士却保留了具有限制性的三级表决系统,其中小康选民的选票权力是一般民众的17.5倍。由于帝国总理除了两任(1873年1月-11月以及1892年-1894年)兼任普鲁士首相外,其余大部分的时期国王/皇帝和普鲁士首相/帝国总理都不得不由立法机关选举产生,而上下两议院的权力又是完全不同的。帝国刚建立时,普鲁士和整个德国都还有大约三分之二的人口住在农村。在短短的二十年内情况就完全改观了:城镇人口占了整个帝国的三分之二。然而,无论是在普鲁士王国还是整个帝国,选区从未因新城镇的人口增长而重新划分。这意味着1890年代后,农村地区拥有太大的选票权力。俾斯麦意识到欧洲其他国家必定对其强大的新帝国有所顾忌,于是他在柏林会议上表现出德国的热好和平。新德意志帝国改善并加强了与英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当普鲁士的腓特烈·威廉王储和大不列颠的维多莉亚公主于1858年结婚时,伦敦和柏林之间的联系就已经盖上金色图章。威廉一世于1888年去世,王储登基,是为腓特烈三世。这位亲英的新皇帝计划将普鲁士和整个帝国顺着英国的模式,变成更为自由与民主的君主立宪制。然而,他在位仅99天便去世了,紧接着上台的是他29岁的大儿子───威廉二世。作为一个男孩,威廉反抗他父母的努力将他塑造成自由主义派,并在俾斯麦的指导下彻底的普鲁士化。新皇帝与不列颠及俄罗斯两国王室的关系迅速恶化(尽管他们和威廉有很亲的关系),两国逐渐变成他的对手甚至最后成为敌人。威廉二世于1890年将俾斯麦赶下台,并开始了大规模的军事化以及冒险的外交政策,最终导致德国被国际所孤立。皇帝严重误判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两国冲突的形势,于是马上结束假期并开始军事行动,将各国卷这场战争,最后导致了灾难性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由于布尔什维克急于退出战争,于是他们在1918年的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条约中,允诺将俄罗斯帝国的西部领土(其中有部分与普鲁士接壤)割让给德国。德国控制这些地区仅仅几个月,就因德军被击败以及爆发的德国革命所终止,而皇帝也在革命爆发后被迫退位及逃亡。战后的凡尔赛条约将战争责任强压在德国身上,并签订于凡尔赛宫的镜厅,也就是当初德意志帝国宣布成立之处。随着威廉二世于1918年退位,普鲁士王国被解散并替换成普鲁士自由邦。普鲁士王国一直都是君主专制,直到1848年的革命后,普鲁士才成为一个君主立宪的国家,而阿道夫·亨里奇·冯·阿尼姆-伯岑堡则被选为第一任的普鲁士总理。在普鲁士王国的第一部宪法制定之后,两院制亦形成了。下议院或称州议会是由所有的纳税人选出,这些人被分成三个阶级,并由已缴纳税的多寡来决定其投票的分量。这样会让仅仅三分之一的人选出百分之八十五的席位,但却保障了所有经济状况为小康的男人的权利。不久后即更名为光荣议院的上议会,其成员则是由国王指定。他保留极大的行政权力而且部长们只向他负责。也因为如此,一些像容克地主等的贵族阶级也被保留,尤其是在东部的省分更为明显。普鲁士秘密警察是由保守派政府所成立,用来辅助他们对抗1848年的革命。普鲁士王国原来的核心区域是由勃兰登堡侯国和普鲁士公国所组成的勃兰登堡-普鲁士地区。1653年,普鲁士增加了早期波美拉尼亚省。在1720年及1815年两度从瑞典取得瑞属波美拉尼亚后,便与早期波美拉尼亚省合并成波美拉尼亚省。普鲁士于1740年的西里西亚战争取得了西里西亚省。经过了1772年的第一次瓜分波兰后,新增加的皇家普鲁士和瓦米亚城便成为西普鲁士省,而普鲁士公国(和一部分的瓦米亚城)则成为东普鲁士省。其他内兹河附近的新占地区则成为内兹区。又再经过了1793年到1795年的第二次及第三次瓜分波兰后,这些新占的领土被重整为新西里西亚、南普鲁士及新东普鲁士三省,同时内兹区被重新分配到西普鲁士及南普鲁士。这三个省份于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中被迫让给波兰会议王国,但南普鲁士的西部被保留了下来,随后并入波森大公国。维也纳会议后,普鲁士夺取了更多西边的领地,并将领地重整成10个行政区域(8个省份与2个大公国),每个行政区域又被分成更小的单位,也就是区政府(Regierungsbezirk)。那10个行政区域为:1822年,裘里黑-克列夫斯堡省和下莱茵河大公国合并成莱因省。1829年,东西普鲁士两省合并成普鲁士省,但是又于1878年重新分割回原来的两省。霍亨索伦-希林马洛根和霍亨索伦-海琴根两个亲王国于1850年被普鲁士占领,随后成为霍亨索伦省。1866年,普鲁士于普奥战争获胜后,新占的土地被重组成三个省份:汉诺威省、黑森-拿骚省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省。以下为普鲁士王国的历代国王。普鲁士升格为王国是在腓特烈一世统治时期,他由于承诺要帮助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皇帝便把他的封号由选侯提为国王。在此之前,普鲁士曾建立过臣属于波兰的普鲁士公国,该公国后来与勃兰登堡选侯国合并。所有普鲁士君主均属霍亨索伦王朝。普鲁士公国 · 勃兰登堡侯国 · 克列夫斯/马克/雷芬斯堡 (1614年) · 早期波美拉尼亚/明登/哈伯斯塔特 (1648年) · 劳恩堡和比余托夫/德拉罕 (1657年) · 马格得堡 (1680年) · 殖民地 (勃兰登堡黄金海岸 · 阿尔金 · 蟹岛 · 托图拉)纳沙泰尔 (1707年) · 葛尔德斯 (1713年) · 明登-雷芬斯堡 (1719年) · 西波美拉尼亚 (1720年、1815年) · 西里西亚/格赖茨 (1742年) · 东弗里西亚 (1744年) · 东普鲁士/西普鲁士 (1772年-1773年) · 南普鲁士 (1793年) · 新东普鲁士/新西里西亚 (1795年)勃兰登堡 · 波美拉尼亚 · 波森大公国1 · 萨克森 · 西里西亚 · 威斯特法伦 · 莱茵省2 (1822年) · 普鲁士省 (1824年-1878年) · 霍亨索伦 (1850年) · 石勒苏益格-霍尔斯/汉诺威/黑森-拿骚 (1866年–1868年)下西里西亚/上西里西亚 (1919年) · 大柏林 (1920) · 波森-西普鲁士 (1922年) · 霍尔-莫斯堡/马格得堡/卡塞尔/拿骚 (1944年)普鲁士 · 巴伐利亚 · 萨克森 · 汉诺威 · 符腾堡 · 伊利里亚巴登 · 黑森 · 卢森堡 · 梅克伦堡(什未林 · 施特雷利茨) · 奥尔登堡 · 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安哈尔特(柏恩堡1 · 德绍1 · 科森2) · 不伦瑞克 · 荷尔斯泰因 · 林堡3 · 拿骚 · 萨克森(阿尔滕堡4 · 科堡-萨飞得5 · 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4 · 哥达-阿尔滕堡5 · 希尔德堡豪森5 · 劳恩堡 · 迈宁根)黑森-杭堡 · 霍亨索伦(海琴根6 · 希林马洛根6) · 列支敦士登 · 利珀 · 罗伊斯(旧区 · 新区) · 绍姆堡-利珀 · 施瓦茨堡(鲁多尔斯塔特 · 桑德斯豪森) · 瓦尔德克和皮尔蒙特巴登 · 黑森 · 梅克伦堡-什未林 · 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 · 奥尔登堡 · 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安哈尔特 · 不伦瑞克 · 萨克森-阿尔滕堡 · 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 · 萨克森-劳恩堡 (直到1876年) · 萨克森-迈宁根绍姆堡-利珀 · 施瓦茨堡-鲁多尔斯塔特 · 施瓦茨堡-桑德斯豪森 · 利珀 · 罗伊斯旧区 · 罗伊斯新区 · 瓦尔德克-皮尔蒙特

相关

  • 类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英语:carotenoid)是一类有机色素,被发现存在于植物的叶绿体或者有色体、一些行光合作用的藻类,某些类型的细菌和真菌含有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属于四萜烯有机分子色素
  • 法兰克-史达林机制Frank–Starling机制(英语:Frank–Starling mechanisms),是心脏的一种代偿机制。指的是心脏的每搏输出量在所有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会随着心脏前负荷(心肌在收缩前所承受的
  • 儿童安全座椅儿童安全座椅(英语:Child safety seat)是一种系于汽车座位上,有束缚设备,仅供小童乘坐并能在发生车祸时,束缚着小童以保障小童安全的座椅。对两岁至六岁孩童,安全肩带与安全腰带防
  • 狄摩西尼德摩斯梯尼(Δημοσθένης,前384年-前322年),也译作狄摩西尼或德摩斯提尼,古希腊著名的演说家,民主派政治家。早年从伊萨攸(Isaeus)学习修辞,旋教授修辞学。继而从事政治活动,极
  • 量化在语言和逻辑中,量化是指定一个谓词的有效性的广度的构造,就是说指定谓词在一定范围的事物上成立的程度。产生量化的语言元素叫做量词。结果的句子是量化的句子,我们称我们已经
  • 冶金工程冶金学(英语:metallurgy)属于材料科学,是研究从矿石中提取金属,并用各种加工方法制成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材料的学科。冶金学也研究金属、金属互化物或其混合物(称为合金)的物理及化
  • 核磁共振核磁共振(NM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是基于原子尺度的量子磁物理性质。具有奇数质子或中子的核子,具有内在的性质:核自旋,自旋角动量。核自旋产生磁矩。NMR观测原子的方法,是
  • 多型多型或多态性可以是下列意思:
  • 明长城明长城,为明朝从洪武帝至万历帝的二百多年,经过20次大规模的修建,筑成的一条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公里的长城。这也是现在所见到的大部分完整长城。明太祖朱元
  • 主要宗教世界宗教人口比例(2010年)世界主要宗教在20世纪根据比较宗教学的研究,依照其基本哲学观念和神学范畴来分类,但对于如何划分宗教信仰人群,尚有许多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包括:虽然基督宗